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為何受關注

發佈時間:2024-03-14 14:08:1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赟芳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北城小學黨總支書記張淑琴發現,3月12日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新增了“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句話。對此,她深有感觸地説,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對進一步全方位高品質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影響深遠。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意義重大

“在今年兩會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牽動著不少代表委員的心,大家熱烈地探討,積極出謀劃策。”張淑琴説。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各項政策接連出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部署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2月,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諮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部署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篇大文章。

心理健康問題為何受到如此關注?

張淑琴分析,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合力關心和愛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教育和保護好下一代,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集中體現。

“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關涉學生自己,也是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潛在因素。”張淑琴表示,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歸屬感,進而幫助他們成長為獨立自主、積極向上的新生代力量,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注入活力和創造力。

心理健康服務亟待補齊短板

“我們不去醫院檢查,本來孩子啥事沒有,説得好像事挺大一樣。”“我的孩子不能因為這個事被別人議論,診斷書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在很多一線心理教師看來,家長這樣的反應很常見。在家長中普遍存在的“病恥感”,給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現埋下隱患。

安徽省淮北市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心理諮詢師楊銀艷注意到,一些多子家庭注意力轉移,也容易導致孩子心態發生變化。一方面,家庭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也存在不足。

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調研發現,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尤其是在中小學,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兼職教師開展。由於兼職教師往往缺乏心理學專業背景和專業心理諮詢技能,無法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疏解。

多元化的成長環境,也增加了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難度。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就格外關注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的問題。

在她看來,頻繁參與網路遊戲會讓學生逐漸迷失于虛擬世界中,忽視學業、社交和家庭責任,逐漸與現實世界脫節,形成以“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為特徵的網路性格,甚至産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多措並舉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建立“三證”全員輪訓機制(心理健康教育C證覆蓋所有中小學教師,B證覆蓋所有中小學校長和班主任,A證覆蓋所有心理教師),確保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準保持高水準;

內蒙古組織遴選全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建立“內蒙古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隊”,向全區廣大師生、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志願服務;

……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在這嶄新的春天,守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努力正在發力。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呵護學生的心靈凈土,成為教育系統的“必答題”。

為了確保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週口市東新區許灣鄉希望小學校長李靈建議,將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納入地方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和學校綜合績效考評,增加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在學校綜合考評中的佔比。

“家校協同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並不只是簡單讓家庭和學校分工合作,而是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研究、實踐青少年心理保護,通過科學研究,明確各自相關的功能、方式、相互作用等科學問題。”在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副校長趙玉芳看來,應充分重視家校協同在守護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認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發現自己的主體價值,看見自己的主體人格。(中國教育報 記者張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