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又怕胖的困擾 談神經性貪食症的識別與治療
發佈時間:2024-10-24 08:35:00 | 來源: | 作者:易進想吃又怕胖的困擾
——談神經性貪食症的識別與治療
神經性貪食症是以反覆發作性的、不可控制的、衝動性的暴食,繼之採用自我誘吐、使用瀉劑或利尿劑、禁食、過度鍛鍊等方法避免體重增加為主要特徵的一組進食障礙。它不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軀體問題,如電解質失衡及內分泌紊亂,而且也會帶來一些長期的心理和社會問題的風險,包括抑鬱、焦慮、物質濫用等。它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且具有較高的自殺風險。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劉同學是在母親的陪伴下就診的,
目前上大學三年級,身高160cm,體重55kg。因為她上高中時學習壓力大,體重飆升至70kg。上大學後,她被同班男同學嘲笑胖,想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被婉拒,為此感到難過,認為只有瘦才能被重視,下定決心開始減肥。
劉同學開始從一日三餐改成每天只吃一頓,如清水煮白菜加少許粗糧,不再吃零食和葷菜,每天堅持跑步。一開始體重下降明顯,一週內下降3kg,自覺身體輕盈,腦子反應變快,獲得同學們的誇讚,有成就感。由此,她堅定了減肥目標:理想體重為40kg。她經常關注食物搭配,詳細計算每日的卡路裏。飯後站立半個小時,堅持跑步爬樓梯。可後來出現便秘,有時幾天才一次大便,對此恐懼,擔心沒有排便,體重就不會下降,自行購買通便藥,即使拉肚子也每天照吃不誤。
當她的體重降至58kg時,進入瓶頸期,偶爾體重小幅度上升,感覺復胖,對體型不滿意,認為胳膊和腿粗,有小肚子,每天稱體重十余次,餐前飲用大量水,增加飽腹感,並加大運動強度。
劉同學因為長時間沒有好好吃飯,身體疲勞,高興不起來,記憶力下降明顯,學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臨近期末考試,壓力大,某天突然崩潰,滿腦子都是食物,買了薯片、麵包、威化餅乾等很多零食,半個小時全吃進去,吃到撐為止。吃完後,負罪感明顯,感覺減肥都白費了。在廁所用勺子催吐,過程很難受,但吐完以後如釋重負,認為總算不會長胖了。
之後劉同學陷入了暴食和催吐的怪圈,一邊極力控制飲食,有時一天什麼都不吃,只喝水;一邊又間歇性暴食催吐,服用瀉藥,強迫自己運動。害怕室友發現自己的秘密,她緊張不安,不敢和同學一起吃飯,多獨處。心情越來越差,無法學習,腦子裏每天都是體重和食物,自責,認為自己很失敗,對不起家人。放寒假時被家人發現催吐,在母親的陪伴下來醫院就診。
面對精神科醫生的詢問,劉同學坦白自小偏胖,但家長總説胖一點身體好。高中時體重達到最高峰,當時大家關注的重點是學習,並沒有特別在意體型。進入大學後,發現自己是同宿舍最胖的女生,不能穿漂亮的裙子,同班的男生嘲笑自己體型,覺得自己只有瘦下去,才會受歡迎,所以下定決心減肥。一開始體重下降很快,心情變好,更有自信。但體重並沒有持續下降,稍微不注意還會上升,加上期末考試的壓力,報復性進食,吃完害怕長胖,才會催吐,吐完心情反而更差,之後反反覆復,無法跳出吃和吐的惡性迴圈,認為自己很失敗,只有成功瘦下來才會變美,體現自我價值。
從劉同學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發現有如下特點:
● 頻繁的暴食發作,常常在不愉快的心情下發生,進食量為正常人的數倍;患者暴食發作時進食速度很快;患者所食之物多為平時嚴格控制的“發胖”食物,有強烈的失控感,有掩飾暴食行為。
● 暴食之後為了防止體重增加,採用摳吐、過度運動、禁食、濫用瀉藥等方式,當食物被清除或消耗後,又産生暴食行為,繼而採取各種抵消行為,形成惡性迴圈。
● 即使體重在正常範圍內,仍然對自己的體型感到不滿意。
● 容易産生不良情緒,憤怒、焦慮不安、抑鬱、孤獨、衝動。對發胖有強烈的恐懼感,暴食時有強烈的失控感,誘吐後有愧疚感,自責,否定自己。
這些症狀其實是神經性貪食症的表現,患者常採取極端的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發胖”效應。此類患者以年輕女性為多見,發病多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患者的體重正常或輕微超重。
主要臨床表現是反覆發作、不可控制地暴食,繼而採取防止增重的不適當的抵消行為,如禁食、過度運動、誘導嘔吐、濫用瀉藥、濫用利尿劑、濫用食物抑製劑、濫用代謝加速藥物等,這些行為與患者對自身體重和體型過度關注及不客觀的評價有關。
針對劉同學的實際情況,精神科醫生給予了詳細的解釋,幫助她重新評估和改變關於神經性貪食症的核心的歪曲認知、態度、動機、衝突及感受,鼓勵她主動配合參與治療,正確認識體重和健康的關係,盡可能減少和消除暴食及清除行為,恢復身體內環境的穩定。
