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AI心理服務應用成果不斷 專家聚焦心理學的創新發展和未來趨勢

發佈時間:2024-03-25 11:00:5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楊欣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AI)正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包括心理健康領域。2024年3月23日,廣東省應用心理研究會在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辦數智化時代應用心理學的創新與實踐學術論壇暨廣東省應用心理研究會2023年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會員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應用心理學的創新發展和未來趨勢。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了解到,目前人工智慧在心理諮詢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但目前已經有一些有趣的成果。例如,研究人員已經使用AI技術開發出用於自殺風險評估的工具。這種工具可以根據個體的語言和情感表達來預測他們的自殺風險,並及時向相應部門發送警報。這一技術為自殺預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

另一個有趣的應用是使用虛擬現實(VR)和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的治療方案。患者可以通過VR頭戴設備進入虛擬環境,與虛擬人物進行對話和治療。這種技術可用於治療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

記者在年會現場發現,有企業開發了AI微表情心理測評系統,只需要通過30到60秒掃描自然狀態下的面部表情,人們就可以在手機上查到心理測評報告,主要用於學生和職工的心理篩查。“這種AI應用可以為心理諮詢師的干預工作提供一種補充”。

人們對於AI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存在著疑慮,擔心它是否能夠真正取代人類心理諮詢師。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的AI技術主要用於提供支援和輔助,而不是完全取代人類諮詢師。AI在心理治療方面的應用主要側重於提供資訊和幫助用戶提高自我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應用心理研究會為賦能會員發展,引入了SaaS雲技術,建設開發了“暖心驛站”數智心理服務平臺,經過近一年試運營,在活動當天正式啟動。

服務平臺在工具、流量、渠道、專業、發展等方面為會員賦能,會員可依託平臺面向工會系統、政法系統、企業 EAP、中高職院校、中小學校園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務方案,綜合解決應用率、覆蓋率、數智化轉型、數據管理等問題。

在23日的開幕式上,多位與會專家從研討驅動成果轉化、學會組織合作、推進全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科技引領自立自強、跨學科聯合研討等視角分享了心理健康在各領域的發展趨勢,並對研究會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的創新發展、成果應用提出了期望。

在主題分享環節,浙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王重鳴等業內專家結合數智化時代的特點,從基礎與應用、實踐探索、模式研究等不同領域分享了應用心理學的最新成果及焦點話題,引發了全體參會者對心理應用創新與實踐的深度思考。

在圓桌論壇環節,心理服務機構代表們圍繞論壇主題、結合各自擅長的領域:心理諮詢、社會公益、AI技術、婚姻家庭、共情、家校共育等分別發表了觀點和看法。大家交流心得體會,分享實操經驗,為下一步如何利用數智化技術提升心理健康服務品質提供了新思路。(廣州日報 記者楊欣 圖莫偉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