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降低病恥感 專家建議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關口前移”

發佈時間:2024-03-25 15:38:4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純

“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關口前移’,相關措施要做在前面。”談及如何應對校園欺淩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中心負責人劉蘭英近日在北京如是建議。

近期校園欺淩話題備受各方關注。校園欺淩背後存在怎樣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加強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防治工作?21日在北京參加第九屆醫學家年會(2024)期間,劉蘭英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從業20餘年,劉蘭英説,最初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疾病患者很少,2015年後逐漸增多。從目前每日接診情況來看,16歲以下的患者逐漸增多。

劉蘭英錶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校園欺淩。“值得注意的是,欺淩不僅限于肢體層面,還有許多是在精神層面的,比如被孤立、被忽視、被起鬨等,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另一個原因是親子關係。劉蘭英舉例説,有患者在高中時發病,病因則可追溯至小學時,孩子曾經表達精神層面的訴求,但沒有受到監護人的及時關注,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

“有一部分孩子會覺得壓力很大,需要宣泄。我們需要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的這種狀態。”這位專家呼籲,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關口前移”,相關措施要做在前面。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在國家層面得到了重視。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2個部門聯合製定有關行動方案,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2023年,教育部等17個部門印發相關專項行動計劃,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

在已有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如何讓相關措施落地見效尤為重要。劉蘭英認為,家庭、學校、醫院之間的配合是破題關鍵。

她提到,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舒緩情緒的渠道,例如創建校園樂隊、幫助因心理原因休學的學生重返校園等。學校與醫院可以建立“校醫聯合體”,邀請專業心理治療師走進校園,為學生、老師、家長普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提高應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

劉蘭英建議教育部門、學校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小組,在校園欺淩事件出現後儘早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心理疾病的發生率。

“從更宏觀的角度講,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降低精神疾病的病恥感。”劉蘭英説,要教會兒童青少年如何合理表達情緒,出現負面情緒時該怎樣應對,而非從病理性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要告訴他們,偶爾心情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可以被治愈的,就像心靈上得了一次‘小感冒’。”( 中新社 記者李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