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網文出海:握緊“中華性”這張“身份證”

發佈時間:2023-08-10 10:05:12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桫 欏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作者:桫 欏

網路文學是撬動大眾文化生産和泛娛樂産業的關鍵力量,其生態鏈條和審美表達不僅早已延伸出文學邊界,也打破地理界限,借助網際網路的無國界之利走向全球。近幾年來,網文出海倍受關注。今年3月,中國網路文學影響力榜(2021年度)發佈,10部作品入選“海外傳播榜”;6月,中國國際網路文學周在杭州舉辦,併發布了《中國網路文學亞洲傳播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網路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戶超過1.5億人,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是國際大眾文學閱讀中當之無愧的“中國名片”。這一成果不僅有利於提振全行業的信心,同時也證明網路文學已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獨特渠道和方式。

哪些作品具有“出海”的優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上述“海外傳播榜”上榜的十部作品。《惜花芷》和《長安第一美人》都是古代言情小説,兩部作品從對人物生活環境的細膩描寫到對女性情感世界的生動呈現,都蘊含著濃郁的中國傳統韻味。在《馭鮫記》《超級神基因》《九星霸體訣》《重啟之極海聽雷》等作品中,人妖共存時的馴馭與歸心,星際航行時代的進化與征服,仙俠世界裏的艱苦修煉與一飛沖天,探秘旅途中的冒險尋疑與真相大白等奇詭斑斕的故事,是人類超拔想像力的藝術化再現。《冬有暖陽夏有糖》《許你萬丈光芒好》《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劇本》是現代言情小説,戀愛中的男女雙方被設定為從刑偵警察、霸道總裁到時尚模特等不同的職業角色,雖然他們的經歷給讀者帶來了不同的情感體驗,但其中的甜蜜與酸澀、幸福與痛苦、希望與失望卻是愛情不變的“三原色”;在同為言情題材的《我的藍橋》中,橋梁設計師和建造工程師陷入熱戀中,享譽世界的中國基建成了愛的宏偉背景。

這些作品儘管題材、類型各不相同,但認真分析不難找出其中的共同點。一是傳奇的故事和講述方式使小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強,充分體現了網文的娛樂性特點。超出普通人日常生活經驗和想像力邊界的情節設定,是一個讓人欲罷不能的好故事的基本構成。《馭鮫記》中人與妖的情感糾葛、《九星霸體訣》中新奇功法的強大力量、《重啟之極海聽雷》中未知世界裏的神秘事件,都吸引讀者心馳神往。二是普遍性、共通性的情感表達,切中了人類基本的人性、感情、道德和願望,讀者不分國別、種族和文化背景,都非常容易理解、接受並被代入其中。對浪漫愛情、懸疑探險、奇幻魔幻等情節的喜歡與好奇是人類的本能;借助打怪升級、練氣進階、開金手指等超越個人能力的情節滿足讀者的“白日夢”想像,折射的是人類突破自身局限戰勝現實的強烈願望。三是獨特的中國風格和中國精神,直接體現在兩類作品中,一類是架空歷史、古代言情等這類反映歷史生活的作品;另一類是像《我的藍橋》這樣的現實題材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著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

由此可見,中國網路文學能夠馳騁全球,用精彩的故事表達人類的普遍情感是其暢行世界的“通行證”;而內含的中華文化知識和傳統文化精神則為其提供了“身份證”。“雙證”是網文出海最重要的文化驅動力。當然,從根本上説,在世界大眾文化之林中識別網路文學的“通行證”,靠的是中華文化這張“身份證”,因為文學作為對人類思想和情感的審美表達,本身即是對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反映。對中國元素的運用,保證了網路文學不是簡單利用大眾文學套路、抽空了歷史與時空背景所創造出來的純消費性的“地攤文學”,而是具有民族文化血統、反映中國人審美情感的藝術作品,具有“我之為我”的文化屬性。

