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要聞推薦

為青少年開“心理藥方” 青少年心理健康圓桌訪談

發佈時間:2024-01-04 10:07:1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劉博智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舞陽街道上柏小學,學生在進行“心理沙盤遊戲”。王樹成攝 

訪談專家

邊玉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郭菲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副主任

李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高亞娟北京市海淀寄讀學校心理中心、海澱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

文瑛湖南省衡陽市鐵一中學校長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組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諮詢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承擔全國大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研究、諮詢、監測、評估、科學普及、引領指導等職責。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準是中央關注、社會關切、群眾關心的重大課題。我們特邀請心理學領域研究者、精神衛生科醫生、校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等,針對目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應該客觀看待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記者:近期一些媒體報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引起大家關注。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邊玉芳: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認為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十分嚴重。其實,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要重視所有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每一個孩子從小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並不是等孩子有了問題才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記者:有數據顯示,2022年青少年抑鬱風險檢出率相較2020年有所下降,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郭菲:這背後可能有多重原因。比如,一方面,國家這幾年對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另一方面,到了2022年,隨著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展開,許多中小學恢復了正常的學習生活,這可能也有助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後,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仍然存在,是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議題。

李瑛:青少年抑鬱風險的下降可能與社會增加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家長和教師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提高、能更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幫助有關。同時,社交媒體和網路論壇上關於心理健康的討論,讓青少年能在遇到困難時找到共鳴和支援;政府提供的心理健康資源和熱線服務的普及,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求助途徑。

文瑛:青少年關注自我心理健康意識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本人所在的學校,孩子們會跟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預約,主動打開心扉。

多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記者:引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對兒童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郭菲: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多因素的綜合結果。概括講,一些可能涉及遺傳和生理的因素,如注意力多動障礙、讀寫障礙等,但更多是與不同類型的環境因素有關,比如家庭因素。還有其他的社會環境因素,比如學校和班級中的學校氛圍、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是否遭受到欺淩等。從更大的因素來説,升學分流壓力、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等均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産生一定影響。

李瑛:學生面臨的人際關係壓力是很重要的心理問題誘因,尤其是網路欺淩或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學生出現焦慮、抑鬱、自我價值感低下和行為問題。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還可能導致自尊心受損、社交退縮甚至藥物濫用。這也意味著他們在進入成年後可能會面臨持續的心理和社會挑戰,因此早期識別和干預至關重要。

邊玉芳:我發現,很多心理上出現問題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成功體驗缺失,有長久的挫敗感。在強競爭的環境中,很多孩子每天生活變成了“吃飯—學習—睡覺”的迴圈往復,單調無趣。於是,很多學生就沉迷于網路,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認同感和成就感。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如果只有一把尺子,那只有一小批“好學生”,如果多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高亞娟:確實,孩子長時間沉浸在虛擬社交中,會進一步減少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往,影響其真實社交技能的發展,進而導致厭學、社交障礙、情緒障礙等。許多親子矛盾也來源於家長缺乏科學養育觀念,無法有效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産品,進而出現親子關係緊張,甚至由於家長搶奪孩子手機、斷網等,導致孩子離家出走。長期來看,這些問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成年生活,包括職業發展、家庭關係和整體生活品質。

記者:既然學生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受“學習競爭文化”影響,那麼,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學齡人口的減少,這種情況是否會緩解?

邊玉芳:適當的競爭無可厚非,但當把競爭變成唯一文化、大家爭得“你死我活”時,就非常糟糕了。儘管未來學齡人口減少了,但如果大家仍處在競爭環境中,就依然會存在競爭的問題。當然,這關係到整個社會文化氛圍的改變,也牽扯到諸如社會用人制度等的變革。