針對目前的情緒問題,建議她在藥物治療之外,聯合心理治療。藥物一方面改善情緒,一方面抑制暴食。劉同學接受了建議,在門診堅持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經過治療,劉同學暴食後的催吐次數逐漸減少,開始規律飲食,心情也逐漸平復,主動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開始接受瘦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不是瘦就會更受人喜歡,學習和生活就會一帆風順。
關於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發現神經性貪食症是一種多因素的綜合性障礙,所以它的治療包括營養支援、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行為矯正治療等綜合治療。針對不同患者,需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單純患有神經性貪食症的患者通常採用門診治療。若門診治療效果不明顯,且患者合併電解質紊亂、低鉀或伴強烈的自殺觀念和行為,將採用住院治療的方式。
治療方案如下:
● 改善軀體狀況
營養康復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對患者貪食及導瀉行為的管理,大部分貪食症患者體重正常,營養康復不是主要目的,減少暴食和清除行為是治療的根本目標。營養諮詢作為輔助手段,糾正電解質紊亂,建立規範的飲食計劃,減少食物限制,增加食物種類,鼓勵健康但並不過度的運動模式也是非常有用的。
● 藥物治療
當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患時可考慮加用藥物治療,藥物可以用來減少紊亂的進食行為。許多抗抑鬱藥物可以減輕暴食和導瀉症狀,預防緩解期患者的復發。根據現有證據,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是相對安全的。單用抗抑鬱藥物效果不理想時,可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合併治療患者的抑鬱、焦慮以及強迫症狀,但注意避免選用會增加體重的藥物。
● 心理治療
因為心理治療對於神經性貪食具有較優越的短期和長期療效,在軀體狀況較穩定的情況下,作為神經性貪食的首選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
心理干預的目標包括以下各項:減少或根除貪食、清除行為;改善與神經性貪食症有關的態度;減少食物的限制;增加食物的種類;鼓勵健康但並不過分的運動;治療與神經性貪食症有關的並發癥和臨床特徵;講明構成神經性貪食症行為問題的因素如發育問題、身份個性的形成、體型問題、與自尊有關的問題、性別和進取心困境、情緒調節、性別角色期待、家庭功能失調、應對方式等。
總之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特點是治療方法的多樣性、治療手段的靈活性和治療目標的明確性。
除了對於疾病的治療,也不能忽視健康宣教的重要性。當今社會,大部分媒體都會宣傳以瘦為美,造成人們對於體重和體型方面的認知歪曲,很多時候把控制體重作為自律的表現,認為只有苗條才是成功的標誌。所以為了減少神經性貪食症的發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通過普及營養學知識,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個體學會接納自己,對自己的潛能有正確的評估,對自己的目標有合理的預期。不要讓暴食佔據了生活的全部,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建立積極的家庭互動,給予愛和自由,增進理解溝通。進行情緒的調整,學會與煩惱共處,合理表達情緒,積極看待事物的發生,嘗試去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面。
我們需要健康的身體,而不是越瘦越好,不健康的瘦不光損害我們的身體,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但即使生病,也不要放棄希望,請積極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和家人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易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心理話題|交談中如何“化干戈為玉帛”?2024-11-25
南開大學最新研究:“刷手機”顯著改善中老年人抑鬱2024-11-25
調查報告:我國中西部省份中老年人抑鬱情況更為嚴重2024-11-25
護航幼苗成長 廣州舉辦2024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心理健康教育活動2024-11-25
使用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精神健康?研究稱或能提升50歲以上人群幸福感2024-11-25
浙江省義烏市啟用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站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