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解析人際交往四種心理模式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發佈時間:2023-08-14 14:07:07 | 來源:生命時報 | 作者:張芳

自卑退讓 抵觸警覺 固執自私 信任互惠

受訪專家: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湯永隆

人際交往的本質是與他人的互助合作。因此,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別持有何種態度,決定了他將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與人互動。基於這種假設,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利克·伯奈依提出了四種基本人際交往心理模式,可以概括大部分人的交往心態和行為。

模式一:我不好—你好。也被稱為“自卑者模式”,主要表現為對他人一味地恭維、退讓、妥協、討好,把別人的需求放在個人需求之上,總覺得自己“不配”,羞于甚至恐于跟他人交往,嚴重的可成為社交恐懼。一般認為這種認知狀態根源於童年經歷的無助感,導致成年後仍習慣於順從他人,少有自我主張,總希望博得他人讚賞。

模式二:我不好—你也不好。這種模式中,個人對自我的認知較低,看不起自己,但他們也看不起別人。對人際交往採取漠視、抵觸、反抗的態度,心理上比較孤獨,也沒有真正的好友。成因可能是過去遭受過傷害,一方面容易放棄自我,另一方面出於自我保護對他人保持警惕。

模式三:我好—你不好。他們自視過高,常以自我為中心,看不起別人,習慣將人際交往中的失敗歸咎於他人,常導致固執己見,也被稱為“自負者模式”或“偏執者模式”。這些人一開始可能會因為比較“出眾”而吸引人,但最後都會因為過於自私而眾叛親離。

模式四:我好—你也好。這種類型的人願意相信他人、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也能良好地接納自己,始終保持積極、樂觀、進取。在社交中追求雙贏,是成熟、健康的人際交往狀態。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湯永隆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説,人際交往順暢與否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其中之一。人際交往是一種“社會交換”。人沒有辦法完全滿足自己,即便物質條件再好的人,也會有從他人身上尋求良好反饋的心理需求。所以,人與人的交往雖然不一定是功利性的,但必定存在各自需求的交換。

如果“我”的物質與精神所得都相對充裕,對他人所求不多,通常就會形成“我好—你也好”的交往模式;若“我”的狀態是部分需求得到滿足,卻存在認知偏差,過高看待自己,過低看待別人,總覺得是在給予和施捨,或可形成“我好—你不好”的模式;如果“我”擁有的物質和精神滿足都不充裕,屬於“我不好”的狀態,最終將傾向於哪種交往模式,會更多取決於個人性格等其他因素影響。比如,低自尊的“我”總會擔心無法滿足他人,難以交換到良好的評價和對待,便更傾向於努力討好、迎合。

湯永隆説,交往中只要有“不好”的存在,就意味著關係可能進入惡性迴圈,給交往的一方或雙方造成心理壓力,導致自身的孤獨、失落,委屈、“社恐”,也可因太過自以為是而造成人際衝突。

理想的社交狀態是“我好—你也好”。湯永隆建議,一是應當讓自己變得更好,通過個人努力滿足物質需求、充實和豐富內心世界。只有自己充裕了,才有餘力去利他、釋放善意。二是學習一些溝通技巧,很多人也許並非惡意看待他人,但是總會弄巧成拙,讓別人覺得不便、尷尬,向“社牛”或看書學習一些社交技能,有助消除隔閡、化解難堪等。三是找到與自己同頻、契合的人。人際溝通是雙向的,“我”努力釋放的善意能否被對方接受,有時並不可控,我們也不可能為了雙贏而無底線地改變自己。所以,為了雙方都享受其中,找到“對的人”也很重要。(記者 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