每一個所謂的“失敗”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允許失敗的家庭

記者:許多調查顯示,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關。請問具體是如何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郭菲:我們的調查發現,缺少父母照顧和陪伴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鬱、孤獨、手機成癮問題,父母過於嚴厲、與孩子交流不得法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響。家庭因素也包括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和互動情況,我們發現,家庭關係緊張、父母關係不和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風險更高。家庭因素還包括了整個家庭的一些狀況,如不良的居住環境、經濟困難、家庭變故等,均有可能使得青少年在學校裏表現為退縮、自卑,更易産生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李瑛:支援性和開放溝通的家庭環境可以培養青少年的韌性和積極的應對策略,而衝突和溝通不暢的家庭環境則可能導致青少年出現適應問題。在門診的案例中,有些孩子試圖通過自傷來減少父母的爭吵,這值得我們深思。

文瑛:我經常會遇到學生質問家長:“你們為什麼要生我?”這些抱怨背後,是家長過高的期待讓青少年自我價值感降低。有的家長一路“包辦”孩子成長,導致孩子目標感缺失;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造成孩子抗壓能力弱;有的家庭以孩子為中心,導致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差;有的青少年生活成長環境單一化,導致他們自我效能感單一和缺失。

記者:很多醫院開設的“學習困難門診”十分火爆,我們在採訪過程中也了解到,很大一部分並非孩子“病了”,而是家長焦慮所致。在實際中也存在學生心理問題泛化的情況,對此您怎麼看?

郭菲:“學習困難”更多是一種現象或症狀表現,其背後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有一些學習困難又稱學習障礙,通常與神經心理功能的異常有關,真正存在這種“學習困難”的孩子確實需要獲得專業的評估診斷和及時干預。不過更多表現為“學習困難”的孩子可能並非屬於此類問題。很多時候可能是青少年在這個特定成長階段的一些應激表現。實際上大多數青少年都可以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

李瑛:學習困難門診的普及,反映了社會對於學業表現的高度關注。在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中,即使是微小的學習或行為偏差,也可能被放大。這種趨勢有時可能導致心理問題的泛化,即將正常的個體差異和成長過程中的挑戰誤認為是疾病。許多情況下,家長的焦慮和對完美學業成就的追求,會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壓力。學習困難的孩子中,我們可能需要甄別出哪些是有問題的,哪些是“被有問題的”。建議家長朋友應在診斷和治療之前進行全面評估,避免過度診斷。

高亞娟:我曾經帶學生和父母做過一個心理小遊戲,閉上眼睛感受一分鐘的長短,感覺時間到了就舉手示意。孩子們基本上等到快兩分鐘的時候才舉手,還有遲遲猶豫不舉手的,而家長通常半分鐘左右時就認為一分鐘到了。我發現很多家長的“節奏”都比學生快,更加急於求成。孩子可能是學習方法、理解能力、面對失敗等方面有困惑,但家長就簡單歸結為孩子學習態度有問題、懶惰,看到孩子學習慢、不投入、成績不好,非常焦慮、氣憤,在不斷的批評、指責和學習監督中,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越來越受挫和自卑。

協同發力,讓青少年健康成長

記者: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都提出要提高心理危機事件干預處置能力。對於學校來説,應該如何識別發現、及早干預?如何建立家校協同的干預機制?如何做到“一生一策”?

高亞娟:我們學校的探索表明,學校內部建立一支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是關鍵,建立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是保障。要對全體學生進行分層心理關注,針對一般心理困惑、嚴重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學生,通過營造心理健康育人氛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個體心理輔導和家庭心理輔導、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系統等多種途徑,對不同心理健康水準學生進行及時疏導和干預。除專業心理教師外,學校還組建了班級心理輔導員隊伍,每個班配備一名班級心理輔導員,及時關注學生的情緒波動和心理感受,及早發現、及早預防。同時,還與家長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定期組織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心理健康知識,提醒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共同制定有效的干預方案。

記者:只有健康的教師才能教出健康的學生。我們該如何幫助教師疏導壓力?

