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穿著漢服去旅行!讀懂傳統服裝裏的文化密碼

發佈時間:2024-03-15 09:16:5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余冰玥 | 責任編輯:張靜

讀懂傳統服裝裏的文化密碼——

穿著漢服去旅行

剛結束的旅途中,劉夢婷身穿明制馬面裙,在湖南博物院戴上AR導覽眼鏡觀看馬王堆展覽,完成了一段頗有科幻穿越感的參觀。

近年來,穿傳統服裝遊覽景點已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潮流。剛過去的甲辰龍年春節,江蘇蘇州舉辦了為期約一週的穿中國傳統服裝免費乘地鐵活動,馬面裙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春戰袍”;年輕女孩兒穿著漢服去迪士尼樂園打卡,稱其為“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公主裙”;福建泉州街頭擠滿了蟳埔女造型的遊客,這套始於東晉、盛于明清的服裝,穿著逛古城別有一番風味。

旅行路上“國潮”正濃,中國傳統服裝何以如此火熱?

傳統服裝走上街頭,不再“壓箱底”

27歲的趙曦從高中時代就開始接觸漢服,“當時還屬於漢服復興的初期,關注的人很少”。去年國慶節和閨蜜一起穿著漢服去成都旅行時,她發現在武侯祠、杜甫草堂以及成都博物館,到處都是穿著中式傳統服裝的年輕人。“曾經穿著古風服裝走在街上被認為是奇裝異服,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

趙曦去德國留學時,還把漢服穿到了國外。在瑞士街頭穿著馬面裙搭計程車,司機好奇地問:“你們是從哪個國家來的?”在挪威特羅姆瑟短暫脫下羽絨服露出漢服拍照時,收穫周圍人一片“衣服好漂亮”連帶著“你好可愛”的讚美。

2022年,趙曦參與德中協會的樂團活動,穿著漢服演奏古箏。“當我告訴他們這是中國傳統服裝時,很多外國友人問我,這是你們那兒公主穿的衣服嗎?”趙曦覺得很有趣,也為中國傳統服裝得到一致好評而自豪。

“90後00後年輕人穿漢服,是傳統文化回歸的好信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曾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已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杭州西湖、蘇州園林等景點,能看到許多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穿漢服。

“近20年,我們的傳統文化教學已發生很大的變化。”潘魯生説,“90後、00後願意穿著傳統服飾出遊,是因為他們覺得我的文化身份與漢服有關,穿上就是一種時尚”。潘魯生認為,這種文化倡導是自發的而非強制的,是傳統文化的回歸。

“當人們不斷認識和發現傳統,在重要儀式場合以及日常生活中,身著頗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服飾,服飾傳統便會成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潘魯生曾在文章《服飾潮流與服飾文化》裏指出,傳統服裝不再只是老一輩“壓箱底”的紀念與回憶,更是當下年輕人表達文化身份、建立生活儀式感、塑造自身個性形象的選擇,形成了跨越網路與現實、文化與旅遊、影像與敘事的多元表達。

不止于美,傳統服裝背後藏著文化“密碼”

湖南姑娘陳晨收集了不同形制的中國傳統服裝,在旅行期間根據不同的場景搭配。

例如去內蒙古的草原和湖泊時,適合魏晉風的寬袍大袖;在夏日的江南園林,宋制旋裙清涼雅致;去西安城墻上漫步,一襲唐制齊胸襦裙雍容華貴;來到故宮,圓領袍配馬面裙顯得端莊大氣;去泉州,沒有什麼比頭戴簪花圍、身穿大裾衫和闊腳褲的蟳埔女造型更能融入這座世遺之城。

在購買傳統服裝時,除了配色和款式,陳晨還很注重紋樣及寓意。她最喜歡的是一條人稱“漢服圈白月光”的倣孔府花鳥裙,裙擺紋樣參考的是收藏在山東博物館的孔府舊藏明代白色暗花紗繡花鳥紋裙,上繡四季花卉、鸞鳳禽鳥。“穿上它去旅行,瞬間感覺自己變成大明少女。”

“我覺得這和小時候去景點租一套衣服拍照打卡不同。不僅是為了拍照,而是讓自己更深入、沉浸地了解傳統服裝背後的文化內涵,感受到詩詞文章裏描繪的古意。”陳晨説。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非遺傳承人、北京工藝美術大師畢紅從事傳統服裝保護研究與傳承創新工作近28年。當她還是實習生的時候,一次路邊古玩店的偶遇,讓她對古代宮廷刺繡美衣“一眼萬年”。從此,她癡迷收藏清代宮廷美衣,專注于清代宮廷服裝以及織物繡品的保護與宮廷刺繡(京繡)的研究,並在工作之餘尋找各種機會前往各地學習保護清代傳統服裝的織繡紋樣和古法製衣技藝。

