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網路紀錄片深耕年輕群體

發佈時間:2023-07-07 09:25:15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紀錄片素有“動態相冊”“生活之鏡”之稱,是為時代立傳、為歷史留影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認知世界的窗口。近年來,網路紀錄片佳作頻出,選題立意水準和影像表達能力持續提高,贏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新主流影像不斷走近青年、影響青年,在青年群體中掀起了“紀錄片熱”,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網路紀錄片發生顯著改變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網路紀錄片承載著講好中國故事、輸出文化價值的使命,而中國故事的書寫、文化價值的傳承和文藝作品的創作,都離不開青年。他們是時代的晴雨錶、文化的風向標。當代青年在多元文化的滋養下,喜歡分享、樂於思考,對新鮮事物更具好奇心,這使得他們迫切地希望通過網路紀錄片拓寬眼界,增長見識,豐富自身閱歷。網路紀錄片如何貼近青年的文化語態與表達方式?

近年來,網路紀錄片的創作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一是注重打破圈層。網際網路構建起一片“廣袤大陸”的同時,也圈出了一個個與世隔絕的“資訊繭房”——每個人看到、接觸到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以及和自己具有相似價值觀的人。網路紀錄片則可以帶領觀眾突破圈層,看到不同群體、行業和地域的人。近年來叫好又叫座的優質網路紀錄片往往立足這一視角挖掘選題,如《500個家鄉》由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拍攝,打破城市界限,展現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方式,傳遞溫暖的力量;《火線救援》貼身跟隨消防員拍攝,《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文物修復師的工作和生活,它們都聚焦了不同行業那些應被人知而未被人知、平凡而偉大的身影;《守護解放西》從公安民警的視角展現不同社會群體的平凡日常,充滿煙火氣息。這些紀實影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資訊繭房”,打開了年輕人觀察社會的“多棱鏡”。

二是加強了表達方式的年輕化。為了更加契合年輕觀眾的審美,網路紀錄片從選題策劃、剪輯技巧、融媒體傳播以及技術與藝術結合等方面發力,不斷推動敘事語態年輕化。如《守護解放西》的敘事方式打破常規,採取不同於傳統紀錄片的靈動剪輯方式,使該片笑點與淚點並行,法理與情理同在,獲得觀眾好評。《這十年·幸福中國》以“古人之問”引出“當下幸福”,通過跨時空的關聯和對比寫出中國“這十年”的發展。該片還借助多面屏和XR(擴展現實)等新技術進行創新呈現,強化與青年群體的互動。《追光者3:這就是高手》在正片之外推出“高光時刻”與“高手心法”系列短視頻,長短視頻併發傳播、融合創新。

三是不斷拓展“紀實+”的創作思路。青年視角推動網路紀錄片在題材內容上持續深耕,更在節目形態上融合創新,構建起“紀錄片+劇情演繹”“紀錄片+綜藝”“紀錄片+互動體驗”等新模式。如深度探尋城市文化的《奇妙之城》將綜藝與紀錄片相融合,讓嘉賓走訪城市中的文藝愛好者、美食家等,彰顯城市的內在精神;實驗性歷史文化紀錄片《歷史那些事》在傳統紀錄片中融入真人秀、脫口秀元素,對歷史的呈現更加鮮活有趣。此外,“眾包紀錄模式”使用不同拍攝者的影像素材進行創作,《武漢日夜》《今日龍抬頭》《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一日冬春》等優秀紀錄片不斷涌現,重新劃定了紀錄片生産者的邊界,推動了網路紀錄片敘事表意方式的革新。

網路紀錄片激發青年共鳴

在日益碎片化的網路資訊環境中,優秀的網路紀錄片能夠用豐富的資訊和知識打開青年的認知窗口。相較于影視劇和綜藝等形式,網路紀錄片在知識密集度、思想深度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同時網路紀錄片在內容上相容並包,題材上垂直細分,為青年觀眾了解國情、拓寬視野、表達自我提供了重要途徑。

例如,《國醫有方》展現了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等院士以及中醫醫務人員從緊急馳援抗疫一線到篩選“三醫三方”寫入國家診療方案,從有序展開國內救治到積極參與國際協作的全景畫面,使青年觀眾認識到中醫藥在精準施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鏘鏘行天下》則顯示出公路片的特色,嘉賓們在兩年中先是走進茫茫西北,在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中感受中國西北的獨特浪漫,領略其文化內涵,進而觸發對人生哲學的探討;再走進充滿文人氣質的南方,揭開江南文化的神秘面紗,在多維碰撞的對談中,挖掘這裡的奇人奇事,帶動青年觀眾體會江南文脈的傳承。

優秀的網路紀錄片還能夠用結構化的表達、沉浸式的敘事打開青年觀眾的感知通道,為他們提供重要的情緒價值。所謂情緒價值,就是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網路紀錄片在口吻上平易近人,敘事上生動鮮活,能幫助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生活境遇、不同認知習慣的青年群體感知自我情緒,表達自我感受,認同自我價值。

例如《和陌生人説話》通過不同人群之間的對話、傾聽和深度交流,提供溫暖的連接和力量,喚醒共情,激發理解,為青年觀眾提供了觀察和理解他人生活的機會。《我的高考笑忘書》在高考後上線,12位高考失利者講述他們直面挫折、逆光前行的考後人生故事,既給後來的高考失利者以感性關懷,又有理性面對考後人生的指導意義。《我的時代和我》聚焦9位當今世界不同職業領域的傑出華人代表,探討在當前的時代語境下,如何面對人生起落並保持向前、向上的意志,如何實現自我價值與時代精神的共振。

網路紀錄片與青年群體之間是互促共進的:一方面,青年群體自身特質與網路紀錄片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網路紀錄片也持續深耕“小”體量和“厚”內容,吸引了年輕觀眾。厘清這二者的關係,對網路紀錄片産業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也有助於通過網路紀錄片進一步“解碼”當下青年群體,更好地營造健康網路氛圍,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網路紀錄片也要更自主地關心每一個具體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更進一步聚焦新興技術,更務實地挖掘選題,探索未知……期待網路紀錄片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青年群體互促共進,逐光而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周逵為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