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李燕代表:關注孕産女性心理健康 加大社會關懷支援力度

發佈時間:2024-01-15 09:32:3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盧金增

“孕産婦抑鬱高發,嚴重影響婦嬰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家庭關係。建議完善孕産婦抑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規篩查,為有心理困擾的孕産婦提供及時的專業援助,並強化對産後抑郁女性的社會支援。”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

孕産婦抑鬱是指孕産婦在分娩前後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睡眠差、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等症狀,一般會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嚴重影響婦嬰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家庭關係。

《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數據顯示,63%的女性曾在孕産期有抑鬱傾向,20%的女性曾在懷孕期間或産後患上抑鬱症。雖然孕産婦抑鬱的發生率較高,但由於其發病及臨床表現比較隱匿,本人和家屬很難及時發現,診斷率和治療率也較低。據報道,被確診為抑鬱症的孕産婦中,僅有不足20%的人曾向家人講述過自己的抑鬱情緒。

孕産婦抑鬱所帶來的影響涉及多個方面。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鬱症的母親缺乏熱情和精力與新生兒互動,母乳餵養的意願降低,因此新生兒患病風險概率明顯增加,同時也會對嬰兒的智力發育造成顯著的影響。抑鬱還嚴重影響孕産婦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降低生活品質,影響母親的角色功能和夫妻關係,對家庭和社會和諧穩定産生不利影響。現階段,我國孕産婦健康管理服務中尚缺少對孕産婦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規篩查和診斷,致使有心理困擾的孕産婦沒有獲得及時的專業援助,可能發展成抑鬱症。

對此,我帶隊經過廣泛調研、深入研究,形成《關於強化孕産婦抑鬱症防治工作的建議》,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具體建議如下:

完善孕産婦抑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規篩查。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佈《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高度重視孕産期抑鬱症的篩查工作,提出“將孕産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産後訪視流程中”,但對篩查的頻率、篩查起始時間等未作明確要求。建議相關部門繼續細化孕産婦健康管理服務內容,進一步完善孕産婦抑鬱症的常規篩查,與産檢服務和産後家庭訪視服務相結合,建立孕産婦心理健康檔案,定期篩查孕産婦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有輕中度抑鬱情緒或存在抑鬱傾向的孕産婦實行早干預,定期監測和隨訪;對有重度抑鬱情緒或抑鬱症患者採取措施、及早轉診、及早治療。

加強社區醫院産前、産後健康宣教。充分發揮社區醫院對孕産婦抑鬱防治工作的宣教功能。首先通過培訓,提升基層婦幼保健人員對孕産婦抑鬱的認知,有效識別臨床症狀,掌握心理健康篩查技術和心理諮詢相關技術。在開展孕産期保健服務時,要鼓勵開展多種途徑的預防措施,如開展産前教育講座、發放産前健康保健宣傳手冊、實施社區産前健康指導等,向孕婦和家屬系統介紹妊娠期、分娩期、産褥期的基本知識,指導孕婦學會自我護理與自我保護,幫助孕婦克服對妊娠、分娩的恐懼感,減輕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在産前健康保健服務中,尤其是以社區為單位的産前保健,建議增設産前不良心理因素的篩查,及時篩查出圍産期抑鬱高危人群,並由社區衛生保健服務機構提供針對性的諮詢建議,尤其是對伴有不良孕産史、妊娠期合併症等的孕婦,建議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加強心理疏導。

充分利用網路平臺,協助疏導孕産婦情緒。近年來,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QQ群、微信群、醫院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婦幼保健工作者與孕産婦溝通的重要途徑。臨床人員通過這些平臺對孕産婦進行隨訪和傳遞孕産期母嬰健康資訊,將對預防抑鬱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建議相關部門牽頭開發普及孕産婦抑鬱網路干預平臺,在保護孕産婦隱私的前提下,對有抑鬱情緒、産後抑鬱發生風險較高的孕産婦給予資訊支援、情感支援和提供線上諮詢,指導孕産婦在不同孕産階段自主學習,並進行定期評估、持續監測、自動反饋給孕産婦和家屬,幫助其做好自我情緒的管理。

強化對産後抑郁女性的社會支援。社會支援度低會大大增加孕産婦抑鬱的風險。在妊娠期、産褥期的婦女往往與外界聯繫較少,其獲得社會支援的主要渠道是家庭成員。因此,建議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時,提倡家屬積極學習相關的圍産期知識和新生兒護理技巧。另外,來自社會的支援也必不可少,建議政府加大支援,比如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設施,將孕産婦抑鬱診斷與治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報銷範圍等。(整理: 記者盧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