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彭凱平:如何讓孩子活出更美好的生活?心理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發佈時間:2023-12-01 15:21:0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彭凱平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們和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做的一手訪談。
彭凱平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心理係終生教授,清華大學心理係創辦人,是把積極心理學引入中國的第一人。他認為,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社會,特別需要“積極心理學”。
他説,“我旗幟鮮明地宣傳心靈雞湯”!他尤其認為,這個社會最容易讓人引起焦慮的地方,教育是其中之一。因此,他進一步提出“積極教育”這個概念,開始把積極的力量,帶到教育、家庭中來。
最近,在中信出版社的安排下,我們與彭凱平的進行了一次訪談。我們把網友們雙減後最關心的教育和兒童心理的問題一起拋給了他。
01
現在競爭壓力太大了,
擔心孩子會被淘汰!怎麼辦?
彭凱平:我覺得,針對這個問題,我有兩個很重要的回答。
第一個回答,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家長自己要再想一想: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活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
過去的中國是求溫飽、求工作、求生存,現在其實我們基本上解決了這些溫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需要讓自己活出積極的、有價值的生命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們的觀念要改一改。
當然,現在説這些話,可能暫時對家長們沒有作用、沒有意義,因為大家都還沒看見這些變化。但我覺得還是有三個方面的事情,是家長可以去做的:
第一,真正去了解孩子的特長、天賦、優勢到底是什麼。
很多家長其實沒有真正關心孩子,而是只關心學校的標準是什麼。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了解我們孩子的優勢和特長更重要。
如果我們的孩子,他並不是一個考博士的材料,但你卻希望他考博士,僅僅只是因為導師、學校……大家都説好,那你其實就是對不起孩子,而且會傷害孩子。如果我們的孩子,他的特長是做技術工作,那麼這個工作本身就有意義和價值。
所以我經常講,一定要讓孩子做擅長的事情,不要擔心他會被淘汰。因為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做出來的話,他會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做出與眾不同的業績的。
不要相信市面上的那些説法,比如哪些專業有前途、哪些專業會賺錢、哪些專業找不到工作……一定要讓孩子做他自己最擅長的專業。這個專業即使開始看起來很艱辛,或者是社會地位不高,但是如果他有天賦的話,他最後一定會出類拔萃,做得好。
人生從來都不是由高考決定,也不是由起跑線決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我們很多人被這些錯誤的説法欺騙了,以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你會發現,如果你起跑很早,卻沒有足夠積極的心態,孩子活得不開心、不幸福,那最後,他一定是走不下去的。所以一定要從長計議,而不是按短暫的、即時的、現在的目標來判斷。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建議,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特長和優勢,鼓勵孩子做擅長的事情,這是很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會有擅長的事情,如果你還沒有發現,那説明你還和孩子交流不夠、陪伴不夠、分析不夠、了解溝通不夠。
第二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要時時刻刻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多陪伴孩子。
這個“陪伴”,就是給他足夠的支援、足夠的欣賞、足夠的激勵,要讓孩子從他自己做得好的、做的成功的事情中得到一種積極的反饋,愉悅的心情。
因為人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得最好的原因就是內在驅動力,也就是他自己想做這個事情。
而內在驅動力怎麼産生呢?
人一般在做自己覺得好的事情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出獎勵激素“多巴胺”,而這個獎勵激素能夠激發他自覺自願地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家長一定要注意,當孩子在得意的時候,在慶祝自己成功的時候,在欣賞自己快樂的時候,一定要允許他分泌多巴胺。
很多父母親見不得孩子休息、停頓、得意或是慶祝。每次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很開心的時候,家長過來立馬問:還有什麼新作業,下一個作業是什麼?
