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聽音湖旁,一位俏皮可愛的大頭佛帶領著12隻象徵著傳統文化的醒獅在一片鑼鼓喧囂中和市民歡快互動、一起巡遊。不少市民舉起手機拍照留念,也有老人摸摸獅頭沾沾喜氣,更有三歲小朋友戴上獅頭現場和獅隊過上兩招……這是“南海獅團”在慶賀其周歲生日。
獅團“潮”起
“天下醒獅,皆出南海”。有著“中國龍獅名鎮”美譽的西樵鎮是醒獅發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的故鄉。據記載,南海武術龍獅活動在明代嘉靖年間便已形成,距今已有460多年曆史。廣東醒獅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從30年前的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到近年來的國潮動漫《雄獅少年》,以及2022年河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醒獅與趙文卓一起演出“燃”炸3分鐘,醒獅文化火爆出圈的同時,也令南海這座南粵古城聲名遠揚。但談及有著悠久歷史的醒獅文化的傳承歷程,廣東醒獅非遺傳承人、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副會長黎念忠坦言“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他説:“在啟動實施非遺保護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受到城鎮化發展的影響,關注並欣賞傳統南獅獅藝的人越來越少。此外,民間舞獅藝人的思想和觀念跟不上社會新形勢的發展,表演內容和形式缺乏創意及創新,傳統醒獅也面臨曲高和寡、受眾斷層的問題,難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和興趣。”
為了傳承和發揚醒獅文化,南海開始大膽創新。從制定標準化的競賽規則、裁判法,到開展傳統套路以及自選套路的獅王爭霸賽,再到水上飛獅擂臺賽、夜光龍獅賽等,南海逐漸引領了全球醒獅競技潮流。從2001年開始,其連續20多年舉辦的“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被業界譽為“永不落幕的獅藝盛宴”。
同時,南海對傳統老套的舞獅動作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創新,將武術、舞蹈、音樂等融為一體,讓整體演出充滿戲劇性及趣味性,從而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
據南海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局長梁惠顏介紹,南海與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共同發起“醒獅煥新發展計劃”,在全區開展“獅口普查”,從現存的2700多只獅子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2隻組成“南海獅團”。它們與以往的醒獅可不太一樣,不僅外形經過了特別的設計,在不同舞獅人的演繹下,每只獅子還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實力、顏值皆線上。既有“萌寵”小獅妹阿萍,也有因“瞌睡”全網火爆的斜杠獅皮仔,還有“宗獅”飛鴻……
2022年2月26日,南海舉辦了“南海獅團誕”,“獅團”首次亮相,就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
“近年來,南海區一直致力於推動‘南海醒獅’從單純的民俗表演轉變成集表演、比賽、文化于一體的城市IP,以多樣化的形式出現在國際、國內舞臺上,掀起全球關注並喜愛醒獅的熱潮。我們希望能通過‘獅團’活化、傳承醒獅技藝和精神,搭建傳統文化與年輕人交流的橋梁。”梁惠顏説。
“潮”破傳統
對於捧紅醒獅,南海是認真的。
2020年,一段“舞獅候場時即興表演打瞌睡”的視頻在不經意間走紅網路,霸屏微網志熱搜,“瞌睡獅”一夜成名。“在傳統獅藝裏,本來就有睡獅這個動作,我們只是把它更生活化地表達出來,恰巧與年輕人的生活産生了共鳴,促進了年輕人對醒獅文化的關注。”“瞌睡獅”—佛山市國鼎武術龍獅團負責人黃志佳説。“瞌睡獅”也憑藉這樣出色的表現,加入“南海獅團”成為斜杠獅皮仔。
團隊受到啟發,還策劃了“斜杠獅橋上等女友”等短視頻,“這都是龍獅團裏的年輕人想出來的新奇點子”。黃志佳認為,“南海獅團”成立一年多來,不僅給觀眾呈現了更多精彩的表演,也給獅藝人帶來了觀念上的革新,“我們應該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用他們習慣的語言,反映其真實的狀態,這樣才能與之産生共鳴,醒獅文化才更有機會得到他們的認可。”
