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Z世代:一邊定義人設,一邊追求“不被定義的人生”

發佈時間:2023-11-09 08:1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田可新 王岩 常悠悠

原標題:定義人設,能避免精神內耗?

現在,年輕人最常提起的四個字母是有些拗口的搭配:“MBTI”(一種自我報告式人格測評工具)。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與MBTI有關的話題層出不窮,“i人最完美的週末法”“當e人去露營有多嗨”,陌生人一見面,不再問你姓名幾何,而是問:“你是i人,還是e人?”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MBTI成為年輕人的社交符號。通過展示測試結果,年輕人尋找同類、重塑規劃,杜絕無效社交。網友借用MBTI進行自我標榜,探討中外名人中誰是e人,亞運賽場上的i人明星……如此看來,不少人都掉進了“MBTI”的定義裏。但標榜這樣的人設,真的能避免精神內耗,換來更加釋然的生活嗎?

70年後走紅

MBTI雖然近年來才在網路世界收穫極大聲量,但其概念與測量模式發展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據官方資料介紹,MBTI屬於一種自我報告式的人格測評工具,能夠測量人在“獲取資訊”“決策”“生活態度”等多方面的表現從而將人分類為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德國心理學家榮格在1921年發表的《心理類型》一書中,將人的性格分為一般態度類型和功能態度類型,一般態度類型可以用內傾-外傾進行衡量,也就是現在被頻繁提及的i人和e人,而功能態度類型中,則根據人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將人分為直覺型和感覺型,也就是MBTI第二個相對的維度“N-S”。除此以外,榮格認為人在做決定時會呈現出理性-情感的不同傾向,在MBTI中從屬於第三個維度“T-F”。後來的研究不過是在此基礎上做了補充,通過將人的性格分為計劃型和隨意型,確定了MBTI的第四維度“J-P”。據此劃分,人表現出16種人格類型,具有不同的特徵。例如“INFP”被稱作“小蝴蝶”,這種性格的人在生活中會表現得天真爛漫,在藝術創作領域可能表現出更高的天賦,而“ISTJ”則被稱為“卷王”,他們對自我要求高,做事有計劃,常常表現得更為自律。這種測試一直未受到廣泛關注,直到20世紀中期,才被應用於醫院、企業等大型組織的人才選拔過程中。因此,現在通用的MBTI報告在分析性格結果以外,也會對測試者適合從事的職業類型進行推薦。

從去年開始,原本作為企業測試工具默默無聞的MBTI一躍成為社交網路上最紅的話題。各平臺的年輕人,紛紛曬出自己的測評結果,還分享起作為“i人”“e人”的生活體驗,更有甚者,以MBTI為篩選標準開啟了網路交友。

為何在今天,一個測試能夠走紅?其實這一幕似曾相識。網際網路方興未艾之時,出現的各種心理測試網站,微信小程式不斷走紅的“測測你到底是《甄嬛傳》裏的誰”,以及前兩年火爆全網的社牛社恐網路熱梗……説到底,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心理暗示和社交需求

從性質而言,這樣的測試都存在一定人設的心理暗示,與此同時,還切中了當下人們更深層的社交需求。

古往今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身在社會的人都面臨一個有關自我的永恒話題:我是誰?網際網路媒介的迅猛發展,不僅帶來了海量的資訊,還讓接觸網路的人看到了生活的更多樣貌,但與之相伴的,還有借助網路對自我形象的矯飾,以及扭曲的焦慮和比較。

當人們將目光過多投向社交網路上呈現出的完美形象時,自身也離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越來越遠。而MBTI作為一種性格測試,不僅能通過詳細的題目讓人反觀自身在生活中的表現,還能以簡明形象的測試結果幫助測試者定義“我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有許多測試者表示,在做過MBTI測試之後,才發現自己日常天馬行空的想法其實也是性格特徵的一種表現,甚至有人選擇在不同時期進行MBTI測試,以觀察自己生活狀態和性格的變化。在網際網路將人擠壓得越發“原子化”的同時,迅速走紅的MBTI也及時提供了一個自我確認的契機,即使測試結果不能涵蓋人的所有行為表現,但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清晰而有趣的形象,併為人的性格行為提供了更為詳細而充分的解釋,在這一過程中,年輕人尋找自我的需求與MBTI本身相互迎合,共同推動其成為新時代標榜自我的時尚標簽。