其實,管理職工也是一樣的,我們很多的管理人員見不得自己的部下享受成功的愉悅,老是急著催他們做下一件事情。
最後這個人就一輩子被催促、逼趕,喪失了積極向上的內在驅動力。缺乏內在驅動力的人,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科學結論。
第三回答,我們還要培養孩子接受挫折的心態。
因為人最重要的是那種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很多人即使做得很成功,但一受打擊立馬崩潰,所有的成功都成為泡影。所以這種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很多的文化國家會提倡孩子參加競技體育比賽,他們不是為了獎牌,而是為了磨練孩子的心態。因為比賽有贏有輸,我們不可能總是贏,有的時候還要學會輸。
“輸”會讓孩子産生一種心理的保護機制,將來在人生中間,遇到挫折、打擊、失落的時候能夠熬得過來、挺得過去,而且挫折之後還能不斷成長。
第二個回答就是,中國的教育其實也在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從這次雙減政策開始,我們對中國的教育政策、教育評價標準、教育篩選和教育目的,要有一個深刻的批判,而且這個批判已經開始了。
家長們的焦慮,其實中國政府和中國教育部門都意識到了,而且是一定要解決的。因為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應該的,在某種意義上講,對我們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有負面影響的。
國家政策和大的格局方面的一些變化,已經悄然開始,可能家長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大家還是在受到那些資本市場,還是受到一些培訓機構以及學校的影響。
另外,教育政策的變革正在出現。
大家都知道,將來我們中國的職業教育不是給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同學準備的,而是給那些走另外一條賽道,也就是技術職業學校的同學準備的。
這個教育體系將來跟大學的教育體系是平行的,有博士、碩士,也有本科,他不是在大學本科之下的,而是與大學本科平行的。
這樣的話,我們那些能夠做科學研究的人就去大學,那些做技術工作的人再去職業教育,這個可能會有一個很大的戰略性的變化。
最後,我其實特別能夠理解家長,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父親。中國社會的競爭確實是比較厲害的,但是也有培訓機構、學校的政績工程思維的影響在裏面。其實沒有那麼慘烈,因為畢竟,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行業都可以出人才。
02
社會變化太快了,有太多不確定,
對孩子的未來很迷茫!怎麼辦?
彭凱平:因為我們確實正在經歷一次比較深刻的社會變化,包括教育理念還有評價標準的變化,這個變化確實讓我們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們都有對未來很多不確定的認識。
我個人覺得,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心理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最後決定一個人這一輩子能夠做得多好、多成功的,不是大學的專業,而是自己的為人處事的行為和心態。
有很多心理學的科學研究證據已經表明這一點:在剛畢業的時候,一個人能賺多少錢,是由所學的大學專業以及畢業的學校決定。
但是過了十幾年,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已經跟所上的大學和所學的專業完全沒有關係了。
真正和收入、財富有關係的,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具備積極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願意學習、願意交流、願意工作,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個人不成功、不發財都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生命不是短跑,生命其實是馬拉松,而這個馬拉松一定是那些有堅強耐力的人才能跑得最遠、跑得最好,而不是那些起跑很快卻半路“夭折”的人。
像這樣的悲劇其實也挺多的,所以我也希望我們的家長向遠看、向前看,向將來看齊。
此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或行業才能活得更好呢?
我覺得,一定是那些簡單的機器和低成本的勞動所替代不了的一些行業和職業。
我自己曾經提出來,至少有5個方面的工作,可能是將來需要的:
1、需要審美能力的一些工作,就是能創造美、體現美、實現美的工作。
2、需要講故事能力的工作,包括當老師、當宣傳工作者等等。
3、需要處理人際關係、調整資源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把不同的事情整合起來、綜合起來,這種工作是永遠需要人來做的。
4、需要利用人類情感的工作,包括陪護、陪伴、諮詢這些事情肯定需要人來做的。
5、需要用到人類的創作、寫作能力的工作,包括記者、媒體等等,這都需要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這些工作也是機器取代不了的。
此外,一些簡單的,但是我們認為能賺錢的工作,比如説做工程師,其實遲早會被機器取代。
因為再優秀的工程師可能都鬥不過機器,而這恰恰是我們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去學的所謂賺錢的專業。
還有金融工作,其實遲早也會被取代,但是現在也是我們很多人認為賺錢的行業。
現在那些被我們輕視的,需要心智、表達、情緒加工能力的工作,反而在將來可能是特別重要的。
總結下來,我可以這麼説,孩子們應該多學一些軟技能,而不是那些硬的技能。
硬的技能,其實會讓你成為打工的人,而這種工作很可能被機器取代,而學到的那些軟技能,在未來從事相應工作時,是不容易被取代的。
我説的這句話,可能暫時很多父母親不相信也理解不了。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當衣食溫飽不再是最重要的生活挑戰的時候,大家就會發現,活出美好生活體驗的那些事兒,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
03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
更容易焦慮、抑鬱
彭凱平:有時代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
首先,説説時代的原因:
以前,我們一心一意的就是為了活下來、活得好,生存下來,所以有一個吃飯的本領對我們來講很重要,只要我們找到了,我們就活得很開心。
現在衣食溫飽不是問題的時候,那麼生活的品質就成了問題。而這個生活品質很大程度上是很主觀的,而不是由客觀來決定的。
比如説你賺多少錢,它不是由你實際的收入所決定,而是由社會比較相對的收入來決定的。假如你在一群富人中間,就會覺得自己很沒有錢,但假如你在一群窮人中間,又會覺得自己很有錢,所以這種“比較”是我們很多人活得不開心的原因。
剛才談到的競爭其實也是“比較”的一種體現,所以説我們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競爭,才産生了種種壓力、挫折、打擊。
