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春天人們為何容易情緒紊亂? 醫生提示關注女性等特定人群情緒變化

發佈時間:2024-03-14 11:01:0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吳治傑等


“傷春悲秋”是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春意盎然的季節,有些人為何會“傷春”呢?3月11日,記者採訪了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睡眠中心王雪醫生,請她從醫學角度為讀者解讀春天裏人們為何容易情緒紊亂,以及如何調整。

王雪醫生告訴記者,每年三月,科室收治情緒紊亂的患者都會增多,其中以女性為主。她們多因感情、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因素導致情緒紊亂。

在此提醒讀者注意:春天是一些特定人群容易出現情緒紊亂的季節,也是精神類疾病容易反覆的季節,相關家庭需要更加注意關愛身邊親友,給予充分的照顧。

據介紹,隨著季節交替變化,人們大腦裏的神經遞質也會出現一些變化,比如管理情緒興奮的多巴胺、五羥色胺這些神經遞質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當神經遞質發生紊亂時,人們就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煩躁、多愁善感等狀態。一些處於生理較大變化的特定人群(青春期、更年期女性為主)相對容易在這個季節裏因為生活事件的影響,處於情緒紊亂的狀態。

王雪醫生提醒讀者注意:對於已經確診為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患者,不可在這個季節停藥、減藥,家人需關注他們情緒的變化,如病情反覆要及時就醫。

對於正處於感情、婚姻、家庭、生活重大變化的女性群體,家人、親友要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援和幫助,讓她們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家庭和親友的關懷,幫助她們儘快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

如果自身處於情緒紊亂的狀態,每週至少進行三次以上的有氧運動,運動可以增加大腦多巴胺分泌,讓自己的情緒振奮起來。平時可以多聽一些冥想音樂,幫助大腦放鬆,減少胡思亂想,幫助睡眠。陽光明媚的春天裏,儘量走出家門親近自然,感受生機盎然的季節,調動自身積極的情緒。(新疆網 記者吳治傑 通訊員楊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