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走近青少年抑鬱症:為什麼孩子的痛苦,常常被我們忽略?

發佈時間:2023-10-10 11:06:3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唐義誠 王翔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發展讓資訊獲取更加便利,成人抑鬱症逐漸走進公眾視野,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受到精神、情緒等問題的困擾,其中尤以抑鬱症最為常見。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約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讓我們一同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聆聽他們的真實聲音。

01 小孩子怎麼可能抑鬱?

其實他們比成年人更能感知情緒

“別人家的孩子那麼陽光,你怎麼不能向他學學?”

“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麼可不高興的?”

……

你有聽過這些話,或對你的孩子説過這些話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兒女的情緒無法感同身受,認為孩子在裝病或是青春期叛逆,甚至會因此去批評孩子,並沒有真正了解其背後複雜的病因和情緒壓力導向。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創傷和環境壓力等可能與此有關。

我們首先要明確,抑鬱和抑鬱症是不同的。抑鬱是指人在較短時間內處於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的狀態,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自行好轉,情緒逐漸恢復正常。而抑鬱症是指這種狀態持續時間很長,難以好轉,已經開始明顯地影響到正常生活的疾病,患者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青少年抑鬱症是指年齡在13-19歲之間的青少年出現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缺失的精神障礙,常常伴有失眠、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下降、對未來失去信心等症狀。青少年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在近幾年呈逐年上升趨勢,且逐漸走向低齡化,其患病率約為4%~8%。這些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對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導致自殺等悲劇的發生。

02 乖巧、懂事、聽話,

有可能只是他們的“保護色”

與不少人的認知相反,調查發現,越是學習成績優異、乖巧聽話的孩子,他們患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的概率和比例就更大。他們更容易得抑鬱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更高的要求

優秀的孩子往往有完美主義傾向,某件事對普通人來説是巨大的成就,但對優秀的孩子來説只能算是正常發揮,他越是向上,想要達成目標的難度就越高,一旦遇到挫折或失敗,就會感到沮喪和失落,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2.過大的壓力

優秀的孩子在學習、生活、社交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經常被期望能夠在方方面面始終保持優秀。長期的壓力和緊張狀態會導致孩子的身心疲憊,從而容易引發抑鬱症。

3.缺乏社交支援

優秀的孩子往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和自我提升上,而忽略了社交和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旦當他們遭遇挫折時,內心的痛苦無處傾訴,無法正確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缺乏社交支援會使孩子感到孤獨和無助,從而增加了抑鬱症的風險。

4.家庭因素

家庭氛圍的不和諧、父母離異、親人去世等家庭因素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容易引發抑鬱症。

5.生理因素

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內分泌失調等生理因素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從而增加了抑鬱症的風險。

03 當心!孩子這8個“求救”信號,

可能是抑鬱症的前兆

抑鬱是可以疏解和治療的,而早期識別預防尤為關鍵。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的情緒多加留意。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抑鬱呢?其實可以用語言交流和細心觀察這兩種最有效的方式,發現以下常見的抑鬱表現:

1.情緒低落:感到持續的情緒低落,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對未來失去信心。

2.興趣喪失:對原本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甚至不願意參加以前喜歡的活動。

3.快感缺失:無法體驗到快樂,即使在做以前喜歡的事情時也覺得無聊乏味。

4.失眠:睡眠不足,出現失眠症狀,包括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等。

5.食欲減退:不想吃飯、食欲減退,導致體重下降。

6.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明顯減退,學習成績下降。

7.自我評價下降:患者感到自責自罪,認為自己是別人的負擔,對不起別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任何活著的價值。

8.自殺:患者出現自傷、自殺的想法,開始規劃自殺的計劃,甚至會嘗試性的自殺。這是最危險的信號,此時病人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如果不能及時得到專業人員的幫助,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相當多的抑鬱症早期患者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發生了什麼,但是他們會在日常對話中悄無聲息地試探身邊的家人、朋友,掌握對方對這一情況的具體看法。如果身邊的人更多給予正面的、鼓勵性的話語,往往能幫助他們迅速脫離病症、自然好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援,也會適當放下包袱,並且激起自身的鬥志去打敗內心的“怪獸”。

04總結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會遇到負面情緒。青少年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和處理抑鬱的早期求救信號,避免悲劇的發生。

同時,我們也應該持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課程和教育體系,幫助他們減輕壓力、建立社交支援、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等,從而降低抑鬱症的風險。有句話説:“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讓我們從關愛和呵護開始,努力讓他們擁抱更美好的未來!(科普中國 作者:唐義誠 科普中國專家,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秘書長 王翔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