孩子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成功感到很開心,但父母卻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考了100分,你怎麼才考98分,就會責備孩子。
但其實,98分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比那100分對孩子來講,更有意義。因為分數的變化是隨機的、偶然的,它並不能代表孩子的學習能力。根據分數來評價學生、篩選學生,我從來都是不認同的。
所以國家現在不允許宣傳狀元,因為狀元其實就是一個很偶然的現象。沒有任何狀元,他一定是、永遠是最優秀的學生,不是的,從來都不是。
比如,在我們的很多大學,尤其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裏,我們都知道裏面狀元很多,而這些狀元的悲劇就是,他也許永遠都不會再成為第一名,這是一個統計學的規律,而我們社會有點賦予分數過多的價值和意義了。
第二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交媒體的影響。
我們以前,往往最多跟自己周圍的人比,現在我們可以跟全中國、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比,越比就越覺得越差、越沒有意思。
而且社交媒體使得我們人與人之間原本親切的互助、支援關係都沒有了。現在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網上生活,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所以我們接受的資訊、互動的人群,其實跟我們都沒有切實的關係,這個也是特別大的影響。
第三個,就是因為這種大規模網路媒體的特性,我們老是擔心自己沒有得到什麼或者丟掉了什麼。
比如説有一種心理疾病,就是總擔心自己失去什麼機會,因為看見別人有這個機會,覺得自己沒有,然後就在那著急。
甚至有些社交媒體會公開講“你的同伴正在拋棄你,你都不知道!”這樣的説法,加重了社會焦慮。
這種大規模的情緒渲染,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影響,孩子們首當其衝受到了這種干擾和影響。
所以我個人感覺,我們的喪文化、消極文化、以及我們關於競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叢林思想的宣傳,都對孩子們身心産生了重大影響。
這也是我為什麼回國提倡積極心理學的原因。
我想讓大家意識到,善良是一種競爭力,長期主義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和策略,自主的、內在的動機才是我們長期發展的特別重要的原因,而不是短期的成功。
04
為什麼學霸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Q:您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在您與這些“學霸”學生的接觸過程當中,有沒有發現他們出現了一些比較明顯的心理狀態趨勢,或者一些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
彭凱平:我們的孩子應該算是比較優秀的,能夠考上北大清華,肯定不光是學習能力強,肯定還是綜合素質也比較高。
他們往往有較好的自我痊癒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因為人的智商、情商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説他們這方面的能力會比一般的學生要好一些。
但即使這樣優秀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之後,其實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覺得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他們對未來的目標可能失去了清晰的認識。
因為在中學階段,甚至可以説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是以考上北大清華為目標,但完成這個目標之後還能幹什麼呢?所以,找尋人生的意義感、目標感就成為他們面臨的很大問題。
北京大學的徐凱文教授把這種情況叫做“空心病”,我個人覺得可能有點過,但是肯定是有一種虛無主義的傾向性的。
“我以為考上了北大清華,我的人生就會帶來極度的幸福,結果來了以後發現不過如此”。身處一個新的起點和新的平臺,人生目標的模糊和迷茫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問題,就是不知道以後自己該幹什麼。
第二個問題,就是自我評價的迷失。
因為在中學,他們一定是學霸,一定是大家矚目的對象,甚至可以説是大家愛慕的對象,但是到了清華就變成一個普通的學生。有很多比你更優秀的人,甚至別人也不會把你太當回事,因為大家都是優秀的學生。
不要小看這種自我評價的失落感,在心理學上,我們叫做自我價值感,或者叫做自尊心,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認可和尊重。
人的自尊心其實是很重要的,那些能夠有強大的自我認可的人,一般來講會更積極、更快樂。而那些比較低自尊心的人,有時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的自尊心,會做一些損害自己的事情。
比如,有些優秀的學生,自認為非常聰明,以前在中學不用復習就能考好,到了大學之後發現不復習真的考不好。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的自尊心,他就不復習了,然後就得病住院了。這樣,他就覺得自己沒考好是因為生病了,這種行為叫做自我妨礙(self-handicap)、自我設計。
比如,有很多的鋼琴選手,平時彈得特別好,但重大比賽會失常,而且往往還會伴隨一些生理上的原因,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給自己找一個理由。
所以我經常講,我們人的這種積極的自我認可特別重要,而那些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經歷的一個變化,就是積極自我的一種失落。
第三個,孩子在大學校園裏,要建立自己的社會網路、尋找社會支援會比較難。
因為在家裏,在自己學校,在自己的故鄉,孩子們的社會網路、社會支援是清晰可見的。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就在自己的親朋好友的愛、鼓勵、欣賞下,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但到了大學以後,真的就是一個個的個體,如果你的社交能力不強,你的同學關係不好,你會覺得很孤獨。你會覺得所有事情都得完全靠自己,沒人管我,也沒有人支援我、欣賞我。所以説這種社會網路的一種巨變,也是孩子們産生心理問題的地方。
所以孤獨症、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等其實都可能在從中學到大學的變化過程中間産生,這個階段的心理問題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
05
為什麼現在的教育離目標越來越遠
Q:像您説的,社會在發展、進步,吃飽穿暖已經不是問題了。所以學習現在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生存的技能,更是幫孩子們擁有獲得人生幸福的能力,但是為什麼感覺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方面,都讓目標越來越遠了?