2021年底上映的《雄獅少年》被讚為“國漫之光”,一度創下賀歲檔國産動漫新紀錄。該部影片被南海醒獅元素霸屏,用動畫精妙地呈現了舞獅功夫。觀眾之所以被《雄獅少年》打動,不僅是由於電影主角展現出的生命張力,更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韌性。
其中最扣人心弦的高樁舞獅決賽片段,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是通過現代技術對真人醒獅表演動作進行捕捉,從而高度還原了西樵山天湖獅王爭霸賽的精彩場景,讓觀眾直呼過癮。“比如獅頭、獅尾以及鼓手的原型都來自黃飛鴻中聯獅隊的一些隊員和教練的原型,同時,我們還為影片中使用的器材、動作做了很多指導。”黎念忠説。
據悉,該影片還定檔于2023年5月26日在日本上映。
不久前,南海舉辦了以醒獅文化為主線的“南海奇妙季”,每週由一隻來自“南海獅團”的醒獅擔任“周長”,帶領大家通過獅團巡遊、城市探訪達人賽、青年文化市集等活動感受南海醒獅和南海城市的魅力。該項目負責人宋琨介紹,為期13周的活動共匯聚了超2000名青年參與城市共創,吸引了超20萬遊客參與體驗。
此外,南海還與騰訊電競“王者榮耀”“QQ炫舞”合作,分別推出“魯班七號”的“獅舞東方”皮膚和全新國潮服飾、國風音樂和舞蹈,並與國潮品牌HEA聯名推出星瞳XHEA醒獅玩潮快閃空間,受到一眾遊戲玩家的追捧。
從文創家居、歌舞動漫到先鋒科技,千年醒獅跨界國潮一直在練習跳上新的高臺。
“潮”向未來
“咚咚鏘,咚咚鏘……”隨著有節奏的樂鼓聲,桂城平洲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扮成小萌獅,正在“南海獅團”的小獅妹阿萍—他們的女老師的帶領下學習舞獅。
最初給這裡的女老師教授舞獅技藝的“大獅傅”是桂城街道武術龍獅協會會長余衛國。在獅隊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總是有著“離經叛道”的新想法:“南海醒獅,威猛剛毅,在傳統觀念中‘傳男不傳女’,並不倡導女子參與。但我認為,我們這麼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形成併發展至今,一定不是單靠男性的力量,也需要女性的參與。”
於是2005年,他走訪全國各地,召集了一批有武術功底的女孩子,成立了女子“十三姨獅隊”。這支獅隊也打破了醒獅,尤其是高樁醒獅歷來只是男人的世界的傳統,且多次奪得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等世界級大賽的金獎,被稱為“世界女獅王”。從此,有越來越多熱愛醒獅文化的女性堂堂正正地加入其中。
“有了女獅子,當然也可以有小獅子呀!”余衛國又有了新想法。從20世紀80年代起,南海已有中小學校嘗試將醒獅納入校園特色教育,後發展至全區65所學校共有800多只獅子,但醒獅文化卻遲遲沒有進幼兒園。
“雖然幼兒園的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教學相對困難,但我們可以將醒獅表演簡化,從模倣獅子的特色步伐、禮儀等幾個簡單動作入手,通過趣味早操,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感受醒獅文化的魅力。”余衛國説幹就幹,2021年,他在平洲中心幼兒園開始培訓第一批老師。很快附近20多家幼兒園的老師都慕名前來“拜師學藝”,學成後再結合自己所在幼兒園的特點進行二次創作及推廣。
“現在本地有很多小朋友,三四歲就可以跟著鼓點舞出簡單的獅步來。爺爺奶奶打鼓,小朋友舞獅,一家人其樂融融,這自然就形成了家庭醒獅文化。”余衛國説,他不光在本地推廣醒獅文化,還經常受邀去上海、浙江等地的學校進行教學交流。
2022年11月,南海大地藝術節迎來了一位來自上海的小客人。他在網上看到《醒獅操》的視頻後,覺得特別有趣,便開始自學,據説現在他在上海就讀的幼兒園裏每個小朋友都會跳《醒獅操》。媽媽為了讓他能更深刻地了解醒獅文化,特地帶他來到南海旅遊。
“《醒獅操》的感染力非常強,它是把傳統的醒獅套路融入到現代時尚的街舞和潮流音樂中,用年輕人喜愛的舞步將之表達出來。尤其是很多人一起跳時,給人帶來的精神震撼非常強大,預計會成為備受孩子追捧的新潮運動。”梁惠顏説,《醒獅操》已被列入西樵鎮所有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它不僅在本地中小學廣泛傳播,甚至還成為外省一些幼兒園的特色體育項目,“在教育意義上,我們承載著傳承傳統文化,推動現代國潮的使命。這裡有‘未來的醒獅’,有‘醒獅的未來’。”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