在畢紅的工作室裏有一個老樟木箱,裏面滿滿噹噹都是20多年來她悉心珍藏的清代宮廷服裝和繡品。每一件繡品的年份、材質、色彩搭配、紋樣寓意,畢紅都能如數家珍,並帶著徒弟們精心保護記錄。

在她看來,中國傳統服裝不僅是刺繡與紋樣的重要載體,更蘊藏著古人獨到的文化底蘊與厚重的審美和匠心。例如,傳統服裝上的一字扣,就承載古人對於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認知與對自然的尊重和信仰。

當代服裝的正裝外套上,無論紐扣還是盤扣,單數7顆較為常見。“傳説中記載,古代文人赴京趕考或是商賈出門經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往往不知歸期。”畢紅對記者説,“古時候出門在外的多是一家之主,出行前,家人就會給即將遠行的遊子做很多衣裳以備長途跋涉,每件衣服上都有7顆盤扣,象徵著天上的北斗七星,寓意著無論走多遠都要記得家人的等待,無論多麼艱難險阻都要找到回家的路。迷失方向的時候,就看看天上的北斗七星。”

除此之外,刺繡紋樣也潛藏著古人未盡的話語。如清代宮廷氅衣上的兩隻鳳蝶,寓意喜相逢;菊花紋樣則是古代宮廷貴族的摯愛,代表著長壽安居。“古代的織繡紋樣,時時刻刻都在替穿用者和設計者‘説吉祥話’。”畢紅説。

“中國的傳統服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關於‘制度’的標準界定載體,不僅注重人的形體、膚色、粧容等與服裝的協調搭配、功能性與藝術性兼顧融合,更特別重視人、服裝、自然、環境的整體和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紅曾在講座上跟學生分享,“其中蘊含著深邃的哲學內涵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傳遞著意蘊悠長、讓人回味無窮的古典美、傳統美、藝術美”。

傳統服裝火了,然後呢?

龍年春節,中國傳統紋樣創演秀《年錦》登上了除夕春晚舞臺,展現了漢、唐、宋、明4個時代的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展現傳承千百年的中國傳統服裝之美。

趙曦最初喜歡漢服,是因為“像電視劇裏的人穿的衣服”。當時的漢服還沒有流行“復原款”,更偏向於大家印象中的“影樓風”。隨著了解的深入,趙曦逐漸發現了復原漢服的“耐看”。“那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經過歲月洗禮和沉澱的美,才是真的美。”趙曦説。

“我認為中國傳統服裝推廣的初衷,就是讓人們在穿著它時,不再會覺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的。”但趙曦發現,隨著傳統服裝越來越火,一些亂象也隨即出現,比如店家把有漢元素的傳統服裝統稱為“漢服”,但其實有些形制錯亂,品質也參差不齊。

“中國自古以衣冠大國、禮儀之邦著稱。服裝不僅記錄了歷史進程中不同階段審美的特點,更是記載中華文明脈絡和華夏禮儀的重要表徵之一。不同時代的服裝布料織物、紋樣圖案都與時代發展、文明傳承息息相關,因此,傳承與創新一直有跡可循。”畢紅帶領著團隊在傳承的路上堅持“守正創新”,在她看來,堅守“傳統”不是老式或陳舊,也不代表不能革新,“守正創新”的前提是要依循服裝承襲的“禮”和“制”,那是不能隨意篡改的規定和規則。

“通過實踐與體驗,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與傳統服裝背後豐富的內涵,需要時間和更多人的努力,但這對於進一步提升文化自信,是必須也是值得的。”畢紅説。她建議,通過展覽展示、教學講座以及體驗分享等不同方式,進一步培養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對傳統文化與傳統服裝的熱愛。

“年輕人是傳承中華文明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參與者。”潘魯生説,我們應該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活在當下”這一現實。“我希望年輕人多讀書,多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多闡發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這是對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種認同。”

正“火熱”的中國傳統服裝還將“火”多久?

“不是‘將火多久’,它會一直‘火’,而且會越來越‘火’!”在畢紅看來,傳統服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象的表徵之一,無論是傳統服裝還是傳承數千年的文明,都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永不磨滅的魂。“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川可以改變面貌,滄海可變桑田,但華夏文明的魂從未消失。”

畢紅認為,目前的“火”是現象,更是趨勢,而“火了”的下一步,是要激發更多有文化、有自信、有理想、有熱情的愛國年輕人加入“中國人穿中國衣”的隊伍,號召更多學子與熱愛者通過學習、研究、實踐等方式投身於傳統服裝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更期待有朝一日,精工細作的大美中國衣,能傲然屹立在世界時尚前沿,讓全世界所有愛美人士,都以能擁有一套最美中國衣為榮。”畢紅説。(應受訪者要求趙曦為化名)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