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代表委員熱議文化傳承發展: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發佈時間:2024-03-10 08:18:1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吳 丹 王 玨 張明瑟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呈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在人民網開展的2024年全國兩會調查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選十大熱詞。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圍繞進一步擴大優質文化産品供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積極建言獻策。

代表委員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代表説,“深入了解文化才能形成文化自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解放思想,讓我們更加自信地探尋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碼,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文化交流互鑒需要可知可感的載體。“作為國家‘文化客廳’,中國國家博物館現有藏品143萬餘件,肩負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塑造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重任。”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代表説,“我們將組織一批代表國家歷史文化水準,反映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精品外展,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董耀鵬委員表示,廣大文藝工作者應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滋養人民內心世界,充盈人民精神生活。

“中國動畫産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機遇,應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展現中華文化與當代世界的對話,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委員説。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數字化可以很好地解決古籍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對古籍保護和傳承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讀者雜誌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陳天竺代表建議,運用數字技術對古籍進行採集和處理,在此基礎上進行收藏、整理、研究,推進出版、展示、體驗等多維度、多形態應用,讓古人的智慧結晶更多、更便捷地被當代人借鑒、利用,更好地實現其價值。

在河北保定中學教育集團的拓展場景課上,學生們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非遺技藝,動手製作非遺産品。“非遺是‘活’的文化,非遺進校園,要有創新更要走‘心’。”河北保定中學教育集團聯合黨委書記王淑英代表建議,既要突出學生主體,又要體現地域特點,注重通過個性化、多元化、多學科協同等方式開展非遺教學,讓非遺文化真正在校園“生根發芽”。

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多次組織開展粵劇主題旅遊研學、青少年粵劇夏令營等活動,讓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粵劇魅力。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委員説:“粵劇是古老的藝術,但不是高高在上、遙遠的藝術。我們曾在研學活動中組織大家表演粵劇主題快閃《木蘭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曾小敏委員建議,通過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更好融合方式,讓更多青少年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中國國家話劇院緊扣時代脈搏,創作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我們的創作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提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關注人民的真實生活和精神成長,用心用情用力抒寫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委員表示。

“近年來,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了許多精品力作,希望加強資源統籌與服務保障,為創作保駕護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委員建議,對慰問演出、結對幫扶等項目,應採取加強東西部地區聯動、擴大輻射範圍、探索線上幫扶方式等,鼓勵文藝工作者走訪基層。

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表達方式、拓寬傳播渠道,也引起代表委員們熱切關注。“要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字轉型,促進文化産品和服務上線上雲,擴大文化消費群體的覆蓋面。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傳播精準度,向人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品質精良的數字化文化産品。”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委員説。

近年來,很多專業戲曲院團大膽運用新手法、新模式,通過網路直播等方式拓寬傳播渠道。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顧衛英代表認為,擁抱新媒體、探索新路徑,關注當代觀眾審美需求,有利於崑曲這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煥發出新的活力,有利於將傳統經典和新創佳作送上大小屏、送到觀眾身邊。

(本報記者邵玉姿、葉傳增、肖家鑫、王錦濤、李縱、王洲參與采寫)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9日 07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