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當有人想要自殺 我們能做些什麼

發佈時間:2023-06-20 08:48:4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蒼鷺

近年來,年輕人輕生離世的消息,不時以令人心痛的方式見諸報端。對此,人們總忍不住去想:社會能否做些什麼,挽救這些生命于“為時晚矣”之前?關於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對名為“自殺干預”的社會概念並不陌生。提起自殺干預,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很可能是輕生者在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被電話另一端的接線員“極限勸服”的戲劇化場景。然而,更加理想、更加科學的自殺干預過程,往往是平靜的,注重防患于未然。

想要及時覺察他人的自殺風險,必須對一些信號保持必要的敏感。這些信號包括悲傷、絕望、孤獨、無助等負面情緒,對生活失去興趣的冷漠表現等。與此同時,忽然開始關注和談論死亡與自殺相關的話題,做出各種危險行為,主動和身邊人説告別的話等,也是典型的“警示紅燈”。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接受過系統訓練、完成過有效干預的專業人士,也無法完全準確地預測自殺風險。作為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普通人,在了解到這些危險信號之後,最穩妥的思路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狀態不對”,很可能會先試著兜兜圈子,探探對方的口風。然而,在評估自殺風險並且做出干預這件事情上,“打直球”往往比旁敲側擊更加靠譜。如果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有自殺風險,可以直接問對方,“你是不是在考慮自殺或者結束生命?”這個方法雖然聽起來有些突兀,不符合大多數人社交時的習慣,但它能非常有效地打破“自殺”這個話題在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禁忌感,讓對方知道即便坦率説出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也不會被誤解或污名化。

我們只有了解到對方真實的想法和計劃之後,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干預,併為對方提供支援。有人也許會擔心,這樣主動提及自殺,會給對方“提醒”,反而增加風險。但事實上,不具誘導性的中立提問並不會造成困擾,回避和遮掩的態度才更可能讓我們錯過干預的良機。就算實在放不下心,我們在詢問之後,也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關心。

當考慮自殺風險時,健康的社會關係和令人愉悅的社交生活是重要的保護因素。因此,如果身邊的人明確透露出自己在思考死亡和自殺,我們最好不要慌張,而可以感謝對方的坦誠和信任,並鼓勵對方尋求專業幫助。作為親人或朋友,普通人未必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但是,親近的人可以引導有自殺意圖者預約心理諮詢、撥打危機干預熱線,或是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掛號。在對方得到專業幫助之前,我們可以嘗試詢問對方有沒有具體的計劃和手段,如果對方願意説出具體的計劃,我們可以暫時幫對方收起相應的自殺工具,在短期內直接控制風險。

如果身邊的人表示自己偶爾會想到死亡和自殺,但是並沒有明確意向和具體計劃,理性上也並不打算這麼做,我們除了鼓勵對方去和專業人士談一談之外,還可以進行簡單的預案工作,比如詢問對方壓力大的時候會通過什麼方式解壓,沮喪難過的時候能夠做些什麼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哪些可以信任的人可以敞開心聊聊天等。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也會讓來訪者討論並且寫下自己在負面情緒下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可以聯繫的家人朋友。相比于讓對方做出“不自殺承諾”,這種干預方式更具合作性,也更能支援對方看到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也可以試著和對方作出約定,“如果有一天你開始有意向結束生命,甚至開始設想可能的計劃和手段,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個體的自殺風險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外部生活事件和內在心理活動而發生波動,這樣的約定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監控自殺風險,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人類的共情本能,讓我們能夠感知他人的情緒,發自內心地關懷身邊的人,並和一些人建立起真實而深刻的聯結。然而,共情能力也會讓我們因為目睹、聽聞他人的困境和傷痛,體驗到壓力等負面情緒,尤其是當我們得知他人的自殺傾向時,難免會受到巨大的心理衝擊。這時,除了積極應對、提供支援之外,也要記得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情,畢竟,照顧好自己,是有效幫助別人的重要前提。

(作者係心理諮詢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