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要聞推薦

“害怕接電話”話題登上熱搜 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説

發佈時間:2024-11-15 13:28:3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馬曉玉 周卓玥 楊旭斌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收到來電時,不想接又不能掐斷,於是就擱著;撥出電話前,反覆回想接下來要説的話;一次次退出即將撥出去的通話界面,最後還是在微信上留言“在嗎?”……

當出現上述症狀時,你可能是患上了“電話恐懼症”。近日,“害怕接電話其實是種社交焦慮”話題登上熱搜,引起了一波共鳴。

不知何時,電話這一曾被視為溝通橋梁的工具,悄然轉變為了一種負擔,一種需要盡力規避的“挑戰”,“患者們”能發微信絕不打電話,能打文字絕不發語音。不過,在心理學家看來,這算不上是一種心理疾病;在社會學家看來,這只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概念。

當不打電話成了一種新禮儀

你最害怕哪類電話?記者梳理了社交平臺上的高讚回答。

有人是害怕領導的電話,“領導給你打電話一般是因為微信發了很多消息你沒回......”“並不,我領導直接打電話,消息一條不發。”“我領導微信只發一條,一分鐘內我沒回復他就打電話了。”

有人是害怕親屬的電話,“就怕有啥突發情況。”但也有人正好相反,“上班過後就很害怕接電話,看到是親人的就不害怕。”

此外還有“0”開頭的未知來電、孩子老師電話,手機一震動,心裏就一抽。能打動“電話恐懼症”患者的,恐怕只有快遞和外賣小哥的電話了。

關於這一症狀,其實早在多年前一篇題為《新世紀社交禮儀:沒事別打電話! 》的文章中就深有體現,其總結了人們害怕接電話的各種心態,並提到:“作為一種最直接入侵私人空間的社交工具,電話似乎越來越不受歡迎。”

據中國産業資訊網調查,從可追溯的2013年起到2021年,中國人平均行動電話通話時長每年都呈下降趨勢。國人行動電話通話時長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的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逐漸替代了行動電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電話恐懼症”。

一種被社會建構出來的概念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與心理學系副教授袁芮看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從學理上來看的話,我會傾向於認為它是一個被社會建構出來的概念。”

“電話恐懼症”患者有一個明顯的年齡分層,18歲到34歲左右的年輕人更可能出現所謂的“電話恐懼症”。袁芮表示,18~34歲的年輕人可能是大學生,可能是職場人士。大學生群體可能就與“Z世代”特徵緊密相關,而職場人士則可能會受到職場文化影響。從共同上看,則與電子産品的使用習慣有關係。

此前,一項針對英國上班族的調查發現,70%的千禧一代在電話響起時會感到焦慮。而美國一項針對22至37歲人群的研究發現,對接電話焦慮的人高達81%。更有調查將這些害怕接電話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輕人稱為“沉默的一代”。

袁芮表示,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他們,線上聊天是從小就習慣的生活方式,用精心挑選過的文字、表情、熱梗來溝通,不僅更為生動,還可以有更加彈性的時間去思考回復的方式,避免即時對話中可能出現的尷尬或失誤。

“相比短信或社交媒體上的文字記錄,直接打電話還缺少一種保障。”袁芮表示,人們擔心通過電話溝通時,如果沒有事先錄音備份,就可能涉及權益保障的問題;又或者説,假設自己在電話中的表述不夠完善,反倒會被有心者錄音留檔,再經過斷章取義的加工後,公開到社交媒體,風險更大,尤其是職場人士。

此外,電信詐騙、騷擾電話、推銷廣告、未知號碼等電話的不斷涌現,可能也會讓年輕人接到電話的時候會特別的審慎警惕。

在來電的不確定性、電話的即時回復性、過去的負面經歷、社交焦慮、世代特徵等諸多的因素構建下,“電話恐懼症”就誕生了。

“電話恐懼症”算不上心理疾病

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心理治療師彭莞鴻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從嚴格意義上來説,“電話恐懼症”算不上是一種心理疾病,不需要把問題放大化。

“疾病和心理問題,有一個明顯的邊界,這個邊界對於心理治療師來説,是一個比較‘0’的概念,它可以偏左或者是偏右;可以是疾病,也可以不是疾病。具體問題則要情景化,個體化的角度去看待與分析,是所有電話都不敢接打了嗎?還是説只有在對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或者是特定場景下的鈴聲工具感到恐懼。”彭莞鴻表示。

在心理學當中,有很多與“電話恐懼症”類似的概念,如廣泛性焦慮。這類患者往往預期焦慮閾值較低,且泛化,對於正常人來説很稀鬆平常的小事會在他們腦海中被反覆預設。如吃飯時,筷子該怎麼拿,碗該怎麼放,要跟誰坐在一起,應不應該主動點菜。這些焦慮有時還會表現在軀體上,比如説手抖、胃腸道不適表現,如反酸噁心等。

個體該如何緩解“電話恐懼症”?彭莞鴻建議到,首先是要建立正向連接。從能掌握的簡單場景開始,把握主動性和能動性,比如與親人朋友拉家常,“今天過得怎麼樣?”“吃了什麼美食?”隨後逐步延長溝通時間,通過簡短有效的溝通獲得正向反饋,增強自信和掌控感,認識到自己可以建立有效的溝通。其次是要接納自己,有一定的容錯空間,即彈性心理空間,接納自己在某些場合可能表現不完美,但不影響關鍵問題。

同時,還可以採用心理學中最常用的放鬆訓練:呼吸療法。感到緊張焦慮的時,就可以通過鼻息口呼拉長呼吸節律,感受氣息在身體內的流動,從而將焦點關注在呼吸及呼吸所帶動的肌肉和身體反應上,達到焦點轉移的目的。

知名傳播學者彭蘭曾提到,當各類社交媒體都聚焦于“連接”時,適度選擇反連接則是數字媒介時代的重要素養之一,這種素養亦是人在技術面前保持主體性的前提之一。面對“電話焦慮症”,我們也可以採取適度的反連接,保持適當距離也挺好。(封面新聞 記者馬曉玉 周卓玥 楊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