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儒學何以成為“中國獻給世界的偉大禮物”丨似是故人來

發佈時間:2023-08-02 10:04:3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穎

  從18世紀的黑格爾到20世紀的德里達,一些西方哲學家曾偏執地認為,東方只有思想,沒有哲學。對此質疑,張立文旗幟鮮明反對:中國哲學獨具特色,有自己的源頭、規則和理論派別,我們要講好自己的哲學故事。

談及中國哲學,儒學不可回避,它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對中華文明進程影響深遠。某種意義上講,儒學為中華文化鋪上了鮮明的底色。儒學誕生於春秋末年,由孔子創建。孔子開私人講學之風,教授詩書禮樂,讓儒學廣為傳播,漢武帝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世王朝幾乎自覺地把儒學作為一種官方文化,把“尊孔讀經”作為官方教育內容,讓“六經治世”成為普遍共識,深遠影響中國後世。

如今,儒學不僅走入尋常百姓家,也為我們的治國理政提供智慧滋養。

儒學能實現其地位與影響力,一方面受益官方推崇,另一方面其自身突出的開放性、包容性也至關重要。儒學自誕生起就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不斷吸納中華文化中各種有價值的思想學説,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因此,儒學的主張至今依然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廈前有塊石碑,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人之思想各異,若固執己見,必然加劇分歧,滋生衝突。而儒學提倡的“和而不同”,認可差異,尊重不同,又和睦相處,恰是“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的絕佳方案。世界文明多姿多彩,儒學提倡的理念,以交流超越隔閡,以包容化解衝突,可成為促進世界文明互鑒、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礎。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文明史的進程顯示,在社會變動轉折的歷史關頭,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往往習慣於從世界思想文化遺産的寶庫裏,去尋找應對未來變局的“錦囊”。正因此,儒學所代表的東方智慧贏得了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它被譽為是中國哲學獻給世界的偉大禮物。

8月1日晚,《似是故人來》第三季第5期,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對話著名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長張立文,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楊朝明,一起穿越千年時光,走近既古老又現代的儒學,領略其超越時空的智慧與魅力。

本節目中國網、江蘇衛視同步首發,新浪微網志、B站、百度百家、騰訊視頻等多平臺聯合播出。

(撰文:李芳 審稿:張寧銳)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