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廣州:社工“駐點”輔導 與家校協同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

發佈時間:2024-04-22 14:30:0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丹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除了學校與家庭外,如今越來越多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社工作為“第三方”加入到解決心理問題的行列之中,通過社工整合相關的社會資源和溝通解決方案,讓破解青少年心理問題有了更多可能。近日,記者採訪了市內多位關注和跟進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青少年社工,了解她們開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情況。

社工每週到學校“駐點”

學校老師也會轉介個案

南源街社工站的梁姑娘主要負責跟進初高中階段的一些青少年個案,同時也會到學校內開展青少年服務工作。

她介紹,學校心理老師教學任務比較繁重,針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以開展教學課程為主、個案輔導為輔,社工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形式、服務內容可能更多樣化一些,例如開展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團體輔導、宣傳教育活動、工作坊及個案輔導等,幫助青少年在集體環境中學習與人交往、解決衝突、情緒管理及調適壓力等知識或方法,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安全、輕鬆的環境。此外,在這個過程中,社工也能夠發現需進一步關注的個別學生,有時候這部分學生的需求正好被遺漏或未能及時獲得關注,社工及時發現並介入也是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種比較有效的補位方法。

在每週的一個固定時間段,社工會到學校的心理諮詢室等地點進行“駐點”,有心理或情緒困擾的學生可以找社工進行諮詢。同時,社工也會在團輔活動中發現一些行為表現或情緒狀態需要關注的青少年案例,此外還有一些由學校老師轉介的青少年個案。“老師轉介而來的學生,他們本身是不太願意接受社工服務的。”梁姑娘告訴記者,這些學生都處於青春期,相對比較敏感,不願意別人從“有問題”的層面去界定他們。

梁姑娘説,部分青少年能夠在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幫助下,讓自身的情緒困擾得到緩解,但有些青少年的心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已經出現了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心理或情緒困擾,還是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提供支援。

“壓力”大多來自父母

孩子得不到重視易産生隔閡

“到了小學五六年級,孩子就會面臨升學方面的心理壓力,和初中高中學生類似,這樣的壓力大部分是來自其父母。”主要負責轄內小學階段青少年心理案例的南源街社工站劉姑娘介紹,有時候家長的期待值是90分,但孩子實際的能力可能只有60分,在努力之後哪怕成績已經提高到了80分,仍與父母的期待值有一定差距。“孩子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看到,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沒有達到預期值,彼此就容易産生隔閡。”

而導致隔閡産生的原因,除了“努力不被看到”,還有“承諾無法做到”。有些時候,父母承諾孩子一些事情,例如帶孩子出去玩、給孩子買玩具、陪孩子吃大餐等,但由於各種原因有時往往未能實現,多次積累下來,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比較差的父母”,自己也是“不被愛的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還有些家長依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但如今實際上已經不適合了。”劉姑娘説,特別是她在跟進的一個案例中,父親由於女兒學習成績差就打她,女兒因此總想離家出走。“其實那個孩子是挺機靈的一個小孩,由於是女孩子,除了介入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方面,我們也會向孩子教授自我保護的知識。”劉姑娘説,由於小女孩和父親關係不好,不想在家寫作業,社工就讓她到社工站寫作業並提供課業輔導。通過居委會的關注和社工提供的幫助,小女孩的父親也慢慢改變了“打罵式”的教育方式,同時也在親子溝通方面有了一些調整,父女關係也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

孩子心理問題需及時甄別

家長積極參與才更有成效

在校園霸淩的相關案例中,相比較明顯的肢體衝突,隱秘的語言暴力則更加常見。劉姑娘介紹,這些年自己看到的校園內肢體衝突的案例很少,大多是那種私下裏“我拉攏你,不跟他玩”,兩撥人互相拉幫結派,然後通過網路進行對罵。“有的青少年對於這些並不感興趣,但是為了能夠不被孤立,得到‘團體’的認可,不得不參與其中。”

此外,在學生當中也會流行一種“圈子”文化,比如玩遊戲、聊QQ等,這就和過去有的青少年“攀比”戴眼鏡類似,儘管可能沒有真正近視,但孩子也會跟父母説自己“近視了需要戴眼鏡”。他們只有進入到“圈子”裏,才能融入群體。此外,也會有些青少年為了模倣別人,出現“假性抑鬱”的現象,這就需要及時甄別和專業的判斷,更需要老師、家長、社工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個人心理健康,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沒必要和他人攀比。

“如何儘早識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從青少年個體、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層面進行知識普及是有必要的,目前大家對此方面的認識還存在不足。”南源街社工站藍姑娘説,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是推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

她介紹,從過往的案例中發現,作為家長可能更傾向於認為當前孩子不良的心理或情緒狀態是“階段性表現”,主要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大,所以不需要進行心理干預。甚至有些家長存在“病恥感”,認為如果孩子接受心理干預,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以及他人對孩子的看法,所以更願意相信等孩子長大了、成熟了、想通了情況就會好轉。

“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要知道如何與孩子去溝通、相處,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藍姑娘説,在社工接觸的涉及青少年心理或情緒問題的案例中,比較少家長能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心理或情緒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家長擔心孩子服藥治療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家長也顧慮孩子被貼上不好的“標簽”,因此,一些青少年未能獲得持續性的心理干預或情緒疏導,最終導致情況惡化。

因此,社工在跟進個案過程中都會鼓勵家長積極參與面談輔導,提高家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和認識,引導家長正確看待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必要時推動家長幫助孩子獲得專業的心理干預。此外,圍繞家長群體,社工以講座、工作坊或小組活動的形式,為家長搭建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的平臺,積極應對孩子出現的心理或情緒問題,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比較“困難”的階段。(廣州日報 記者張丹 實習生謝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