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爍方: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要與“齡”俱進
發佈時間:2024-10-15 14:45:0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紅都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父母、家庭、社會的養育,從而獲得了一些只有人類才有的心理結構與功能。比如,從獲得“自我中心”感到建立“人我邊界”,從建立二元關係到獲得獨立統一的自我……在每一個艱巨的心理髮展階段,父母都需要扮演好相應的角色。
提供安全感的“護花使者”
嬰兒期的孩子如同初綻枝頭的嬌柔小花,需要父母像“護花使者”一樣悉心呵護。既要關注孩子的身體,也要關注孩子的情緒,通過愛、關注、撫摸、擁抱,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愉悅感。被父母愛撫時,嬰兒的身體會因為皮膚受到的良性刺激,從而産生一種舒適感。他會感覺自己仍是跟媽媽融為一體的,內心有安全感,注意力也會更集中,會表現出鬆弛而愉快的狀態,身體更容易做到協調。面對父母的擁抱和愛撫,會手舞足蹈、咧嘴微笑。
但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父母出於個人原因,比如情緒狀態不好或是工作特別忙,沒有能力或時間去關注照顧孩子,把孩子寄養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家。長輩或親戚往往只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保證吃飽穿暖就行,很難像孩子的父母那樣,以他為中心,投入全部的愛關注他的情緒和心理。
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時期,沒有人能帶著深愛去擁抱他、撫摸他,特別是在他不舒服、表現出哭泣鬧人等情緒時,照顧者沒能及時給予情緒上的安撫,沒能幫助他將身體和心的感覺連接起來,他就感受不到被關注、被深愛的安全感,容易內心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
更嚴重的後果,是長大後可能會出現記憶片段性缺失的問題。患者會有“記憶錯位”等現象。比如剛才還在這兒,過一會兒,他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這也叫作記憶力的片段性缺失。他看起來很奇怪,人在神不在,目光呆滯、空洞,你不知道他的注意力在哪。跟他交談,他也顯得心不在焉。
嬰兒時期,父母能否做好“護花使者”,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孩子內心安全感強,會表現出一種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的耐受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即便有人在他周圍散發出負面情緒,甚至直接把負面情緒發給他,他也有能力抵禦,做到情緒穩定,不受消極情緒的影響。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旦發現有人對他表現出敵意或消極情緒,他就會表現出對外界環境波動的高度敏感。普通人能承受的刺激,他卻承受不了,甚至會因內心特別痛苦,做出一些極端的事來。
有一位男士因為每天上班非常糾結和痛苦,前來諮詢。諮詢師了解到,因為從小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情緒安撫,他的情緒高度敏感。
上小學時,和同學發生衝突,對方只是斜眼瞪著他,他就動手打了人。老師問他為什麼打人,他回答説“他瞪我”,老師覺得不可思議。參加工作後,他碰到一個有點兒挑剔的領導。對方聽下屬彙報工作時,經常帶有不滿和批判的態度。別人都知道領導有這個特點,能適應,可領導那種“鄙視的眼神”讓這位來訪者覺得特別痛苦,好像自己在那種目光下都不配活著。
心理諮詢師首先推薦他去做撫觸按摩,多多覺察自己的身體,以增強身體層面的安全感。隨後,幫助他訓練自己的注意力凝聚,讓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回到自身,而非全部投向外界和他人。經過這樣的練習和訓練,這位男士的敏感性逐漸降低到接近正常的程度。
正向信念的引導者
每個孩子剛降生人間的時候,思想一片空白,內心極其柔軟。因為可塑性非常強,所以,父母早期無意中跟孩子最常説的那幾句話,會對其人生産生巨大影響。
在意象對話學派裏,有一個術語叫作“初始印刻”。剛出生的小孩聽不懂別人説話,但天生自帶一種能力,能夠讀懂對方話語的情緒基調,並且感受得出這話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帶著愛的還是帶著恨的,是帶著鼓勵和表揚的還是帶著批評和貶低的……
作為主要照顧人,父母經常説的話直接影響孩子對自己是好是壞、是否值得被人愛的初始認知。
有一對夫妻很想要男孩,卻生了一個女孩。由於當時實行計劃生育,兩人對女兒的到來感到失望甚至憤恨。為什麼不是個男孩?每次丈夫皺著眉頭埋怨妻子肚子不爭氣,沒能為家裏傳宗接代,妻子就會自卑地怪自己沒本事生男娃,沒讓丈夫滿意。
夫妻倆只要一看到這個孩子,就很煩躁。女兒原本長得漂亮可愛,但由於受到主觀消極情緒的投射,他們怎麼看都不順眼:“這孩子長得真難看啊!”