網路文學發揚中華文化精神,不只表現在作品內容和主題這些直觀可見的方面,也隱含在表達方式和生産機制中。對題材和故事的倚重、對時代精神和大眾情感的關切、突出主角光環的人物塑造方法、鮮明的道德勸諭功能等延續著自唐宋傳奇以來的中國通俗小説傳統;基於中國網路應用技術和文化環境而創制出的“一套深深植根于網際網路媒介屬性的文學生産機制”,數百萬字的長度,追更、互動、訂閱、打賞等“用戶生成內容模式”,以及“付費閱讀、職業作家體系和讀者推薦體系等”(邵燕君語),蘊含著中國文化進入網路時代相容並包、應時而變的智慧,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原創力。據中國作協網路文學中心發佈的《2022年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顯示,網路文學已經吸納海外作者60多萬人,外語作品有數十萬部。毫無疑問,網文區別於其他文體的表達和生産方式本身內含著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外國作者使用外語創作的網路小説,依然在“中國網路文學”範疇內。

網文出海成為常態,不僅意味著作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路徑和機制更加成熟,更重要的是,它將促進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與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鑒、對話互動。一方面,海外讀者閱讀網路小説,可以潛移默化地學習中國文化知識,感悟中華審美的獨特魅力,了解當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從而增加對中國的好感與信任度。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網路文學與世界大眾文化同臺競技,互相交流碰撞,不斷汲取能夠為我所用的資源和方法,進一步提升表達能力和審美水準。這愈加顯示出網路文學負有重要的文化責任,網路文學的立場就是中華文化的立場,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展示者、傳播者、建設者。

通俗小説植根于大眾生活中,對於文化傳承不可或缺。試想,如果沒有《水滸傳》《三國演義》《三俠五義》《説岳全傳》等這些歷史小説,現代的中國人很難想像歷史生活情景和忠誠信義等民族文化精神的內涵。這使得我們有必要重提網路文學的“文化自覺”,特別是在海外傳播不斷擴增的時代。

首先要正確全面地認識中華文化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表現為五個“突出”,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些重要論斷為全面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從中選材取材、保持網路文學的“中華性”指明瞭方向。

其次,對歷史材料和陳陳相因的傳統觀念要以揚棄的態度加以辨析。要弘揚和傳承被歷代先民繼承和發揚的優秀文化,批判那些已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腐朽、落後的文化糟粕。當下的網路文學中存在著對傳統文化全盤接受的問題。例如一些東方玄幻、仙俠、盜墓等題材的作品中,存在著不少堪輿風水、占卜算命、驅鬼禦怪等迷信內容;一些豪門恩怨、霸道總裁、社會倫理類小説中充斥著腐朽的性別觀念和人設。這些看似能夠增強故事性的內容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是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應當加以理性地批判。當然,這其中要正確處理民俗與封建迷信之間的關係。對於那些已經內化為民族集體無意識、對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産生影響的民間生活和宗教習俗,例如民間神祇崇拜、喪葬習俗,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帶有巫術色彩的趕屍、養蠱、扶乩等民間傳説和民俗內容,應當在故事架構和人物塑造過程中合理地分析和化用。

同時,網文出海要尊重網路文學和文化傳播的規律。網路文學是大眾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它以足夠多的題材類型和作品資源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網文出海最初來自於文化市場規律的自發運作,而不是刻意為之的結果。因此,確保類型和主題的豐富性,不以急功近利的經濟目的性干預市場,保護受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和機會,是網路文學能夠在海外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此外,網文平臺要加強行業自律,在海外拓展中團結合作,誠信經營,遵守落地方的法律規定保護智慧財産權,防止國內盜版叢生亂象在海外重演,樹立中國網文良好的國際形象。

湯哲生在《中國網路文學的屬性和經典化路徑》一文中指出,“中華性是中國網路文學海外傳播的‘魂’”。因此,握緊中華文化這張“身份證”,不僅是實現網路文學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不能動搖的立場。做到這些,需要網路文學保持足夠的思想警覺和藝術定力。

(作者為中國作協網路文學委員會委員,河北作協研究員)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