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訪談

王振:精神疾病污名化仍嚴重 精神衛生服務短板亟待補齊

發佈時間:2024-03-19 08:4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陳斯斯

研討會現場。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陳斯斯圖

3月15日,由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辦的“中國-WHO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精神衛生和物質使用司、WHO駐華代表處、WHO合作中心(WHOCC)、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主體醫院、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等權威機構的近30位專家代表集聚上海,就中國精神衛生服務挑戰和機遇、中國精神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等內容進行專題研討。

當前,中國精神衛生服務能力現狀如何?短板又在哪?如何提升中國精神衛生服務能力?當下科技如何結合臨床,賦能精神疾病治療?作為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該如何帶動全國精神疾病領域建設與發展?

就上述問題,澎湃新聞記者當日對話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王振。

記者:目前,中國在精神衛生服務方面還存在哪些短板?現狀如何?

王振:中國當前精神衛生服務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供需不平衡,平均每十萬人精神科醫生數不足4人,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衛生服務;同時還存在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精神衛生服務能力更為不足,同一個區域內農村和城鎮地區的精神衛生服務發展也不平衡,造成很多患者未能獲得及時治療。

第二個問題是國民心理健康素養仍需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仍然嚴重。在國家衛健委支援下精神衛生從業人員過去幾年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宣傳工作,推動了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使得大眾對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疾病的認識有了很大改善,就診率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整體心理健康素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科普宣傳也對降低患者的病恥感,減少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有很大幫助,但這個問題仍然嚴重。由於病恥感和污名化的影響,患者常常會擔憂自己因患有某種精神疾病失去工作、讓家人蒙羞,從而不去就診或延誤就診,從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此外,目前綜合醫院設置精神科並未全面普及,大部分綜合醫院的精神衛生資源配備不足,很多存在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會去綜合醫院就診,由於無法識別出精神疾病或識別後缺乏針對性的治療技術而導致病情延誤。這樣的患者往往早期未意識到疾病,沒有採取及時的干預措施,等到發病程度不斷加深,才跑去專門的精神科治療,這時候的治療往往難上加難。

最後,就是我們對精神疾病發病機制和新型治療技術開發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隨著國家對腦科學的關注和重視,科研投入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對面向精神科臨床問題的研究仍顯不足,尤其一些被低估或被忽視的難治性精神疾病,研究投入更加不足。

記者:您覺得目前就中國現狀而言,該如何提升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王振:精神衛生服務不僅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相關,更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息息相關,我認為,一方面要把精神衛生診療服務納入整體醫療服務的重要部分進行持續推進,要健全亞專科,如老年科、兒少科、心身科等,也要健全專病門診,如睡眠專病門診、記憶專病門診、強迫症門診、成癮人群門診等的建設;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和豐富精神衛生醫療服務的手段、技術和品質,要有“大醫學”的理念,從生物學、心理學、環境等諸多因素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綜合干預。

此外,要加強綜合性醫院精神科、心理科的門診建設和服務能力提高,也可以開設一定床位的病房,尤其針對伴有嚴重軀體疾病、懷孕等情況的精神障礙患者,讓這些患者享受到多方位的醫療體系保障。

如今,精神衛生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精神障礙的患者,還有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理念從精神疾病診療轉變為心理健康促進,因此在做好精神障礙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前提下,擴大心理健康知識的科學普及以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非常重要。

針對當前精神衛生人力隊伍建設不足的現狀,過去幾年較多地採用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特別是對於基層精神衛生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要允許基層在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增加註冊範圍,通過規範化的培訓提供相應的精神衛生服務。但更重要的是在高校設置相應的專業,增加人力資源供給,向精神衛生領域補充新鮮的血液,尤其是各地要採取一些針對性的政策,吸引優秀的年輕人進入這一領域。

記者:就上海而言,目前在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方面有哪些優勢?

王振:上海作為中國精神科的發源地之一,在精神醫學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上世紀70年代,上海市就提出精神心理疾病“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臨床干預模式,建立了被WHO譽為“上海模式”的精神疾病三級防治網路,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防治及康復工作。

如今,上海已建成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為龍頭,二級精神專科醫院與諸多綜合醫院心理科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機構、各類社區養護機構和心理諮詢機構等為依託的相對完善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是國內精神衛生服務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作為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也在不斷嘗試加強中國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新方法,如我們自2017年開始,借鑒住院醫師規培的模式,推出了針對本院專職心理治療師的三年心理治療師規範化培訓,所有入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治療專職人員必須完成規範化培訓,才能獨立上崗。我們不但培養本院人才,2023年也推出了面向全國精神科醫生的“攀峰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遴選10-15位優秀的年輕醫生,在一年的培養週期內完成綜合培訓,所有花費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承擔。這也體現了我們醫院作為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的責任。

記者:作為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目前有哪些前沿的醫療技術項目正在探索中呢?

王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一直有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作為國家醫學中心也有這樣的責任,2023年我們和華山醫院合作完成了精神專科醫院第一台DBS植入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的外科手術,目前正在開展多病種難治性患者DBS治療研究;同時也探索VR輔助治恐高症、物質依賴、兒童孤獨症等多種精神疾病;老年精神醫學團隊開展了老年癡呆新型檢測和治療技術的研發。

目前,我們也正在建立抑鬱症等多種疾病的大型臨床隊列,未來通過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將有利於實現精神疾病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

下一步,我們還要開展基於臨床真實數據的研究,促進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的研發,與國內外同行開展深入交流,牽頭更多全國多中心的研究,探索建立適應中國醫療體系的疾病管理模式,同時也會對一些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開展有組織的科研,聚焦臨床需求和臨床難題,將臨床實踐和基礎科研工作有機整合起來。

記者:在剛過去的2024年全國兩會中,有政協委員呼籲“心理治療納入醫保”,您對此是怎麼看的?

王振:一方面,這樣的呼籲其實反映了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診療需求的變化,這樣有助於精神疾病的早發現、早干預,無論對兒童青少年還是成人來説都是好的。但另一方面,心理治療納入醫保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眾的治療需求,其實心理治療納入醫保在上海落地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心理治療師在臨床上存在嚴重的供需不平衡,除了服務價格不合理的原因以外,人員的嚴重短缺是制約服務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原因。因此,當務之急,加大培養專業心理治療師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記者:近年來,全國各地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您對此怎麼看?有什麼解決辦法?

王振: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涉及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與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以及當下的教育體系、家庭結構、養育方式、經濟發展、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都有關係,並非醫療領域或者教育系統能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現階段除了提高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我們還需要加大對家長和教師的科普宣傳,優化現有的養育和教育模式,並幫助學校老師、家長等群體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知識能力,及早識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時給予學生提供一定的心理健康服務。

當然,僅做到這個是不夠的,這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和社會不同行業的共同協同才能最終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首席記者 陳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