當時,女兒還太小,不懂什麼叫“難看”,但是她能聽出這個詞的語音裏帶著的那種嫌棄和貶低的情緒,“被人看不起”“遭人嫌棄”這些情緒內涵進而被印刻在心裏。等到女孩長大一些,能夠聽懂“真難看”三個字的含義時,這個自我評價已經深深印刻在她的心底,“真難看”成了她的一個內在標簽。她一直覺得自己是不好看的、遭人嫌棄的、不值得被愛的。她的心情總是很低落,在家在外都很難表現出熱情大方、喜笑顏開的積極狀態。因為內心深藏“我難看,我不被人喜歡,我有問題,很糟糕”的消極信念,面相、表情變得愁苦,不討人喜歡,進而又加深了這個女孩對自我的消極信念,還出現了社交障礙。後來,這個女孩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歸根結底,是父母的不良情緒壓制了孩子內心的正向感知。那種帶有嫌棄、厭惡的負面信念,真的會變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即便長大後,孩子想去校正這部分人格,也會非常困難。因為這是人們最底層的人格,是關於“自我認識”的一種難以磨滅的信念。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做正向信念的引導者,會成為對孩子更好成長的祝福。具體要怎麼做呢?
比如在孩子嬰兒時期,父母對他充滿喜愛,每天抱著這個孩子,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滿臉笑容地説:“哎呀,我的寶寶真棒啊!”“你真是聰明的小孩!”“有你真好!”“你真可愛!”……那麼,嬰兒能從父母的語氣和表情中,感受到被讚美、鼓勵、認同的良好情緒,進而在心底形成許多正向信念,如“我很棒”“我是受人喜歡的”“我是可愛的”“我是值得被人疼愛的”等。孩子精神愉快,安全感也會特別強。
孩子兩三歲上幼兒園後,父母要經常發現孩子的長處,肯定和鼓勵他,為其樹立自信心,比如,“很少有小孩畫得這麼好,你真厲害。”哪怕孩子處處表現得很平凡,也不會影響父母對他的愛。他們會對孩子説“你特別懂事、有禮貌”或是“你這麼勤快的小孩,真討人喜歡”。父母要注意平時多觀察,捕捉到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
三歲以前,父母對孩子最常説的肯定言語、最常做的認同評價,會連同語言內容,帶著其中的正向情緒基調,全盤被孩子接受,成為孩子自我的一部分。
從小經常聽到父母説這類帶著愛和肯定、欣賞的話語,孩子就會得到積極向上的正向信念引導,他們內心會生出一種沒有緣由的自信,相信“我是被喜歡的,我是被欣賞和認同的,我是被關注和支援的”,做事也是帶著快樂的心態去做。在愛的氛圍里長大,孩子的整個精神狀態都是舒展、開心的。他可以自在地做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天賦發揮出來。他會因此得到父母更多賞識的目光,連旁人也會覺得這個孩子真的挺棒的,很優秀。周圍人的積極反饋會使這個孩子形成更加穩定的自信人格,讓他始終帶著自信和快樂的精神狀態去發展和探索。
有邊界的干預者
在孩子三歲前,父母雙方都有責任讓其成為家庭的中心,用正向情緒引導樹立他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但到了學前期,為了讓孩子日後更好地融入集體,父親(母親)要作為有邊界感的“干預者”介入到家庭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關係中。要讓孩子在一旁觀看、參與家庭生活,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樣,他才能夠獲得寶貴的“旁觀者”和配角的嶄新體驗。
這是為了削弱孩子和主要照顧者的粘連關係,弱化其在嬰兒時期三千寵愛集一身的“中心感”。這樣,孩子能認識到:原來,媽媽(爸爸)也是需要被照顧和疼愛的,需要被理解和呵護的,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才有資格成為中心……他就能獲得寶貴的心靈成長,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進入校園生活階段,他會有更加健康而愉快的人際關係、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便於在日後進入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仍能切換自如。另外,打破孩子的中心感,能避免他將來成為巨嬰型人格或是精緻利己主義者。
