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傳統文論富有鮮活而深刻的現代價值

發佈時間:2023-07-05 09:33:39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蔣述卓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傳統文論的當代迴響】 

作者:蔣述卓(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深入系統闡述,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指南。我們要在思想觀念和具體工作中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努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傳統文論是歷史上基於文學藝術創作、賞讀、研究總結而來的理論成果,凝聚著中國人的道德修養、生活感知、審美意識、藝術觀念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棵大樹上的重要枝幹。傳統文論也是一條流動的河,通過持續的交匯、融通、轉化、發展,逐漸成為“現代”的一個組成部分。文藝領域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有必要對傳統文論進行集中爬梳和整理,呈現本真風範,汲取有益養分,使之在當代展現出蓬勃生命力,為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添磚加瓦。今日起,本版開闢《傳統文論的當代迴響》欄目,邀請專家學者圍繞這個話題發表高見。

傳統文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根脈和中華民族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其理論表達方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既有哲學的思辨性,又有詩性的智慧。站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角度看待中華傳統文論,堅持守正創新,貫通古今,讓傳統文論在“兩個結合”的指引下煥發出當代活力,並使之成為現代文化的組成因素,是我們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課題。

守正創新,擦亮傳統文論的鮮明特色

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中華傳統文論的民族特色受到特別的重視,基於“古為今用”的原則,古典文學與古典文論研究領域開始探討與爭鳴。八九十年代,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的多次年會,都有探討古代文論民族特色的專題,而且在中西比較的視野下研究越來越深入。古代文論研究專家徐中玉曾用“尚用”“求真”“重情”“重簡”八字簡明扼要地概括傳統文論的特點,文學理論家童慶炳則從“氣”“神”“韻”“境”“味”五大基本範疇探討傳統文論的民族特色。這些都為辨識傳統文論的民族特色和推動傳統文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奠定基礎。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對傳統文論的特性體認和辨識清晰,更有利於守正創新。從中華文化的五個突出特性出發,從民族文化價值、民族思維方式、民族審美習慣等方面去把握與辨識傳統文論,可以看出以下六大鮮明特色:

一是注重文藝的人文價值和精神意蘊。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人生價值觀,重視的是人文思想、倫理道德和精神信仰的建構,在文藝創造上追求的是藝道合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即形而上的精神價值,“藝”則是顯道、明道的人工創造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篇專論文道關係,從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出發闡述了“天”“地”“人”三者的關係,並奠定了“心”在文藝創造中的主導因素:“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中國文藝注重人生與藝術、個體和社會的和諧統一,注重文藝的道德教化和精神提升,以及化人成人作用,甚至將“立言”當作人生“三不朽”的功德之一,作文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文以貫道”等説法從先秦以來就一直貫穿在傳統文論中,並成為一條連續的主線。儘管“道”的含義有所變化,有所增減,從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倫理學説在宋明之後逐漸轉移到以人的主體精神和藝術規律為主,但文藝對“道”的追求和對“藝道合一”推崇的連續性是非常明晰的。

二是注重從中國文學經驗出發進行理論原創。中國早期文藝的發生發展是“詩”“樂”“舞”三位一體,注重的是人的情感的抒發。《禮記·樂記》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音樂理論,認為人心感於物而形于聲,並提出“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漢代的《毛詩序》總結以往的儒家詩論,指出“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朝的梁時,詩論家鐘嶸又總結為“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咏”。感物而動、崇真尚和的抒情傳統,就建立在中國文藝以人的情感為創作主體、以抒情文體為主要文類的文學經驗之上。由此,中國文藝凸顯出以情感體驗和用藝術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獨特面貌。感物而動、言志、緣情、觀物取象、隨物宛轉而與心徘徊、氣韻生動、意境、神韻、傳神、形神統一、以情為真、真幻合一、以虛寫實、虛實結合、虛靜、妙悟、興趣、滋味等一系列理論範疇、命題、術語,成為中國傳統文論獨特的理論表述方式。雖然這些理論總結最早建立在以詩賦為主的抒情文體基礎之上,但後來的戲曲與小説,也尊重並延續這樣的傳統,在創作中有所體現。當然,中國文學的另一支傳統即敘事傳統也在詩賦中蔓延,到戲曲、小説之後得到更充分的發揚光大,形成成熟的中國敘事,孕育出偉大小説《紅樓夢》。

三是崇尚藝術生命的有機統一。中國文藝一直強調文藝是有機的生命體,不僅是人心感於物而産生的藝術品,也是與天地萬象相交、與時代社會相連、與人的身體血氣相關的産物。文學不可脫離自然、時代、社會和人際關係,評價文藝作品也就要做到知人論世,“因聲求氣”,看到它與天地萬物、社會萬象的有機關係。而藝術作品也猶如人一樣是一個活潑潑的生命,鳶飛魚躍,生機無限。藝術作品具有生命的意義和特質,具有生命的層次和結構。理論批評家論文常以擬人式語言加以論述,“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又有“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採為肌膚,宮商為聲氣”的説法。或者將有生命的植物喻文,“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作文需要做到“文以氣為主”“氣盛則文暢”。藝術家的修為也在於“養氣”,要吸收天地正氣、時代浩氣、文化傳統中的真氣,“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

