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訪談

心理特級教師孫曉青:親子溝通是一門藝術活

發佈時間:2024-11-11 09:40:32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許沁

如果人生是一場長跑,家庭教育應該怎麼做?z世代的孩子在“數智時代”生存,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雙減”之下,如何轉變家庭教育理念,尋找最合適孩子的賽道?……上海市浦東中學副校長、心理特級教師孫曉青在“2024特級教師開課啦”第三講上,教你如何懂孩子心理,做智慧家長,實現雙向奔赴,共育未來。

“2024特級教師開課啦”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解放日報、上海圖書館主辦,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新聞中心(上海教育電視臺)承辦,圍繞學生、家長、教師在教育和成長中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展開,由特級教師、特級校長主講,為學生健康、全面和快樂成長提供專業、權威的公益指導。

心理特級教師孫曉青分享如何懂孩子心理,做智慧家長

讀懂孩子心理

“請你和身邊的人握個手,並由衷地表揚他一句。”“請和身邊的人共同做一個愛心的手勢。”……講座現場,孫曉青以遊戲暖場,聽眾們在遊戲互動中理解“雙向奔赴”的含義。

聽眾們參與遊戲互動

何為雙向奔赴?在她看來,雙向奔赴倡導的理念是家、校、社攜手共建,共育孩子未來。“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的修養決定孩子飛多遠。成長的好榜樣是父親的大格局,教育的好方法是母親的好情緒。”

在孫曉青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總會遇到孩子説家長不理解、不懂他們,但家長覺得自己很努力去傾聽孩子的表達,可效果並不理想,親子雙方都深受困擾。如何讀懂孩子的心理?她建議,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引導家長讀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情感發展特點,分析親子交往中遇到的困擾、溝通不良的原因,從而找到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

考試季,父母要幫助孩子去應對學業壓力,做好管理情緒。她還提醒家長警惕“好學生綜合徵”。“一些‘好學生’,從小到大的‘好’往往都是被單一評價標準所裹挾和‘壓制’出來的,而不是來自他們真實的自我評價,缺乏真實的自我價值感。由於他們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一旦遭遇挫折,或他們的努力不再能換來原有的認可時,抑鬱等情緒可能隨之來襲。”所以,面對考試、分數等,父母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用全面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當好孩子的解壓者,成為顧問型父母,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效溝通需要認同、讚美

“我是老子,你是兒子。”……如果家長仍然秉持這樣的理念,就容易引發親子矛盾。怎樣與孩子溝通,才是孩子所需要的?

現場,孫曉青邀請了一對臨時父子,進行生活場景的即興模擬:“爸爸,明天英語單詞默寫,我還沒有背出來,怎麼辦?”“這些天我都沒看到你在背英語單詞,整天玩手機,你怎麼能考好呢?”“你就知道埋怨指責我,跟你説有啥用呀!”“你這種情況又不是第一次,一直是這樣的,真讓人失望!”……從這對臨時父子的失敗溝通,可以看出有效親子溝通的重要性。怎樣才是親子溝通的關鍵技巧?“學會傾聽,提升溝通層次,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孫曉青説。

每到秋冬季,秋風落葉,晝短夜長,敏感的青春期孩子可能會出現“傷春悲秋”季節性emo(網路用語,指情緒低落、不穩定)狀態:學習提不起精神,作業遲遲完不成,學習效率低下……家長為此情緒焦慮,想與孩子溝通,但一言不合“親子的小船説翻就翻”……如何才能讓溝通的“死水”變成“活水”?孫曉青認為,溝通不是一項技術活,而是一門藝術活。有效的溝通需要認同、讚美,當親子雙方成為同一戰壕的朋友,彼此共同語言多了,才能溝通有方。

“2024特級教師開課啦”第三講現場

現場,她還詳細介紹了生活中表揚和批評孩子的藝術,比如:可以表揚努力、堅毅、態度、勇氣、合作精神等,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指責孩子,期待家長能夠學到實操,提升技能,從而運用代入體驗的方式去理解,共情孩子的感受。

“雙減”之下家長要“雙增”

z世代、α世代的年輕人,從小生活在高速發展的“數智時代”,作為後浪的他們,獲取資訊量的渠道遠超前浪,因此,對父母而言,需要轉變家庭教育理念,尋找最合適孩子的賽道。

聽眾提問

日常生活中,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有哪些區別?怎樣做智慧父母?孫曉青分析,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對自己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比如:普通家長往往只關注結果,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常使用祈使句和否定句,把所有的焦點放在孩子身上;智慧家長會注重育人過程,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更適合,照顧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外,也懂得經營好自己,不斷學習精進……新時代的家長需要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有效陪伴,靜待花開。

“在‘雙減’之下,家長需要‘雙增’。”孫曉青建議,一是增加多元評價,多維視角看待孩子成長;二是增加多元生活,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努力做一名情感溫暖型家長。“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家長應感恩與孩子相遇的人生旅途,同時也要做好自身心理建設,從而實現雙向奔赴,共同成長,共育未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許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