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話奤兒韻•賞奤兒腔”——冀東民歌講唱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

發佈時間:2024-03-11 09:31:1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葛蕾

中國網3月11日訊 春回大地,花香四溢。3月10日,“話奤兒韻•賞奤兒腔”——冀東民歌講唱會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上演。講唱會由國家大劇院、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辦,河北省社會音樂研究會唐山分會、唐山古韻新聲藝術團、中源弘遠(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藝術人類學民間藝術與影視傳播專委會聯合承辦。本次講唱會是各地的非遺民歌類項目在國家大劇院2024年展示的首場演出。

“話奤兒韻•賞奤兒腔”——冀東民歌講唱會主講人,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天彤

當代冀東民歌演唱家、河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冀東民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榮德老先生

擔任本場講唱會的主講人是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天彤。據了解,張天彤身為專業音樂院校的高校教師,一方面,在中國音樂學院進行非遺民歌類項目的課堂教學傳承;另一方面,利用國家大劇院的平臺,開展非遺民歌類項目的社會普及與傳播。本次講唱會特邀當代冀東民歌演唱家、河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冀東民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榮德老先生共同主講。講唱會上演了冀東地區的勞動號子、山歌、小調、叫賣調、秧歌調等不同體裁的民歌,還有劉榮德先生根據冀東民歌特色旋律音調創作的4首作品,讓觀眾們能切身地感受冀東傳統民歌所獨具的奤兒腔、奤兒韻,還能體驗冀東民歌的當代發展。

本次講唱會由劉榮德老先生和張天彤教授共同主講

叫賣調

丟戒指

撿棉花

天上的梭勒

小看戲

為了讓現場觀眾能夠對冀東民歌有大致了解,講唱會在主講人張天彤教授簡要介紹冀東民歌的分佈區域、體裁類型、語言特點、與當地民俗的關係等背景知識中拉開序幕。開場曲由劉榮德、劉穎父女生動演繹了傳統的冀東叫賣調,年近九旬的劉老先生精神矍鑠、聲如洪鐘,為大家帶來了好一幅逛廟會的場景。接下來是幾首傳統的冀東民歌《天上的梭勒》《撿棉花》《丟戒指》《小看戲》。其中,更為人熟知的是徐盛茂演唱的《撿棉花》。《撿棉花》奤味兒十足,色彩濃郁,被民歌演唱家曹玉儉傳唱到大江南北。尤其是襯詞,更是與眾不同——“慢慢的遊哇”“那著玩玩那”。徐盛茂繼承了前輩們的民間唱法,將嘟嚕音、喉克音、鼻克音、上挑下滑音演唱得精準到位。歌聲傳情,引人入勝,觀眾們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另外,《丟戒指》的演唱者劉秀文是河北省青年歌唱家。她不僅繼承了傳統的唱腔,還將其與專業唱法進行有機地融合,具有獨特的韻味。

花吹

歌聲落下,嗩吶響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唐山花吹的傳承人姚希吶與他的夥伴們為大家帶來了既好聽又好看的花吹。嗩吶在姚老師的手中不僅是樂器還是道具,只見他邊吹邊耍,邊耍邊秀,引得觀眾連連叫好,喝彩不斷,掌聲連連。

拉大網

嗩吶聲畢,傳來一聲聲號子,一幅勞動場景正在上演——是冀東漢子們帶來的勞動號子《拉大網》。拉網的表演伴著唱和,一瞬間將觀眾們帶到了渤海邊,就好像一派熱烈拉漁網的勞動畫面呈現在大家眼前。演員們的現場模擬表演能展現得如此生動,是因為劉榮德老師要求他們親自體驗拉漁網的勞作過程,體會到漁網拉在手裏的真實感受,所以才能演繹出“無網勝有網”的真實感。

鋪地錦

茉莉花

繡燈籠

漁家樂

反對花

剛勁有力的拉網號子結束後,是幾首婉轉動聽的小調——《鋪地錦》《茉莉花》《繡燈籠》《漁家樂》《反對花》。歌者們的演唱情感細膩入微,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演唱技巧更是豐富純熟,嘟嚕音、呼嚕音運用得自然,將冀東民歌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小場秧歌

值得一提,這次活動還邀請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灤州地秧歌的傳承人,灤州“老鐵”劉建平。他與搭檔們帶來了冀東地區的民間歌舞《小場秧歌》。演員們肢體動作靈巧、面部表情豐富,在熱鬧的嗩吶聲襯托中,演出了一場歡快幽默的舞蹈大戲,好不生趣。

山裏人愛唱山

刨花生

槐花海

漁家兒女多歡樂

最後是劉榮德先生改編和創作的4首歌曲:《山裏人愛唱山》《刨花生》《槐花海》《漁家兒女多歡樂》。這4首歌是劉老先生以不同體裁、題材的冀東民歌元素為基礎寫成的。歌曲極具冀東民歌特色,曾得到包括楊洪基等眾多著名歌唱家的青睞並進行二度創作。得到劉老先生傾囊相授的弟子們對這些歌曲的演繹,贏得了現場聽眾的滿場喝彩。

民歌承載了人民的心聲,每一首冀東民歌都是冀東人民情感的呈現。同時,還反映了冀東地區的生産生活,凝練了當地獨特的風俗習慣。

演員大合影

本次活動在全面體現冀東民歌藝術特色的同時,展示了其在新時代的風貌。張天彤教授表示:“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舞臺藝術,讓傳統藝術更具有審美性,為其注入時代活力,是每一位當代的文藝工作者所面臨的時代命題。”師從於冀東民歌大家曹玉儉的劉榮德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冀東民歌的傳承,在堅守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讓奤兒腔、奤兒韻的冀東民歌在新時代的生活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