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文化旅遊市場持續升溫。緊隨“爾濱”爆火,各地文旅部門爭前恐後、妙招頻出,明星為家鄉代言、網紅達人花式行銷,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各顯神通,全方位推介當地美景美食、人文勝跡。一時間,文旅花式行銷堪稱不見硝煙的“內卷”,各地文旅主管部門直呼“慢不得”“輸不起”。在此情形下,總臺央視華語中心主動出擊、獨闢蹊徑,以“大聯歡”發起融媒行動,《在中國!這樣玩!》化“爭奪”為“共用”,在“其樂融融”中將中國“大美”、新春“共美”推至新高度。
以“文”促“旅”,釋放文化自信新能量。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自然風物之美,人文故事之魅,是各地取之不盡的文化勢能。《中國文旅大聯歡》在極短時間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集合場,民歌、戲曲、評書、評彈、説唱、舞蹈等各種藝術形式精彩鬥艷,觀眾領略到的是中華文化之美的歷史長卷。無論是全國推介“小作文”的70多位文旅局長,還是參與直播表演的藝術家、普通民眾,他們對家鄉的熟稔、講述與演繹,都是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流露。正是中國各地不同的文化標識和元素特色,在形塑各地文化形象、營造豐富旅遊體驗的同時,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整體景觀,“讓世界看見美麗的中國”。《中國文旅大聯歡》以家鄉之美同繪中國之美,這是中國人“家國一體”的亙古情愫,也是中華文化“靜水深流”的磅薄偉力。
以“聯”代“競”,共築融合傳播新場景。《中國文旅大聯歡》吸引了全國140個城市參與,它不是各地文旅資源競爭的“賽道”,而是各地聯合起來“各美其美”又“美人之美”的“平臺”。這場以“文旅聯歡”為主題的融媒行動,將傳統媒體創意生産的優勢與新媒體的傳播特性深度“聯”通,特色短視頻的輻射力與直播的場景化人際傳播相互促進,在觸達用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應。除了在CCTV4及《遠方的家》新媒體矩陣賬號上直播外,中央文明辦官方賬號、學習強國、新華每日電訊、咪咕視頻以及近百家地方政府及文旅平臺跟進直播,海外電視端“魅力中國”IPTV、Youtube平臺CCTV中文國際賬號同步直播。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日報客戶端、文旅部“文旅中國”全媒體矩陣、央視新聞客戶端、CMG觀察、臉書賬號、海峽飛虹網站等平臺的發佈,共同構築了融通國內國際的傳播新場景,助力中國文旅産業“雙迴圈”發展格局。
以“歡”導“流”,打造文旅消費新業態。有效的傳播需要把握傳播“時機”,《中國文旅大聯歡》在舉國迎春、萬家團圓之時,不叫買、不吆喝,以“歡快”“有趣”的內容,水到渠成地贏得了超高人氣。各地自然風物、人文歷史的異質性、新奇性、趣味性,主題曲《在中國》節奏明快的説唱,令“好玩”既連結了傳統又獲得“時尚”特質,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文旅大聯歡》是《遠方的家》欄目組主動策劃並實施的融媒行動,它看似一夜爆火,實質得益於其在文旅領域的多年深耕。無論是品牌欄目的資源調度整合優勢,還是外景記者直播現場的上佳表現,《遠方的家》轉戰新賽道的成功再次表明瞭“積累在日常、功夫在平時”的道理。對於參與融媒直播的城市而言,《中國文旅大聯歡》帶來的熱度只有在城市管理、文旅産品、體驗服務上做好後續文章,才能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留量”。
在中國,怎樣玩?《中國文旅大聯歡》玩出了文旅融合傳播的新能量、新場景、新業態,啟示著主流媒體轉型與創新的新路徑,以引領之勢探索了“全國文旅媒介協作體”的新樣態。要履行好新的文化使命,主流媒體理應向前一步、主動出擊,以更多創新舉措強化與用戶的連結,深度嵌入並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盡顯媒體之力。
(顧亞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