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話•龍|叱吒風雲五千年!探秘紫禁城裏的龍文物

發佈時間:2024-02-05 17:13:4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海 | 責任編輯:蘇向東

2024年,甲辰年,生肖龍,是中國傳統的龍年。龍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五位。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古代神話傳説中的神異生物,寄託了人們期盼萬事如意、福壽康寧、四海昇平、天下和諧等吉祥觀念,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龍的傳説歷史悠久。關於龍的起源,説法和爭論比較多。龍的圖案和傳説更可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文化。一般認為,傳説中各種各樣的龍其實都是遠古時代華夏先民的圖騰。新石器時代的很多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類似龍形的遺存:如以河南濮陽西水坡蚌塑龍為代表,其特點與揚子鱷相似;以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彩陶上的鯢形紋為代表,有觀點認為其是龍的化身;以及普遍發現于紅山文化、淩家灘文化、石家河文化和陶寺文化等遺存中的玉龍、石龍和彩繪蟠龍紋。

聞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在歷史的發展中,龍成為勤勞勇敢、拼搏進取的象徵,氣宇軒昂,威武勇猛,神聖而強大,成為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而獨特的符號,中國人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86萬餘件(套)文物藏品中,有大量與龍相關的文物。這些文物遠自新石器時代,歷商周秦漢、魏晉唐宋,迄于元明清,或生動威猛,或靈活蜿蜒,栩栩如生地呈現了龍文化的發展變化歷程。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玉龍 故宮博物院藏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結構完備的“龍”字,顯示龍是一種大口、曲身、有腳的神獸。中國龍的原型是什麼,其中一個觀點,孫機先生提出應以甲骨文中象形的龍字為根據,其特點是前有大頭,後部為幾乎蜷曲成環形的短軀,紅山文化的蜷體玉龍是與甲骨文“龍”字最相近的藝術形象,結合文獻記載其應是金龜子一類昆蟲的幼蟲。遠古人類之所以重視這種昆蟲,可能是著眼于其從幼蟲到成蟲的變化過程,正如《説文解字》所言,“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所以説它體量雖小,卻不失龍的本色。故宮博物院所藏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高25.5釐米,接近國家博物館所藏有“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碧玉C形龍。玉龍整體呈長圓柱形,由一整塊黃綠色玉石雕琢而成,身體彎成C字,渾身光潔,沒有四肢、爪子、角和鱗片,吻部上揚,有梭形長眼,明顯的長鬣,尾部上卷,遒勁有力。關於其用途目前尚無定論,推測其為圖騰象徵,或者為祭祀的禮器。

漢 青龍紋瓦當   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五行陰陽學説興盛,龍與天象和四方概念相聯繫。漢代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瑞獸代表星相和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方。比如漢代青龍紋瓦當,直徑18.5釐米,除了有遮蔽防雨、固定瓦片的作用,還有裝飾和心理作用。古人以各種動植物、圖案、文字等裝飾瓦當面,青龍是瓦當中常見的一種裝飾紋樣,表示方位,是東方方位的神靈。此瓦當面中心有一乳釘狀圓鈕,青龍張口瞪眼,尾巴翹起,還有飄飛的雙翼。青龍也起到溝通天人的作用。

唐 銅龍紋鏡  故宮博物院藏

龍紋在隋唐逐漸世俗化,大量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實用的器皿和建築構件之上,成為人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裝飾紋飾。但是另一方面,龍和皇權直接聯繫起來,可能是從唐代開始的,雖然在漢代開始龍與皇帝就有了某種聯繫。史載,唐玄宗鑄“韆鞦鏡”,在九月初五生日時賞賜群臣,有《韆鞦節賜群臣鏡》詩為證:“鑄得韆鞦鏡,光生百煉金。分將賜群後,遇象見清心。”《舊唐書•卷八》開元十八年記載,“八月丁亥,上禦花萼樓,以韆鞦節百官獻賀,賜四品以上金鏡”。這種賜予臣下的銅鏡多以龍紋裝飾,稱韆鞦鏡或天子鏡。此件唐代龍紋鏡,為葵花形,鏡背以紐為中心,龍紋為單體,呈蟠曲狀,四週分佈雲紋。龍的長角翹起,巨口張開,身體遒勁,脖頸細長,似在回首戲珠。龍的姿態看上去遒勁有力,同時又顯得生動活潑,仿佛在每日的使用中給人以活力。

宋 陳容 墨龍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龍的形象到宋代逐漸定型,《宣和畫譜》中有獨立的畫科“魚龍科”,宋人對龍紋的繪製進行研究。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記載了畫龍的“三停九似”,“九似”即是説龍為九種生物的集合,當然也不止九種,比如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宋代畫龍的代表作之一為陳容《墨龍圖》。陳容(生卒年不詳),字公儲,自號所翁,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陳容畫龍頗有名,世傳為“所翁龍”。元代湯垕《古今畫鑒》雲:“畫龍深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醉余大叫,脫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以筆成之……或全體發現,或一臂一首,隱約而不可名狀者,曾不經意而得,皆神妙。”《墨龍圖》卷繪雲天之中騰雲駕霧遨遊的巨龍,身軀略呈S形,富有動感,有傲視天下之概。