除了認識自我,MBTI在當下還發揮著一個更重要的作用:認識他人。MBTI極大縮減了年輕人的社交成本,只要交換四個字母,就能迅速開啟一次熱烈的討論,如果同為“i人”或者同為“e人”,就意味著興趣相投、能産生共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更有甚者,將MBTI列為篩選社交搭子的標準,圍繞MBTI組織K歌、徒步等社交活動。其實,從交換星座到交換MBTI,年輕人的社交始終無法脫離對流行元素以及共同點的認同。MBTI也推動形成了一種更為“短平快”的社交模式,它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套高效理解他人的標準,並恰好切中了其深層的交往需求:簡單、快樂、無負擔的交友。

是否真實不再重要

以MBTI作為社交準則並不是百試百靈,就MBTI最常被使用的第一個維度i人和e人而言,也並不是完全固定的,人們會因為所處環境而改變社交狀態,在社恐的i和社牛的e兩種社交態度中靈活切換,網友戲稱其為“社交牛雜症”。

在綜藝節目《荒野會談》中,李雪琴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可以完全沒有社交嗎?人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間歇性孤獨可能是一種享受,但是永恒的孤獨只能導致荒蕪,往往只有在喧囂之後,獨處才顯示出寶貴的價值。所以,i人不會也不可能永遠做社恐,“生活不易,為i做e”才是常態,“為i做e”是關於MBTI的另一個熱梗,它是指內向的人因為熱愛等原因,會強行把自己變成一個外向的人,網友們認為它非常形象地表達了i人克服尷尬,為愛付出的心路歷程,被戲稱為i人的最高禮遇。

在很多話題討論裏,網友都把e人當作顯眼包,社交悍匪。這其中,既有覺得他們獨出心裁、抓人眼球的稱讚,也有認為他們沒有邊界感、丟人現眼的指責。尤其是部分自媒體博主打著e人的標簽做一些缺乏邊界感的社交挑戰,讓顯眼包變成了沒禮貌。

但是e人就一定想做顯眼包嗎?MBTI的流行,讓e人的標簽在日常生活中被賦予活躍氣氛的期待,大到電視節目舞臺小到家庭聚會,e人都容易被cue“整活”,這也令很多e人頗感頭疼,當場變i。這是因為即使是外向型人格,也有自己習慣和依賴的社交方式,而且不同的社交場合需要不同的社交技巧,所謂的e人也不是能在所有的社交場合中都遊刃有餘,遇到不熟悉的環境和不感興趣的話題也會感到疲憊,這是人之常情。

“測試本身的信度和效度也經不起檢驗,同一測試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心境下時常會出現不一致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測試結果,所依據的簡單的四種分類維度也並不能描述人物的多面性和社會交往的複雜性,MBTI測試題中所勾勒的測試場景大多語焉不詳,具有極強的開放性,不同的生活狀態和心情,可以讓測試者聯想出完全不同的場景。比如,近期喜歡的電影上映了,那麼對於是否出門的選項中,個人意向就會傾向於出門,但測試者平常可能並不是喜歡出門的人,諸如此類的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時i時e,常測常新。”國家心理二級諮詢師李聰穎表示。

MBTI作為一種流傳甚廣的社交名片,不再是一種自娛自樂的測試,它的價值更體現在社交活動中,被用來打開社交局面或者尋找社交夥伴。此時它承載了人們的社交期待和自我展示的需求,不僅僅包含我們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還包括我們希望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在具體的場景中,我們決定自己要呈現什麼樣的形象。如此一看,它是否真實也就不再重要。

“我們還要警惕,避免盲目聽信。”文化學者茍瑞雪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在Z世代中廣為流傳的“MBTI”測試與其追求“不被定義的人生”的態度,存在悖反之處。對於眼下MBTI的熱度定性,似乎止于網路狂歡更為妥帖。倘若太過當真,也恐怕會忽略了個體發展潛力和可塑性。年輕人不需要被MBTI束縛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更不需要把它當作社交聖經,也沒有必要依據它的結果來調整和規訓自己。追求高品質的社交圈還是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內心,保持心態平和,找到自己的社交節奏。(大眾日報 記者 田可新 本報實習生 王岩 常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