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以深厚的文化積澱激發當代創新和創造——專訪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

發佈時間:2023-07-04 10:39:50 | 來源:人民畫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紮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美術館外景。

近日,《人民畫報》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話題進行暢談。


2023年6月19日,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右)接受《人民畫報》記者採訪。攝影 郭莎莎/人民畫報

文化傳承: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全面總結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瞭方向。

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美術的最高殿堂,今年是中國美術館建館60週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美術館老專家老藝術家的回信,深刻闡明瞭繁榮美術創作、加強美育工作、打造藝術殿堂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實現途徑。


2023年5月24日,中國美術館“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週年系列展覽”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分為“致敬經典”“墨韻文脈”“塔高水長”“美美與共”系列主題展覽,通過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現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結合回信精神和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吳為山談到,文化自信自強以及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在堅守歷史傳統的同時,讓其與新時代文化相融合;如何在堅守民族文化的同時,將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本土化。而文博系統的擔當則在於:挖掘、梳理、展示民族歷史上各個不同時期偉大的創造,影響當代創造,並通過這些創造深刻地、形象地展示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美術館老專家老藝術家的回信中提到,要高品質地收藏,高水準的展示,高品質的服務。吳為山認為,高品質的服務要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強品牌、重創新、抓細節,優化再優化,提升再提升,拓寬覆蓋面,推動全民美育。“高品質的‘品’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重,是對精神創造的尊重,是對人民群眾的熱愛。”吳為山提到,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要使規模巨大的人口成為實現現代化的資源,關鍵在於通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提升人口素質。

中國美術館建館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中國美術館人矢志不渝,通過精心策劃展示優秀美術作品等,發揮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獨特作用。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致力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典藏大家藝術精品、加強國際國內交流、促進當代美術創作、鑄就美術高原高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凝聚美的力量。


2023年5月24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羅中立油畫作品《父親》。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美術館老專家老藝術家的回信精神,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6月17日,中國美術館舉辦“館長導賞日”活動,吳為山為觀眾導賞“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週年系列展覽”。


2023年6月17日,吳為山為觀眾導賞“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週年系列展覽”。活動現場,吳為山為觀眾講述經典美術作品及其背後動人的故事。

在吳為山看來,作為中國美術館的一員,以及中國美術館的一號講解員,他有義務、有責任在建館60週年大展中向觀眾講述中國美術的故事,講述中國美術家們如何在繼承中創新,如何在交流中吸收,如何在偉大的新時代創造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拉近了人民美術館與人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藝術作品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傳統與當下生活的距離。”吳為山説。中國美術館這座藝術寶庫,已經成為藝術審美的殿堂、大眾美育的平臺、國際交流的窗口,吸引著各地觀眾共用美的世界。

文藝創作:以文為脈 汲古潤今


2023年5月24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八大山人的作品。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文明凝聚著過去,連接著未來。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一代代中國人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作為藝術家,吳為山多年來始終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符合時代審美特點的藝術語言來闡釋中華美學精神、表現中華民族形象。吳為山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用“中國寫意”雕塑中國精神。

他的雕塑作品《問道》由孔子、老子兩尊青銅雕像組成,取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所記載“孔子問道于老子”的典故。雕塑採用大寫意的創作手法,融合中國傳統泥塑造型加以表現,心手相應,任運自然。孔子像渾然高古,展現儒家仁愛為本的道德追求;老子飄逸悠遊,體現道法自然的精神內核。

他為杜甫草堂博物館創作了表現詩聖杜甫的系列雕塑作品。從遊學壯歌、長安沉吟、流寓秦州,到夔門抒懷、草堂歲月、洞庭余響,一尊“一覽眾山小”的主雕和六個飽含詩意的主題雕塑塑造了詩聖形象。這組以意象與具象相結合的藝術表現,使杜甫從泥的粘性中活出來,又在1800度的高溫熔煉中化為青銅。“蕩胸生層雲”,立於大地,詩化于當代。


  吳為山雕塑作品 《問道——孔子問道于老子》

“立像就是立人,立人就是立文化、立精神。”吳為山説。到目前為止,吳為山已經創作了600余件雕塑作品,其中有500多尊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塑。古代賢哲如老子、孔子、屈原、鑒真等,當代藝術科學領域的大師如齊白石、林散之、費孝通、季羨林、楊振寧、錢偉長、熊秉明等。這些作品凝聚了他的藝術理念、文化責任和民族情感,名人塑像似無言的師者,傳承著民族文化的血脈,傳遞著中華文明的薪火。


  中國國家博物館前的《孔子》像,吳為山作于2010年。


  吳為山雕塑作品 《黃賓虹》 本刊資料


  吳為山和他的雕塑作品《畫家齊白石》攝影郭莎莎/人民畫報


文明互鑒:以美傳情 各美其美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通過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吳為山也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兩個結合”是在新時代實踐與理論創新中所形成的文化生命體。“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兩個結合’,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立起新時代文化的價值體系、審美體系、創造體系、評價體系,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為新時代精神立碑,將新時代精神立於大地。”吳為山説。


2023年6月24日,“以美傳情——中國美術館建館60週年國際交流學術座談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美術館館長、專家出席研討會及系列活動。

近十年來,吳為山見證與親歷著中國美術館不斷走向世界、不斷對話世界的進程。自2014年至今,中國美術館共舉辦30余個國際展覽,組織策劃赴國外展覽20余個,逐步形成並推動了“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中國寫意”等系列品牌展覽走向國際舞臺,積極推動金磚國家人文交流合作和“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的倡議,先後牽頭組建了“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這些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藝術印證。“各國藝術中蘊含著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認同,我們才能真正體現文化的意義所在。”吳為山説。


2023年5月24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 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在吳為山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中,他的作品也安家于不同的文化熱土之上,印鑒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觀。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面孔的老子像和孔子像,先後在法國、義大利、南韓、新加坡等國家的重要博物館、美術館與駐外藝術機構展出或永久陳列;在馬克思誕辰兩百週年之際,吳為山創作的《馬克思》立於其故鄉德國特裏爾市;2019年5月4日,雕塑《百年豐碑》落成于法國蒙達爾紀市鄧小平廣場;《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靈魂之門——塔拉斯·舍甫琴科與杜甫對話》《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等“文明對話”主題雕塑作品近年來落成于義大利、烏克蘭、希臘等國家……這些永不落幕的雕塑在世界各地講述著中國故事,使當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浸潤。


  2018年2月5日,吳為山修改《馬克思》終稿模型。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紀念日,吳為山受邀創作的馬克思青銅塑像在德國特裏爾市西蒙施蒂夫特廣場揭幕。


2020年,《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落成于義大利達芬奇博物館,揭幕式上全場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021年9月,《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在希臘雅典阿果拉廣場古市集遺址落成。

關於不同文明之間如何形成有效對話,吳為山談到了“三個一”——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臉是民族國家文化的特徵,在世界豐富多樣的文化對話當中應當凸顯各自的文化價值;心是平和、平靜、平等的溫潤之心、真誠之心,彼此坦誠真摯地對話,就會在對話之間形成情感的紐帶;魂是人類共同發展和平之魂。”吳為山説。人類文明發展史本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並進的歷史,歷史呼喚著人類文明同放異彩、相得益彰。

(本文圖片均由人民畫報提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