至元代,龍紋逐漸被皇家壟斷使用。《元史·順帝紀二》記載,至元二年夏四月丁亥詔謂:“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朝庭對五爪龍的使用有明確規定,應是專供皇室成員使用的器物,臣庶不得使用。

元 青花雲龍紋梅瓶  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橫跨歐亞,外貿繁榮,手工業發展迅速,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元青花也應運而生。此件元代青花雲龍紋梅瓶,腹部繪雲龍紋,龍呈行走狀,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龍紋可見顯著特徵:頸細頭小,張口吐舌,爪利軀堅,毛髮後飄,四肢發達,龍爪較細,多為三爪或四爪。整個龍紋姿態兇猛,氣勢強勁,呼之欲出,展示了元代橫掃天下的強大國力。

明 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故宮博物院藏

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百廢待興,洪武二年即開始令景德鎮燒造官窯。永樂、宣德國力強盛,展示出一個王朝早期的宏圖大略和勃勃生機,比如宣德年間朝廷曾下令一次燒造近45萬件龍鳳紋等瓷器。景德鎮禦窯曾大量燒造青花瓷,其中使用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者最具時代特徵,被後世譽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明宣德青花雲龍紋天球瓶即是代表性作品。此瓶腹部呈球狀,故名。外壁以青花描繪雲龍紋,騰躍于雲間,氣勢雄健。龍首、鬚髮、利爪、鱗片等細部刻畫清晰生動。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龍紋繼承了元代龍紋強悍兇猛的遺風,四肢強健,身體粗壯,比元代稍粗,充滿活力。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龍紋由兇猛轉向俊美柔和。而到了嘉慶、萬曆時期,已經轉向粗率無力。這與明代的社會狀況也一一對應。

礬紅彩描金雲龍紋直頸瓶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開創了康乾盛世。康熙一朝龍紋霸道強悍,尚留有一股遊牧民族的兇猛。康熙朝的龍三爪四爪較多,反映出一種寬鬆的文化氛圍。那種叱吒風雲、充滿野性之美、滿漢文化交織的龍紋正是康熙朝國力和文化氛圍的體現。清康熙礬紅彩描金雲龍紋直頸瓶,為康熙朝創新器形,長頸球腹。瓶外壁以礬紅彩描繪雲龍趕珠紋,龍的眼珠飾以黑彩,局部還有綠彩,色彩豐富。龍的身體粗壯,額頭高起,張嘴怒目,四肢有力,仿佛從天而降,氣勢桀驁,把龍的威猛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

在古人的歲時節令習俗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龍的身影,比如新年舞龍、元宵節賞燈、二月二龍抬頭、端午節賽龍舟,等等。每當龍出現時,總會帶來歡樂、喜慶、振奮,寄託著人們對於美好未來的期盼之情。

清 雍正帝十二月景行樂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年節序,此為之首。“元旦即今之春節,明清時期為三大節之一。作為辭舊迎新的重要節日,從臘月份開始就已經進入過年的氛圍了。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立竿,懸挂天燈。“乾清宮天燈自臘月二十四日豎立,二月初三日撤出。天燈每晚點亮,相當於夜晚高位照明燈,既烘托了節日的氛圍,同時又有人們藉以驅除鬼魅的心理寄託。清代《雍正帝十二月景行樂圖》中正月賞燈的畫面即有描繪皇家園囿中的天燈。燈桿上有盤雲龍紋,據考證燈桿總高約12米多。燈桿頂部亭下安一龍形構件,龍頭處挑著彩色燈籠。燈桿所在區域的圍廊下挂滿了宮燈,富麗雅致,和天燈一起烘托了宮廷過春節的節日氛圍。

清 徐揚 端陽故事圖冊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西晉周處《風土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民間更有龍舟競渡的盛大娛樂活動。聞一多《龍舟》一文指出,將尋常舟船刻成龍形,本是吳越一帶的風俗,大概是為了避蛟龍之害,將龍舟競渡和救屈原結合起來,最早在六朝,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唐宋時期,端午節龍舟競渡活動已經盛行。人們相信,聲勢浩大的龍舟競賽,除了紀念屈原,還可以祈福避邪,能使神龍感應,保祐一方風調雨順。《端陽故事圖冊》的《觀競渡》圖頁繪江南民間百姓“觀競渡”的場景,畫面題有“聚眾臨流,稱為龍舟盛會“。龍舟上槳手們奮勇向前劃行,岸上的觀眾頂著烈日觀看。龍舟刻畫生動,龍首昂起,鬍鬚伸向空中,張嘴吐舌,鬣發向後飄飛,尾部也向後高高揚起。

匆匆作了五千年的文化巡禮,龍的豐富內涵已經融進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帶我們從遠古走來,度過災難和風險,經歷成功和繁榮,帶來陽光雨露,走到現在,走向未來。

(徐海 故宮出版社非遺編輯室主任 故宮出版社供圖)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