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父母離婚,怎樣做才能不傷害孩子?要記住這5點

發佈時間:2023-10-30 09:16:2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陳妍

父母的言行裏,藏著孩子的未來。與智商一樣,情商也會“代際傳承”。父母首先要修煉自己的情商,才能在教育問題轉机危為機,讓孩子變得快樂、強大、受歡迎。

一段感情走到了盡頭,離婚在所難免,但該怎樣告知並面對孩子呢?

朋友小劉和老公離婚多年,當年因為擔心孩子年紀小無法接受,離婚的事就一直瞞著他。現在孩子漸漸長大,前夫也即將再婚,眼看要瞞不住了,小劉非常焦慮地問我該怎麼辦。

不少離異後的單親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小劉的困擾—“離婚要不要告訴孩子?”“離婚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父母離婚,孩子是否會覺得低人一等?性格會不會變得孤僻?”

父母離婚對孩子沒有影響不可能,但大量事實證明,只要處理得當,就不會對孩子造成過多的心理傷害。因為對孩子産生最大影響的並不是父母的婚姻狀況,而是父母的心態和養育方法。作為家庭的一分子,離婚這種引起家庭結構變動的大事理應告訴孩子。那麼,高情商的父母會怎麼做呢?

1.學著做“有效”父母,而不是完美父母。

“既當爹又當媽”是很多離婚後單親父母的真實寫照,但其實無論一個人多努力,都沒辦法同時勝任“父母”這兩個角色。而孩子需要的也不是一個面面俱到的完美父母,而是一個情緒穩定、懂得傾聽,並時常陪伴在身邊的“有效”父母。

想要做到有效,就需要父母在結束一段婚姻後,學會反思和總結,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苛求自己,也不逼迫孩子。

2.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孩子。

不管父母因為什麼原因離婚,最無辜的還是孩子。在告訴孩子這一結果的同時,也要安慰孩子,避免他們把父母離婚歸結為是自己的錯。

離婚常會給雙方帶來情緒波動,但抱怨、發泄都不要衝著孩子,這是成年人需要自己承擔的,不應該和孩子討論和發泄。如果實在想釋放負面情緒,也要注意避開孩子。

3.理解接納並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因父母離婚而産生負面情緒也很正常,他們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錶現出來。不管是故意犯錯來博取關注,還是傷心難過默默流淚,又或是桀驁不馴、囂張叛逆,都要鼓勵孩子先把情緒釋放出來。在孩子錶達真實情緒後,父母要足夠理解和包容,並幫助孩子體會自己的真實感受,儘量用積極的心態看待父母的分開。

相比繼續不幸福的婚姻,父母離婚對孩子來説也不完全是壞事。如果處理得當,單親家庭同樣可以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

比如,在單親家庭中,大人不會因為孩子的養育方式而爭吵、互相指責;在只有爸爸或媽媽的環境中,孩子的歸屬感更強,更有機會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所以也會格外願意為家裏分擔,遇事會積極溝通;因為家裏少了一個人,孩子能夠變得更自立,自理能力更強。

馬來西亞的Azha,父母離婚時只有6歲。他通過觀察,用漫畫的方式記錄下父母從結合到分開的過程。前後對比讓他意識到,爸爸媽媽分開反而比在一起的時候更快樂。

“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破碎。他們只是不再是夫妻,但永遠是我的爸爸媽媽。”一個6歲的孩子對父母離婚有如此之深的理解,足見他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一定是非常智慧的。

4.適當尋求外界的幫助。

高情商父母會選擇在適當時機,把家裏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朋友以及其他能夠給予孩子支援的人,這也是在為自己和孩子尋找外界的幫助。當身邊親近的人得到你離婚的資訊時,他們會更關注孩子的情緒,並尋找機會安撫、寬慰並傾聽孩子。

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孩子對爸爸媽媽包括祖輩的親情仍然在。如果有可能,離婚夫妻可以繼續走動,特別是逢年過節闔家歡樂的時候。這樣孩子會感覺到,父母雖然分開了,但自己並沒有失去什麼。

5.不要在不負責任的前任身上浪費時間。

不是所有父母在離婚後都能和平相處,有些前任不給撫養費、逼孩子站隊、對孩子不管不顧等,這些狀況會給孩子帶來很多挑戰,甚至讓孩子的內心秩序失衡。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想的是,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基本生活,而不是浪費時間為對方的行為生氣、沮喪或失望。與其期待前任改變,不如制定一個務實的方案,比如用法律保護自己、做兼職提高收入等。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生活中會出現各種狀況,雖然並不讓人開心,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學習、成長並受益。

相比于一個形式完整的家,父母更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家,並以此抵禦未來人生中可能遇到的風雨。

總之,真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是父母處理離婚這件事的方式和態度。

大量針對離婚家庭孩子所做的研究表明,高情商的父母都能把離婚這件事處理得當,他們的孩子在社會交往、學業和情感方面都會比父母離婚前做得更好。事實也的確如此,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由單親父母撫養長大的。

如果離婚後,父母表現得像個受害者,孩子很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從而自暴自棄,甚至陷入悲慘的自我設定中。但如果父母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孩子也會學習到這種豁達的處世態度,人生也將會是另一番光景。(陳妍 《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