高亞娟:這是一個令人關切的問題。為幫助教師疏導壓力、平衡身心,學校可提供心理健康支援服務,建立心理健康支援服務體系,比如,連結一些社會資源,為教師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自己的壓力。學校在隊伍建設過程中,營造互助氛圍,鼓勵教師之間建立支援性的社交網路,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情感,也有助於減輕個體的心理壓力。

文瑛:應該在教師心理健康保健方面做“加法”,比如教師常規體檢項目要加入心理健康檢測,開展多種文體活動。要在教師非教學任務上做“減法”,嚴格控制非教育教學工作進校園。

記者:對於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準,您有何建議?

文瑛:應該繼續完善國家—社會—家庭—學校聯動育心機制。在國家層面,心理健康專項經費要單列,目前很多地市心理健康教育經費是從生均經費中指定相關數額,並沒有實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經費;在社會層面,社區可以開設家長學校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在學校層面,要充分保障人員、制度、課程、場地、經費,擴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提升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培訓等。

邊玉芳:要引導家長和孩子的交往回到一種理性模式上,減少焦慮,促進孩子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培養孩子積極的心理品質。

郭菲:我們的調查發現,睡眠和運動不足的青少年可能存在著更高的心理健康問題風險,確保充足的睡眠和適量運動對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觀點集納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前期靠體力,中期靠腦力,後期靠心力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的幾位研究人員長期跟蹤清華大學錢學森班、姚期智班、學堂班等創新培養模式的學生。結果發現,那些能在畢業後長期保持競爭力並取得更大人生成就的學生,除了具備超常的智力因素之外,還至少擁有十項積極的品格優勢與美德,其中就包括開放性、同理心、堅韌、堅持、勇氣、感恩、包容、人文價值取向等。讓孩子更優秀、更出色,就要用積極心理學賦予孩子獲得幸福的能力,學會以積極、陽光、正面、樂觀的態度看待世界。我們要記住,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前期靠體力,中期靠腦力,後期靠心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

要讀懂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們梳理兒童青少年因心理問題發生的極端事件後,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學生做心理健康篩查時,是趨向正常或無異常的,但在這些學生中,還是會發生令人心痛的事情。一方面,心理健康篩查準確性的基礎是被篩查者填寫了真實情況,一些孩子即使發生了抑鬱等心理問題,也不願意讓老師、家長或者同學知道他的真實情況,害怕會受到歧視,尤其是父母管教過嚴、與父母缺乏交流,遇到委屈不能及時得到家庭溫暖的孩子,有可能會隱瞞真實情況,選擇虛假回答,從而無法有效篩查。另一方面,兒童青少年心理尚不健全,生活經驗也不足,日常生活中因父母溺愛保護沒有遇到什麼挫折,但在遭遇重大突發事件或較大的挫折失敗時,無法做到自我調適,容易走極端。

要讀懂“偏差行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主意識的需求高,“偏差行為”有可能是孩子在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或困惑時的一種表達信號。在日常與父母和老師溝通少、容易被忽視的孩子,可能會希望通過做出一些“偏差行為”來引起父母和老師的關注重視。父母要儘量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理解他們的委屈、憤怒、難過等情緒,一起面對問題,避免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另外,還要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讓他們行事有依有據,做到自我約束。父母和老師要以身作則,行止有度,當被孩子指出自身不足時,不要拿權威壓制他們,而是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聘督導陳默:

“弱現實感”是這一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徵之一

“弱現實感”是這一代青少年的一個顯著心理特徵。“弱現實感”是指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體會到意義感,個人度過的時光是被安排好了的,久而久之無主動尋求自主生活內容的需求,整個生活處於被動狀態,在虛擬世界裏得到情感體驗,不會也不能處理現實事務的當下都市青少年的一種存在感受。

知識結構的完備、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使得當下的青少年較早地獨立思考,又因為無物質之憂,他們的思考往往直指終極問題——生命的意義。人一旦涉及終極問題,孤獨感就會愈發強烈,因為內心世界無法用語言向別人描述。(中國教育報 記者劉博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