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原生家庭衝突模式如何影響子女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發佈時間:2023-07-11 15:04:54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江湖邊


在諮詢室中,常看到這樣一種情景:很多人對伴侶家庭的問題講得頭頭是道,卻對自己如何受自身家庭的影響一無所知。我們成長的痕跡總會折射到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裏。許多研究證實,家庭中的衝突模式具有代際遺傳效應,你應對衝突的模式,常常植根于你自己的經歷——比如你在童年觀察到的首個親密關係樣本:上一輩家庭。

著名家庭治療師納吉用“家庭賬本”來隱喻這种家庭衝突模式的代代相傳。即: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模式具有穩定性。上一輩在關係中欠下的情感債務,都將由子女繼續背負。

那麼,原生家庭衝突模式如何影響子女成年後的戀愛關係?我們是否有辦法擺脫?

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兩個維度

親子溝通專家認為:父母與子女之間會不會好好説話,主要看兩個維度,這兩個維度也能有效預測子女的人際交往能力。

1.對話定向:在態度、價值觀等問題上,家庭重視並創造一種開放交流氛圍的程度。

對話維度高的家庭,成員自由、頻繁、自發地相互交流,不受所花時間或討論話題的限制;對話維度低的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頻率較低,當他們互動時,通常只公開討論少數幾類話題。

2.服從定向:家庭在多大程度上創造了一種強調態度、價值觀“必須一致”的氛圍。

服從維度高的家庭,成員注重在價值觀、態度等問題上有高度一致性;服從維度低的家庭,成員的態度和價值觀不一,個性更強,注重彼此的獨特和獨立性。

不同家庭子女成年後的衝突處理風格

一項名為“你從未在爭吵中離開原生家庭”的研究發現,雖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不同家庭的孩子在成年後的衝突處理風格,都相應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根據以上兩個維度得分高低,我們把原生家庭分為四類。

1. 一致型:對話和服從傾向都很高。

一致型家庭的溝通特點是,既要保證家庭內部的等級制度平穩運作,同時也對公開溝通、探索新話題感興趣。他們注重表面的互動和諧,在價值觀、態度等問題上有高度一致性。這主要是由“服從”來實現的,家人回避看見成員之間的差異。他們不喜歡衝突,認為衝突百害而無一利。但由於未解決的衝突又可能威脅長期和諧,這些家庭也看到了解決衝突的重要性。因此,如果衝突事關重要問題,這些家庭會參與解決衝突;但如果衝突所涉及問題不太重要,他們通常會要求個人為順應家庭而讓步。

一致型家庭的孩子最不會吵架。他們通常在人際衝突中表現得直言不諱,不太會使用“建設型吵架”的技能,而是發動全力攻擊,試圖戰勝對方——這些參與者在他們的戀愛關係中報告了最負面的衝突行為。

2.多元型:對話傾向高、服從傾向低。

多元型家庭溝通的主要特點是開放、無約束,所有家庭成員都參與其中,並強調個人的獨特性,他們對“家庭等級”的概念很淡,這就培養了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獨立思想。他們並不回避衝突,而是採取積極的衝突解決策略,公開解決彼此的衝突。此外,由於這些家庭明確認識到衝突是持續關係的一部分,因此衝突被認為對家庭沒有威脅,很少涉及人身攻擊或言語攻擊。

多元家庭的孩子最擅長好好吵架。他們服從傾向較低,溝通傾向較高,在今後的親密關係中更頻繁地出現“積極衝突”,即越吵越親密的建設型衝突,並在人際衝突中展現出了很好的技巧。

3.保護型:對話傾向低、服從傾向高。

他們溝通的特點是強調服從、回避溝通。在這些家庭中,溝通本質上不是為了互相了解,而更像一種執行家庭規範的手段。成長于這些家庭中的孩子,長大後較容易受到權威的影響和説服。他們因為努力避免衝突,往往缺乏有效參與解決衝突的必要技能。這樣的家庭裏會出現更高頻率的語言攻擊和負面情緒。同時,大家回避解決問題,也會加劇家庭中彌散的緊張感。

保護型家庭的孩子是回避型和低破壞型的結合,雖然他們盡可能避免衝突,但當衝突發生時,他們建設性吵架的技能低,而回避、抵抗和攻擊行為較高。不過,由於他們認為“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傳達給伴侶的價值不大”,所以他們的吵架也不會特別劍拔弩張。

4.放任型:對話和服從傾向都很低。

放任型的家庭成員之間很少溝通,他們重視自己的個性,但與多元家庭的成員不同,他們不是在家庭的幫助下發展個性,而是更多地依賴外部來源。他們在情感上與家人脫節,所以放任型家庭的子女,長大後更容易受到外部社會群體的影響。

由於放任型家庭既不重視服從,也不重視溝通,所以他們也很少發生衝突。這些孩子長大後,通常不認為自己的家庭制約了自己發展。即便他們不得不面對衝突,他們的情緒參與度也較低,彼此言語攻擊的情況也很少。在衝突中,他們並不十分支援彼此。

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回避吵架,他們幾乎復刻了原生家庭的衝突處理模式——服從和溝通傾向都很低。他們的行為模式與那些在通常避免衝突,因此很少發生衝突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是一致的,他們不喜歡發生衝突。即便衝突發生,也很少出現語言攻擊。

在這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們還發現:原生家庭的“服從傾向”,對孩子的影響最為關鍵。

服從傾向高的家庭的子女,最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相互否定、抵制攻擊”的行為。他們在親密關係中對衝突的反應非常消極,往往帶有言語攻擊性。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衝突不符合自己對關係的期望,反而在他們身上引發了對重建關係秩序的脅迫性企圖。

服從傾向低的人,戀愛吵架的破壞性小得多。因為他們在衝突中存在一些相互支援的行為。這些家庭的子女已經學會將衝突視為關係中正常的一部分,甚至視為有效增進伴侶親密感的契機。

如何掙脫“情感債務的捆綁”

一方面,一對不會吵架的父母,很難給孩子示範合格的情感教育。但從另一方面來説,成為父母,也意味著人生中第二次發展自我的機會。即便你成長于不擅長處理衝突的家庭,也並不意味著一輩子受到情感債務的捆綁。如果你從四種原生家庭的分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幾個建議可供你參考:

1.覺察你的情緒:它來自當下即時的互動,還是來自原生家庭?

了解你的衝突處理風格,可能比你們“因為什麼事情吵起來”更重要。

心理治療師Nick Bognar説,你對衝突的反應往往植根于你自己的經歷——童年創傷或關係模式,這些模式塑造了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

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來自何處,可以幫你把自己擺放到一個更平靜和明智的位置上,學習重塑這種反應模式,以免對未來的親密關係造成傷害。

2.爭吵,大多是在表達更深層次的渴望。問問彼此的渴望是什麼?

為什麼會吵架?因為我們心中有渴望。不過,我們渴望的並不只是臟衣服有人收拾、牙膏蓋扣上了、垃圾被扔掉等這些瑣事,我們渴望的是這些事在我們內心深處意味著什麼。我們渴望被重視和聆聽,渴望愛與被愛,渴望表達自己,渴望自己能産生影響,還渴望變得更好。

你“想要”的東西看似具體——不要亂扔襪子,保持屋內整潔。但“渴望”是更深層次的需求——你感到自己的生活失控了,你想要對他人具有影響力,渴望被聽見。

當你們發覺自己真正的渴望,並展露脆弱,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看見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