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維護孩子心理健康? 給家長的4個建議
發佈時間:2023-09-06 14:09:1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常京娥1.了解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
家長髮現,孩子上中學以後,真是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們這代人學習《愚公移山》時,誰都沒有異議,都知道要學習愚公挖山不止、不怕困難的精神。但是,現在初一的孩子有一半會舉手説:“老師,我覺得不應該學習愚公。”老師問為什麼。學生説:“老師,我覺得這個愚公是一個傻老頭,為什麼這個山擋住他的去路,他卻不搬家啊?”有的孩子還説:“他為什麼不開一個後門啊?”甚至有的孩子問:“老師,愚公在挖山之前是不是進行了成本核算?”他們在用現在的價值觀想這件事兒,跟我們當時的想法完全不同。所以,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問題,需要站在他的立場去想問題。誰是孩子的好朋友?同學們喜歡他嗎?他有沒有綽號?他最崇拜誰?他最苦惱的是什麼?他的優點是什麼?他最自豪的是什麼?他最大的抱怨是什麼?他最憤怒的是什麼?他最喜歡哪位老師?想一想,這些問題你都清楚答案嗎?如果這個時候你搖頭,就説明你還有很多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地方。記得,要想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想問題。
2.相互尊重,平等溝通
實際上,我在傳達資訊時,每一個人對同一個資訊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説同樣的資訊,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需要調整溝通的方式。家長的指令越細,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內容越多、越詳細,最後的整體效果就會越接近目標。
3.幫孩子減輕壓力
首先,要明確壓力的概念。其實壓力就是預期的目標,當你目前所應對的資源跟你預期的不協調時,在你的心理、情緒、行動、思維各個方面就産生了不同的反應,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壓力。當今社會確實是方方面面都有壓力。壓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得不好,壓力過大的時候,就會産生消極的影響。但是壓力也有積極的作用,有時候壓力會變為動力。青少年常見的壓力往往來自考試失敗,和同學有糾紛,丟面子,父母離異,家庭困難,轉學,等等。這些壓力怎麼解決呢?在網路調查中得到的數據顯示,家長的焦慮程度要大於學生,壓力首先是在家長身上,因此,家長應該先學會給自己減壓。
其次,家長要自我減壓,家長請記住這樣一句話:人生是伴著壓力、幸福,踏著坎坷走的。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減壓,我們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但是不要把它作為壓力。家長可以及時調整認知,即調整我們可以改變的,比如説我對孩子的期望值他總達不到,那我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本來我想讓他考班裏的前10名,但是他達不到,我是不是可以降到20名,那可能你這個看法改變了,你的壓力就會小一些,我們不要總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周圍的同學、鄰居的孩子比。家長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應該有一個恰當的、正確的學習期待。有的家長不明白,為什麼我的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也能考100分,三四年級就考90分了,到五六年級他就只能考80分,剛上初中就變成六七十分了。其實,家長要理解這個分數,換句話説,就是在對待孩子學習成績的時候,一定要看他在班裏的相對位置,而不是盯在他的分數上。
最後,如何幫助孩子減輕學習壓力。一是,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點,他應該有自己的書桌、自己的小書架和自己的藏書,但是有的家庭,儘管有三四套房子,卻沒有孩子學習的一角。孩子只能背著書包今天趴墻上,明天趴地上,試想一下,這樣他怎麼能進入學習狀態呢?所以良好的硬體必不可少。二是,不能忽視軟體。要保證孩子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時候,大聲吵嚷,看電視,哈哈笑都會讓孩子分心;在學習問題上,不是逼迫孩子,給他施加壓力。如果孩子的壓力過大,就會對他造成心理傷害。家長要做的,就是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給他信心和鼓勵。孩子滿懷興趣地幹一件事兒的時候,他能發揮自身能力的80%~90%,而且可能精神集中半小時都沒問題,但如果是他不喜歡幹的事兒,就只能發揮自身能力的20%~30%,精神也沒法集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一定要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哪兒。有的孩子喜歡看小説,將來可以當一個好作家、好記者,家長不用非逼著他數學得100分。當然有的基礎學科不能落,但是基礎學科達到一個基礎線就可以了。
4.關注學習方法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要根據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孩子一定要從小就讓他獨立: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先預習,後聽課;先做復習,後寫作業。這是我們總結的“三先三後學習法”。這個方法非常重要。記得我的孩子剛上學的時候,我很少過問他的學習成績,相反,我每天都問他:“今天你上課舉手了嗎?你給老師提了什麼問題?”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建議家長關注他上課的態度。比如,上課要有一個積極的學習狀態,要積極舉手發言,腦子應該一直跟著老師的思維。這樣學習效果就好,成績自然也會好。如果上課不聽講,不關注老師在講什麼,而是回家再補,那麼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讓他描述今天上課講了什麼,如果他都能描述出來,那就是掌握了。例如: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可以讓孩子説説今天上了什麼課,老師重點説了幾個公式,教了幾個單詞……這樣其實已經全都復習完了。家長能做的就是這些事兒,而不是教他這題怎麼解。家長要從側面來關注孩子,幫助他調整學習方法。(學習強國 父母必讀 常京娥)
【心理百科】因孩子性格引發心理困擾的應對策略2023-11-02
年輕人愛上MBTI:是心理學還是“新玄學”2023-11-02
心理問答 | 不要把結果作為目標,要把目標變成你做了什麼2023-11-01
為什麼害怕拒絕別人?把握三原則,勇敢説"不"2023-11-01
探索“傳統文化+”心理育人模式 上海中醫藥大學升級心理必修課2023-11-01
多方攜手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專訪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燕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