四是以審美為中心的批評標準。傳統文論在先秦時期強調詩的政治、外交等的功用比較多,這與當時的禮樂制度相關,但從魏晉開始,以政教為中心的批評標準轉向以審美為中心的批評標準。陸機的《文賦》首開先例,將詩賦從雜文學中列出來專門論述,而且對詩賦的特徵提出了審美的要求,“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緣情體物”是詩賦的特徵和審美方式,“綺靡瀏亮”則是對文辭的審美要求和標準。這之後,“神思”“風骨”“隱秀”“滋味”“意象”“意境”“興象”“興趣”“神韻”“性靈”“本色”“韻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都以探索藝術創作的內部規律和建立以審美為中心的批評標準為內容。

五是豐富生動的藝術辯證法。傳統文論追求人和藝術作品與“天”與“道”的高度統一,在強調物我貫通、情景交融中,重在建構藝術作品內在的生命結構和律動,在心物關係、情景關係和創作中的內部規律上就非常重視藝術辯證法。在創作準備的心態上,講究虛靜,虛則納萬物;進入創作中,則強調在虛與實、有與無、顯與隱、形與神、言與象與意、象裏與象外、有限與無限之間相互激蕩、相互作用,從而創造出意義和內蘊都深厚而寬廣的藝術空間。中國文學與書畫藝術中的空白理論是藝術辯證法最突出的表現,中國戲曲舞臺上的虛擬與假定更是將藝術創造中的辯證法體現得淋漓盡致。

六是開放包容的理論姿態。傳統文論中的理論術語、命題和範疇從來不是固定而是開放的,隨著不同時代不同理論家的闡釋,術語意義的延伸、命題的擴張、範疇的充實在不斷地進行中。一個“氣”字,可以延伸、擴展為二十余種意義,它以基本意義為中心,呈放射性的圓圈方式可以構成以“氣”為主的幾個意義群,從而涵蓋各門藝術。像“意境”這一個範疇,從魏晉的“言、象、意”開始,歷經唐宋元明的不斷豐富,並吸收與消化了印度佛學中關於“境”的理論,至晚清而在王國維手裏鑄成大氣象,成為最有特色的中國文論理論範疇。就是在王國維那裏,也有了吸收西方理論的因素將其糅合進中國文論之中的實踐。

貫通古今,推動傳統文論以新的面貌融入時代

在明晰傳統文論民族特色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在如何貫通古今、讓傳統文論煥發當代活力上下功夫,讓傳統文論以新的面貌真正走進當代、融入當代,成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創新創造因素。

貫通古今要站在當代的立場上打破古今的界限,從當代的理論眼光和視野去闡釋和開發傳統文論的當代意義。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傳統文論並非只是固態的文化遺産,而是可以通過當代闡釋使其意義通向現代文明,在現代文明中獲得新的意義,煥發出當代活力。比如傳統文論中的詩教傳統,其文化價值取向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指導作用。詩教傳統強調文學藝術的政治、道德和育人成人的作用,以及“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與途徑,在今天的文化強國建設中不僅要繼續沿襲而且要發揚光大。又比如“知人論世”和“知音”的批評理論,從作家與接受者兩個方面切入,其理論價值是可以直接進入當代文論的。“知人論世”講的是以作家為中心,了解作家的身世、家世、經歷、個性、學識、情趣等,也了解他與社會、時代的聯繫,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創造的文本,這比西方新批評以文本為中心、割斷文本與作家與社會的關係要來得更為全面。“知音”則是從接受者角度,在審美的層面接通創作者與接受者之間的聯繫,説的就是接受者在欣賞和批評時必須具有“音樂的耳朵”問題,涉及接受者的藝術修養和前理解。“知音”在傳統文論中早已不限于聽琴者和操琴者之間的關係,成為藝術欣賞與批評的美學術語,而“高山流水”也成為“知音”的代名詞。

貫通古今要在接通今人與傳統文論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從術語、概念的轉化和在當代文論中的運用上下功夫。傳統文論所面對的文學類型與當代有差別,傳統文論理論表述的方式和語言與當代也有差別,如果硬搬傳統文論的概念、術語來評論當代文藝,顯然有刻舟求劍之愚。但是,傳統文論的某些概念和術語在今天依然有效,並得到廣泛運用,那就應該讓它煥發當代活力,使之在當代文論中繼續發揮作用。比如“以形寫神”“傳神”“意境”“以虛寫實”“有無相生”“陰柔之美”“陽剛之美”“簡淡”“平淡”“圓美”“情趣”“余味”“自然”“奇幻”“婉約”“狂誕”“法度”“沉鬱”“本色”“氣脈”“超逸”“言不盡意”等。而另一些術語和理論命題,通過闡發它的現代價值和意義,能為當代文論的構建提供理論參照,比如言、象、意之間的關係,從當代符號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現代闡發,可以找到許多豐富的理論啟示。這一類理論命題的闡發還有很多,需要研究者多去探索。

貫通古今要處理好與西方文論比較的關係,在世界文論的視野下樹立中華傳統文論的地位和價值。在認識傳統文論的現代價值與當代活力時,很容易在與西方文論的比較中迷失自我,比如經常討論的傳統文論是否具有理論體系問題,實則是從西方文論的理論體系出發去衡量傳統文論,所謂“潛體系”的認可也是從“顯體系”的比較中給傳統文論定位的。實際上,傳統文論是一種詩性思維,自有它獨特的理論表述方式,硬拿它與西方文論的邏輯思維體系相比較是不合適的,應該從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和理論表述方式去肯定它的理論意義和價值。肯定與發掘傳統文論的現代價值,使其煥發當代活力,讓中華傳統文論的光輝閃耀於世界文論的園林。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5日 14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