彭凱平:我覺得很大程度上,這跟我們教育工作者,他們的情懷和思想是密切相關的。
因為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他也是人,他有功利主義的思想。能成為名校的校長、能培養很多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這樣一種業績的考核對我們教育的傷害是非常之大的。
我們熱衷於評估,我們熱衷於排名,我們熱衷於各種百分比,其實這都是人為地加強了我們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孩子們焦慮緊張的心態。
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説是反對這種排名的。中國古人就知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就是,所有的排名其實都是錯誤的,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覺得有意義,它也是偶然的、表面的現象。
培養孩子繼續學習的精神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比培養孩子能夠在你的逼迫之下考上好成績更重要。
那為什麼現在,考上好成績變得看似很重要?因為高考這類考試,它是根據分數來進行選拔的,除了保證有一定的公平性之外,沒有任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教育因為這種功利的、社會性的需要,剝奪了它人文的需要。而這個人文的需要,也是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培養一個健全的、健康的、成熟的,能夠終身學習,能夠自主追求幸福的那些孩子。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無私的,應該是以孩子為根本的,是為了孩子的福祉為最終目標的,而不以那些社會評價、政府評價、他人評價為本,改變評價意識真的是太重要了。
企業KPI業績考核逼死了多少人,但是我們還在以目標為追求、為管理的手段,這就是西方工具理性對我們的傷害和影響。我個人感覺還是要回歸我們中華民族“以人為本”“以善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06
什麼是積極心理學?
它對咱們中國家庭有什麼樣的意義?
彭凱平:積極心理學其實很簡單,它就是提倡用科學的方法去發現人的積極心理的力量,然後把這個力量利用起來,讓我們達到普遍的幸福感,過上美好的生活,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的定義。
這個定義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
第一個要素,它一定是科學的。
每個人都會説一些心靈雞湯,説一些激勵人心的話,但是有沒有科學依據是非常重要的,而積極心理學是建立在心理學科學的基礎之上的,一定是應用心理學的原則來進行研究實踐的。
很多時候,如果你沒有科學知識作為基礎的話,你試了一下發現效果不好你就會放棄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去看一些小技巧和小方法,那些都不會跟你講道理,但人其實是需要有道理的。
人不光要知道怎麼做,人更要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明白為什麼這麼做的時候,我們做得就比較順,比較正確,而且比較持久,這是我們行動産生效果的很重要的要素。
第二個要素,它一定是積極的。
我們的人類心理學可以講一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比如心理抑鬱、焦慮、自殺……但是這些事情它並不能夠讓人産生好轉,我們講這樣的心理學已經講了一兩百年了,卻並沒有解決人類的心理健康問題,説明我們的思路可能錯了,這就是心理學家的一個反思。
我們需要用一些積極的力量來轉移、替代、昇華消極的力量,這是很重要的。
比如,“情緒調節”,這個在家庭教育中也很重要。積極心理學中有一些簡單的情緒調節技巧和知識,能很快讓我們改變我們的身心狀況,學會如何控制負面情緒持續的強度。
第三個要素,它是行動的。
很多人的問題在於,學了這個知識就停留在知識上,不把它做出來,那就一點意義都沒有。知道很重要,但做出來更重要,知行合一,你才能夠真正改變不好的情景。
很多時候人處理不好自己的問題,不是因為這個問題特別嚴重,而是因為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所以,人從來都不是被過去決定的,人其實被未來決定的。
所以(把不順都歸因于)“原生家庭”為什麼是錯的?因為人從來不是被原生家庭決定的,是你自己認不認為你能夠走出來,只要你相信未來可以改,未來可以做得更好,你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會消失,就不會被控制。
所以我經常講,有心理問題的人,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失去了信心,是絕望,是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你要是這麼想,你就做不到,你要是去做,你就能夠逐漸做到。(小花生網)
康麗穎:青少年心理健康,我們需要知道什麼?2024-01-02
“知心姐姐”用心守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陽光潤童心 助力心成長2024-01-02
圖説丨濟南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如何?調查結果出爐2024-01-02
國務院關於精神衛生工作情況的報告(全文)2024-01-02
委員説丨肖青林:六條建議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服務2024-01-02
截至2021年全國超90%小學初中已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