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揭秘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多元“病因” 開闢“療心”新路

發佈時間:2024-08-07 10:55:4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劉嵌玥

原標題:探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良方”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2023年3月發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問題困擾。這些數字折射出嚴峻的社會現實: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機。

近日,在由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主辦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和公共衛生交叉前沿大會上,來自國內外心理健康、精神衛生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通過跨學科、多角度的交流,共同探尋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方”。

揭秘多元“病因”

“在生命歷程中,社會因素對個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教授萬宇輝指出,探析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産生的社會風險因素需要從家庭、學校、社區乃至宏觀社會環境視角切入。

經研究發現,母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情緒行為之間的關聯顯著。隨著母子關係的強化,孩子出現心理行為問題的概率會相對降低。進一步分析還發現,母親自身的不良經歷也可能對下一代産生影響,導致孩子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此外,學校中的校園欺淩、學業壓力等同樣不利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遺傳易感性、童年期焦慮、早期不良經歷、急性嚴重壓力事件、物質濫用等多重暴露因素積累會顯著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而來自同伴、家庭和老師等方面的社會支援在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干預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萬宇輝表示,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措施應當綜合考量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環境因素,並重視社會支援系統的建立健全。

自然環境因素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增加患精神疾病和自殺風險。母親孕前一年PM2.5暴露及兒童出生後一年PM2.5暴露都與兒童孤獨症患病風險相關。長期暴露于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環境中會增加自殺風險,特別是長期接觸PM10。

除此之外,炎熱的天氣會加重某些疾病,如焦慮症、精神分裂症,並增加人們的攻擊傾向。住宅道路交通噪聲暴露可能導致學齡兒童出現行為問題和情緒問題。而經常置身於內陸綠地和沿海藍色空間會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可減少精神問題的發生。“暴露在大自然中、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交通污染的危害,這為城市規劃和治理提供了啟發——可以通過干預環境暴露,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萬宇輝介紹。

萬宇輝表示,特定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也會相互作用,共同塑造著兒童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化的大現場,深入研究自然環境、經濟、教育以及人口結構轉變等因素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並以此為基礎探索守護心理健康的多元路徑。

澆築健康“心墻”

“國內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的頻發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整體水準仍然偏低。”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特別研究員陳潤森介紹,研究表明,大多數青少年缺乏相應的心理健康技能,傾向於使用單一的方法來調節情緒和解決心理困擾,且青少年的求助態度較為消極。學校作為青少年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防治工作中具有先天優勢。

與其他需要篩查的干預措施相比,學校中的全人群預防干預更容易實施,並且能夠降低心理健康“污名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於資源匱乏的地區以及處於劣勢地位的青少年而言,在學校開展普遍性預防干預是兼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手段。

陳潤森團隊通過與廣東省雲浮市教育局合作,對初一、初二年級在校學生開展預防干預項目。該項目採用“培訓師培訓”的模式,首先由清華大學團隊培訓合作學校的專職心理教師,再由專職心理教師通過心理健康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干預。

結果表明,經過心理健康課程干預後,學生的焦慮、抑鬱程度有所下降,自傷自殺相關意唸有所減弱。該項目具有標準化、視頻化、多效果、強基礎的特點,通過心理健康課程的干預,幫助學生緩解焦慮、抑鬱,有效減少自傷等問題行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自殺,一個都太多”,青少年群體的自殺問題尤其需要引起社會層面的關注。針對學校的自殺危機預防工作,陳潤森團隊把目光投注到了教師的“守門人”角色。

該團隊聯合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團隊,歷時3年開發了本土化校園“生命守門人自殺”預防干預項目,並在雲浮市開展。該項目覆蓋了雲浮市84所學校的教師,參與教師數量超過4000人。結果顯示,經過培訓後的教師對自殺的干預效能和干預意願顯著提升。

同時,陳潤森團隊基於這項工作編撰了一本手冊,即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校園心理危機守門人手冊》,並在此次大會上正式發佈,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

開闢“療心”新路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對有問題的學生,還是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林丹華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到“減少問題”與“促進積極發展”並重。

林丹華發現,如今,我國大中小學生普遍患有一種“疾病”——“空心病”,即存在強烈的孤獨感、無目標感、無意義感,表現出空虛無聊的生活狀態。因此,她提出採用積極青少年發展視角,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進行正向干預,強調其發展軌跡的積極方面、發展中的可塑性以及潛在的個體和生態資源。

“國外大量實證研究表明,促進青少年積極發展的干預能有效減少和預防心理健康及行為問題,且成本效益高。”林丹華舉例説,在社會情感學習項目中,每投入1美元就會有11美元的回報,而僅僅減少心理或行為問題無法促進青少年積極方面的發展,因此應構建“促進-預防/干預”一體化的中小學心理健康體系,形成“家校社醫”協同模式,推動“全人”心理健康。

“研究分析顯示,前一天的創作性活動可能使次日積極情感顯著增加。”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陳群林表示。

基於這一結果,陳群林提出了一種基於關係視角的干預路徑,嘗試分別從個人、學校和家校層面,以創造性思維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創造性表達方面,鼓勵兒童青少年開展文學、繪畫、戲曲等多種形式的藝術創造性表達;在創造性教與用方面,提倡將創造性教學與學科教學融合,如科學課、藝術課等,並注重將創造性思維技能應用到情緒調節策略、人際關係處理等;在創造性環境建立方面,留給孩子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引導其積極進行有氧運動與團體運動。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日益顯現,而現有診療體系仍然存在巨大不足,探索該患者群體的早期精準識別和有效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對此,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精神衛生係系主任王菲教授重點介紹了一種基於“家校一體化”資訊平臺進行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監測和精準干預的模式。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江蘇省疾控中心與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合作開展了江蘇省中小學生智慧化心理健康服務隊列研究,進行家長、學生、教師社會角色多維評價,通過縱向混合隊列探索青少年在社會微環境中心理健康問題的演變模式。同時,在此基礎上搭建“家校一體化”數字平臺,通過量表評估和語音特徵、面部特徵等客觀指標高效完成智慧化精準心理疾病篩查,併為有需要的學生、家長及教師提供遠端心理干預,促進家校互聯,實現科學研究到社會層面的轉化。

“數字技術在篩查和識別心理健康問題方面的有效性顯著,同時在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方面的潛力巨大。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來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技術。”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與物質濫用司原司長謝卡·薩克斯納(Shekhar Saxena)表示。(健康報記者劉嵌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