父母要如何以干預者的身份,打破孩子的中心感呢?舉個例子。如果媽媽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母子關係親密,建議爸爸更多出現在孩子面前。當孩子和媽媽在一起時,爸爸就要以“干預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中間。爸爸出現以後,可以興高采烈地跟妻子講自己在單位裏遇到的事,講一下家裏的理財計劃,或是商量一下週末抽空看望對方的父母……總之,夫妻交流的話題最好和孩子無關。看到父母在自己身邊聊得火熱,絲毫不在意他的感受,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忽略了,想要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
即使孩子這時候弄出一些“動靜”,爸爸和媽媽依然沒像以前那樣以他為中心,但也不會把孩子趕跑,而是允許他在旁邊聽著,可以參與父母的聊天,但不能轉移話題。在群體交流中擔任“配角”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能夠適應自己有時必須以“旁觀者”身份出現,而不是一直作為他人關注的中心。
假如父母在學前階段沒能做好“干預者”,孩子的心理髮育就會滯留在嬰兒時期被過度照顧的階段,習慣以自我為中心,長大後容易成為生活中的巨嬰或擁有自私自利、佔有欲極強的性格缺陷。走進社會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很容易遭受挫折。進入愛情婚姻,他會對伴侶處處限制,要求高度的忠誠,接受不了對方跟異性的正常交往。
孩子成人後,怎樣才能讓他走出“中心感”呢?需要有一個其信任的人告訴他,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説:“你不能老是做紅花,也要試著做做綠葉呀。”“這個女孩跟你關係很好,但是你要意識到,她不是完全屬於你的。她還有其他的人際關係。她跟別人關係好,並不等於不喜歡你,你要分清楚這一點。”通過理性提醒,讓他嘗試待在配角這個位置,去適應進入社會後自我中心被破壞的痛苦。這樣,他會清醒地認識到,進了社會,沒有人再像父母那樣處處慣著他。
當然,想讓他弱化“中心感”,前提是他得能聽得進去。能讓他聽勸的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他所信任的心理諮詢師,或是他所敬重的長輩,幫助他走出因早期父母沒及時充當“干預者”而令他步入的心理誤區,逐漸接受現實—原來,你可以是中心,他也可以是中心,接受社會上多元化的人際關係,從而有更加健康、積極向上的人際關係。
父母要對成年子女的“中心感”有所覺察,減少對這個內心沒長成熟的“大孩子”的關注,期待並要求他過更加獨立的生活。即使他感覺不舒服,表示不滿,也要堅持這個決定,從而促進他的心理走向更成熟的狀態。
總之,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來説,父母在其童年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孩子每長大一些,父母就需要適時切換自己的角色狀態,以適應其新的成長階段。
不過要注意的是,現實中沒有100分的父母,沒有哪個父母能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做得恰如其分。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童年創傷、性格缺陷和能力局限。父母接納自己的不足,不苛責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容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培養積極健康的人格。希望天下父母與孩子都能夠多一些愛與覺知,少一些衝突與痛苦。
(聲明:本文中的所有事例,均不涉及具體來訪者,符合心理諮詢師倫理規範 受訪者 | 周爍方 文 | 李紅都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有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叫反向形成 或許你也有這類表現!2024-10-17
精神病醫院什麼樣?除了吃藥,呵護心理健康還有這些招兒2024-10-17
女子因領導批評壓力過大變成“木頭人”,醫生:屬抑鬱性木僵2024-10-17
如何幫老人找回“製造快樂”的力量?黃浦這家社會機構這樣做2024-10-17
加強預警干預 河北省持續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4-10-17
精神疾病並不遙遠!專訪:中年人如何關照自己?心理病房什麼樣?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