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龍抬頭”的小知識:有啥吉祥寓意?什麼是龍鱗餅?

發佈時間:2024-03-11 09:07:4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上官雲 | 責任編輯:張靜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農曆“二月二”,也叫龍頭節、龍抬頭節等,作為傳統節日,它的許多習俗都與“龍”有關。

比如在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去理髮,叫做“剃龍頭”,圖個吉利,至於飲食,春餅或煎餅稱“龍鱗餅”,麵條叫“龍鬚麵”。

重慶工商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孟令法告訴中新網記者,“龍抬頭”是個以觀察天象變化為基礎性的民俗節日,自古以來都被視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抬頭”為何定在“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還有挑菜節、春龍節、龍頭節等名字。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二月二”早于“龍抬頭”出現。

就現有漢文典籍文獻來看,作為節日的“二月二”,與唐德宗貞元五年正月設“二月初一”為“中和節”有一定關聯。不過,人們出於對賞春的需要,中和節迅速為“二月二”融合。

“龍抬頭”何以被用於解釋“二月二”?有個説法是,此日恰在驚蟄與春分兩個節氣之間,而其天文現象則是“角宿”初升,東方蒼龍逐漸露出真容,俗即“龍抬頭”。

總體來看,“二月二,龍抬頭”的形成既有中唐新興節日的影響,亦有春季節氣的久遠積澱,還有人們對疊數(雙數)易識易記及其文化傳統的認識。

有哪些吉祥寓意?

“龍抬頭”是“二月二”的又一稱謂,其吉祥寓意是伴隨天象和氣候變化,以及相應的節俗活動而來的。就前者而言,因東方蒼龍第一宿的“角宿”初升,其期在驚蟄和春分間,意味著龍將擔負行雲布雨之責,並由此引動萬物復蘇,農耕順利以兆豐年。

自中唐以來,“龍抬頭”之日人們不僅會出門踏青,還會在此時挑採野菜,《秦中歲時記》中記載:“(長安)曲江採菜,士民遊觀極盛”。

晚唐及之後的“龍抬頭”,又在挑採野菜的同時被賦予“迎富”“送窮”的美好寓意。北宋時,出現一種名為“迎富貴果子”的食物,人們以吃這種食物來祈福迎富。

“龍抬頭”的“龍”指什麼?

有觀點認為,“龍抬頭”具有一定的自然崇拜性,但這裡的“龍”並不是平常所説的“龍生九子”的龍。

古人通過觀察自然天象,發現二十八宿之東方七宿所構成蒼龍的第一宿——角宿,在驚蟄和春分間逐漸從地平線升起,認為此時東方蒼龍開始覺醒,即將擔負起行雲布雨,助力穀物生長的責任。

自古以來,“龍抬頭”都被視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在漫長的歲月裏,人們對星宿之龍的形象化創造,也逐漸同民間信俗中的“龍”或“龍王”相融。

節日習俗有哪些?

“二月二”的主要習俗中,很多活動本身就跟農耕生産生活有一定聯繫。

“龍抬頭”所在的“二月二”,又被認為是福德正神即社神,俗稱土地神的生日,故在民間有“二月二,拜村社;龍抬頭,祈豐收;八月二,祭村堂;龍收尾,送龍歸”之説。

其實,社神祭祀自宋代以來就多放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一般也在二月二前後,為了便於記憶或祭祀,人們自宋以降便把社祭活動合併于“二月二,龍抬頭”之日。

因此,龍抬頭所在的二月二成了祭祀土地神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重要日子,故“二月二”也就有了“土地誕”或“社日節”的稱謂。在龍抬頭日,人們祭祀社神多會請戲助興。

在北方地區,有“引田龍”“圍糧囤”等習俗。人們認為,“二月二,龍抬頭”時節,位出驚蟄之期,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而農業病蟲害自此開始增多,因而希望借龍之威鎮伏百蟲,保祐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此即俗謂“引龍伏蟲”。

“二月二”為何要理髮?

當“龍抬頭”之日到來之時,人們不僅祭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會將自己同“重新升起”的東方蒼龍加以類比,以期“從頭開始”,煥然一新。

在民間,人們常把此時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寓意保祐孩童健康成長,日後能出人頭地;成年人在該日理髮,則有辭舊迎新,祈求好運,希望新的一年順心如意之意涵。

“二月二,龍抬頭”彰顯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自然天象。正月裏的禁忌繁多,正好借“理髮”打破這些禁忌,以全新的面貌、抖擻的精神步入春耕,則是人們此時最迫切的努力方向。

為何這些習俗帶有“龍”字?

“龍抬頭”的各種習俗都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人們對龍的崇拜。在“龍抬頭”的歷時性發展和共時性傳播中,“龍”的所指和能指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逐漸演變成對一切“龍”的崇拜。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龍這種神秘動物展現出強烈的崇拜心理,“龍抬頭”是春耕時節的重要節點,故在此日把不同祭祀行為冠以“龍”名,也就成為普遍做法。

比如“龍抬頭”“放龍燈”之俗,意在為龍照明引路,借此表達人們的美好期盼。總之,這些同“龍抬頭”之“龍”有機結合的民俗活動,反映了中國悠久的龍崇拜,以及中國人民豐富的創造力。

有啥特色飲食?

“龍抬頭”之日的特色飲食多種多樣,流傳著很多飲食諺語或俗語。如“二月二吃水餃,百病懼龍體外跑”“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等。

在廣大的華北地區,有“二月二,吃龍食”之説,即把該日所吃食物以“龍”命名,如春餅或煎餅稱“龍鱗餅”;麵條叫“龍鬚麵”。這兩種食物在《燕京歲時記》中即有記載。此外,還把水餃稱“龍耳”;餛飩或桂圓叫“龍眼”;雲吞面為“龍戲珠”等等。

徐州地區有“二月二,炒料豆”的習俗。此處的“料豆”有兩種,一是用沙土幹炒黃豆,豆熟即可食用;一種是把炒熟的黃豆倒入熬好的白糖漿中繼續熬製成塊。這種食物土語稱“蝎子爪”。給小孩食用,傳説可免除蛇蟲鼠蟻等“五毒”侵害。

節日主題有哪些?

“龍抬頭”的節日主題有一個歷時性發展過程,但核心所指一直沒有離開農業生産和龍形象崇拜。具體而言,“龍抬頭”的節日主題大體可歸納為兩個一脈相承的部分。

第一個,即從最初的天象觀測及其形象化解讀,到祈求農業生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第二個是從祭龍拜社後的踏青挑菜到驅蟲保健、祈福迎富。

孟令法認為,“龍抬頭”寄託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體現了中國人基於自然規律的社會建設和人文創造,不僅是中國相對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更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