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守護“心”健康——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觀察

發佈時間:2024-03-25 09:56:0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徐鵬航 李恒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不僅是醫療衛生問題,更是民生和社會問題,關乎個人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如何?怎樣發揮作用?未來如何發力?3月20日至22日,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等單位在山東省濱州市舉辦首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大會”,記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首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徐鵬航 攝

讓更多人在“家門口”享受心理服務

科普講座、沙龍、團體輔導……在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北京市西城區,15個街道實現“街道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全覆蓋”,各式各樣的社會心理服務活動定期開展,為社區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疏導心理健康問題。

北京市西城區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督導專家孫雅麗介紹,為讓更多人在“家門口”享受心理服務,轄區內每個街道都配有至少兩名心理服務專業人員。中心對街道社會工作者開展心理服務培訓,讓心理學專業知識更好融入社會工作,幫助有需要的居民及時獲得心理健康服務。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建設。

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專家閆洪豐認為,與“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心理干預”等概念更多強調“被動解決”不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更多關注源頭髮力、主動預防、系統解決,並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支援,面向的是全社會、全人群、全週期。

山東省136個縣市區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吉林省長春市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等,提供24小時心理援助服務;雲南省臨滄市842個行政村建立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室……據統計,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地區96%的村和社區、100%的高校和約95%的中小學已設立心理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100%的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心理門診,40%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心理門診。

“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是推動社會治理的‘重頭戲’,也是推動社會心理服務建設的‘硬道理’。”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主任姚宏文説。

“校家社”聯動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山東省濱州市,心理教育已成為中小學定期開展的一門課程,學生們在互動中了解內心感受,學習心理知識。同時,每月一期的“線上直播家庭教育講座”向家長普及教育心理知識,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近年來,學生心理健康受到越來越多關注。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推動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和相關部門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開發培訓課程體系,研製監測預警工具包,出版中小學生自我心理調節等指導用書,組織開展全國精神心理科普公益大賽及社會心理服務情景劇展演等活動……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在行動。

“推進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建立朋輩支援系統,分級分類管理系統,家庭、學校和社區組成的協同系統以及地域性的自然與文化潤心繫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正奎説,社會心理服務要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産生的困惑、矛盾及時給予支援。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董奇説,當前,仍存在部分群眾有“病恥感”、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專業能力不足、家校醫等協同度有待提高等問題,下一步需要依託科學客觀的認識、理智的對待和有效的干預,更好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

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健全社會心理服務行業規範和標準”“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實際、融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心理服務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會上,聚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未來發展方向,專家暢所欲言。

姚宏文表示,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將完善專家資源庫,構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標準體系、心理健康促進監測評估體系、心理援助應急體系,打造集科研、宣傳、培訓、資訊化、交流合作于一體的社會心理服務平臺,開展專業技術能力培訓等。

“社會工作者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表示,聯合會將充分發揮專業社會工作優勢,推動建設一站式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助力建立健全各領域社會心理服務網路,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技能培訓。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當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進入經驗總結和推廣階段,希望能將一些先進城市、先進試點的做法在全國進行推廣,更好地守護十四億多人的“心”健康。(新華社記者徐鵬航、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