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奇”開得勝

發佈時間:2023-05-09 10:13:45 | 來源:今日中國 | 作者:黃宇豪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如果你看過奈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那麼當《中國奇譚》在Bilibili播出時,你可能會脫口而出“這不就是中國版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嗎?”

毫無疑問,這兩部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動畫短片、每集的內容沒有關聯但都圍繞著一個主題等。雖然二者形式相似,但風格和主題卻截然不同。作為2023年目前最出圈的國産動畫短片,《中國奇譚》充滿了中式美學和中式想像。

緣起

製作《中國奇譚》的想法最早誕生於2020年底。當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在醞釀推出一部作品來慶祝2022年中國動畫誕生100週年。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的副教授陳廖宇正好也想創作一部動畫短片,於是雙方開始共同製作《中國奇譚》,並由陳廖宇擔任總導演。

其實,早在1983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製作了一部名為《天書奇譚》的經典動畫電影。這部動畫改編自羅貫中的長篇神魔小説《平妖傳》,包含了大量中國元素,是很多觀眾眼中國産動畫的“天花板”。《天書奇譚》的導演之一錢運達便是陳廖宇的大學老師,而《中國奇譚》出品人、總監製,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速達則是陳廖宇的同班同學。《中國奇譚》的許多其他導演也深受《天書奇譚》的影響,例如《鵝鵝鵝》的導演就表示該動畫中狐狸公子的原型就是《天書奇譚》裏的阿拐。《中國奇譚》中“奇譚”二字的靈感實際上也來源於《天書奇譚》。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中國奇譚》致敬了《天書奇譚》。

陳廖宇對每一集動畫短片都提出了要求。他希望作品的內容風格多樣化,同時囊括動畫創作的主要類型。他也要求短片的導演在30多歲到40多歲之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導演既有創作經驗也有強大的創作力。他希望導演們走出舒適區,探索一些新的東西。在創作過程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前輩們也親自指導了各個短片的導演,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經過兩年的不斷打磨,《中國奇譚》在2022年底完成,並於2023年元旦在Bilibili開播。該動畫一經播出便引發關注,相關話題迅速佔領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6分。近期,其Bilibili的播放量已高達2.6億。

奇譚降世

《中國奇譚》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國風格。視覺上,該動畫運用了CG、三渲二等多種技術,還將水墨、剪紙等中國美術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小滿》是一部剪紙動畫,《玉兔》是一部定格動畫。這兩類都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傳統特色技術。內容上,該劇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凸顯“中國”,以妖為主題彰顯“奇譚”。例如,《鵝鵝鵝》改編自南朝誌怪小品《鵝籠書生》。《中國奇譚》的另一大特點是多元。它由8個短片組成,分別是《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飛鳥與魚》《小賣部》和《玉兔》。這8部短片雖然都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但美術風格和主題立意卻大相徑庭,是“中國奇譚”這一主題下的8種不同表達。

《中國奇譚》的成功離不開對現實生活的刻畫。《小妖怪的夏天》是最先上線的短片,一經播出便引發觀眾熱烈討論。觀眾們普遍反應在主角小豬妖身上看到了自己:領導安排給小豬妖的不合理任務、朝令夕改的作風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自己的領導;媽媽對小豬妖的關心讓人聯想到回家時母親的嘮叨;小豬妖的一句“我想離開浪浪山”更體現了普通人希望離開家鄉外出闖蕩世界的理想。而《小賣部》中的楊大爺説著一口純正的北京話在衚同裏和街坊鄰里閒聊、不習慣用手機交水費、不想扔老物件等情節則讓觀眾聯想到了北京衚同和自己家裏的老人。《中國奇譚》中這類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節和細節讓觀眾們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打動了大量觀眾,引起了廣泛共鳴。

當然,《中國奇譚》並不是完美的。隨著8部短片全部上線,該劇的豆瓣評分也由最高的9.6分穩定到了現在的8.8分。這8部短片的品質總體維持在了一個較高的水準,但仍有個別短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爭議較大的是《飛鳥與魚》,很多觀眾認為這部短片和《中國奇譚》的風格和主題不太相關,劇情也不敢恭維。

對於此類批評和質疑,陳廖宇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奇譚》把冒有一定風險的探索作為很重要的任務,在創作過程中,當我們內部看到某一集故事或美術風格特別好,預計它會受到更多觀眾的歡迎時,我們不會功利性地選擇向這一集趨同,如果那樣做,我們就又回到常規的動畫創作當中去了。我們尊重觀眾的方式,是用我們自己的創作給觀眾提供多角度的、具有豐富可能性的觀賞和審美體驗。”

對陳廖宇來説,真正讓創作者欣慰的事情不是觀眾一味地叫好,而是他們自發地解讀作品。在《中國奇譚》中,有很多情節和細節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甚至是二次創作。一些博主在看完短片之後發佈了自己對該短片的詳細解讀,有些解讀甚至是導演自己都沒想到的。這類解讀既幫助觀眾理解了部分難懂的劇情,也擴大了這部動畫短片的影響力。

國漫歸來

1922年萬氏兄弟創作的廣告動畫短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標誌著中國動畫的誕生。雖然它只有1分鐘左右,卻是中國動畫的雛形和先聲。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中國動畫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20世紀的經典動畫都出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逐漸形成了“中國動畫學派”,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一度成為中國動畫的代名詞。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日漫、美漫等海外動畫被引入中國,國産動畫開始走向下坡路。《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灌籃高手》《數位寶貝》《神奇寶貝》等國外動畫憑藉其精良的敘事和製作,迅速獲得年輕一代的追捧,成為他們的童年回憶。這段時間,仿佛並沒有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國産動畫。

後來,在國家政策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動漫市場上也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國産動畫,包括《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這些取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産動畫獲得了觀眾的普遍好評。

國漫崛起的背後是中國文化的崛起。《中國奇譚》的出現助推了這一國潮,沉寂多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再次讓人們看到了國産動畫的光明前景,中國觀眾不禁感嘆“國産動漫要重新崛起了”。在陳廖宇看來,中國動畫現在進入了自我意識覺醒的階段,近幾年的國産動畫都在“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動畫風格”,中國的動畫行業正逐漸走向成熟。

然而,我們同樣也要看到,國漫崛起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風格不夠多元。近幾年爆火出圈的優秀國産動漫往往都與傳統故事有關,例如《白蛇:緣起》取材于《白蛇傳》,《哪吒之魔童降世》取材于《封神演義》,《大魚海棠》取材于《莊子•逍遙遊》。這些作品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澱,但缺少與當代生活有關的現實主義作品。另一個問題是低幼化現象嚴重。不管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是《熊出沒》,此類國産動畫雖然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受眾有限、深度不夠,無法滿足成年觀眾的需求,難以扛起“國漫崛起”的大旗。此外,國産動畫還面臨著缺乏創意、情節老套、説教性強等問題,這都需要創作者和從業人員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改進作品。

很多人第一次看《中國奇譚》時,下意識地將其打上中國版《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標簽,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動畫與國際水準的差距。豆瓣上,《愛,死亡和機器人》的評分是9.2分,但第二季和第三季卻分別只有6.8分和8.5分,可見即使是世界知名短片動畫的續集也難以超越第一季。與此同時,《中國奇譚》的評分是8.8分,而《中國奇譚》的第二季正在籌備之中。雖然我們現在不知道第二季是否能突破和超越第一季,但可以肯定的是,國漫真正實現崛起需要更多《中國奇譚》的探索。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