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清明回鄉祭祖之餘,鄭雪嬌領著一雙兒女來到了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的網紅打卡點——茂新村。
從村口那令人起敬的“中國御史之鄉”牌樓走進茂新村,路兩邊是坐落在明代建築裏的中國(海曙)御史文化陳列館和倣明清四合院的寧波家風館。沿路踏上錫峰吊橋、跨過御史河,孩子們的歡呼聲便響了起來:“快看,這水田裏有小龍蝦。”“我要坐火車!”“我要看火箭!”“我要摘草莓!”“坐船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七彩的油菜花田裏,1:1模擬空間站、雙層火車、太空植物王國、集裝箱集市、稻田咖啡等錯落有致,多種色彩此起彼伏,煞是好看。
一個村子咋會有這麼多花樣?記者有些困惑。
“別看我們的面積只有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0人,花樣足呢!”茂新村黨總支書記林憶聶説,地處平原的茂新村是典型的浙東小村,主要以種植水稻、藺草為生。要發展,只有在廣闊的田地間做文章。
村內兩千畝農田在種植基礎上還能做什麼?茂新村的答案是打造一體式茂新太空農業體驗中心。大地上,稻在水中生,蝦在稻下游;模擬空間站內,還原的宇航員生活、實驗區域可同時容納幾十個學生互動,在體驗中學習航太知識;太空植物王國裏種植的都是太空作物,利用太空育種技術並採用全程數字化管理種植出來的粉寶石、紅珍珠、紅甜蜜、黃甜蜜等各類太空番茄紅紅地挂在藤架上;8節退役的老式雙層火車車廂的每一節都有著不同的主題,咖啡廳、餐車、會議室、會客廳、親子遊樂場、攝影棚、音樂廳……拿一本書,點一杯咖啡,望著窗外的稻田美景,拍張美麗的照片,正是現在年輕人嚮往的慢生活。
“僅一個週末,就吸引了5萬人次前來打卡。”林憶聶開心地笑著。
這邊茂新村花紅柳綠,那邊仲一村遊船碼頭上同樣遊人如織。
坐上烏篷船,一路碧波盪漾、白鷺紛飛。枕水人家、古橋巷裏、美麗田園一幀一幀地映入眼簾。
“這才是江南水鄉的模樣。”古林鎮黨委書記王光陽心中的江南夢在這裡得以實現。
“都説江南水鄉美,可是現在的江南鄉村不僅水越來越少,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但我們古林鎮河網密布、村村相連,水域面積298.18萬平方米、河道總長143.67公里,沿河埠頭還保留著往來商客船舶的通航痕跡。這裡也是寧波近郊少有的古韻水鄉風貌保存完好的區域,不利用起來,可惜了。”他説。
“近年來實施的生態河道整治工程也是我們的優勢。”一旁的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的張巨良接過了話頭。古林水系沿途文保遺跡、文創非遺和古宅建築留存較多,古林因地制宜、水岸同治,將沿岸糧站、碼頭等歷史景觀修舊如舊,保留古建築、古橋、古廟的原汁原味,而新修的廊橋、涼亭、小景觀、小公園則充分展示了當地藺草、農耕、米食的傳統文化韻味。“鎮裏有三條河在2022年被評為省級美麗河湖。”張巨良説。
以河為線,以船為梭,“舟遊古林”從去年10月開始“啟航”了。水上游船經過西洋港河、照天港河、裏龍港河、蜃蛟街河、茂新御史河和車塘河等7條水道,組成了2小時遊覽環線,共設置12個停靠點,將沿途蜃蛟村、前虞村、茂新村等7個村和一個漁業社串珠成鏈,把鄉村主要景點變成水上旅遊節點,充分展現各村農耕種植、水鄉野趣、太空農業、古橋街巷、米食非遺等不同特色。
“這不僅是水鄉旅遊線,更是水上共富圈。”漁業社社長胡國軍被推選為新成立的古林鎮席鄉文旅公司董事長,他説:“公司由古林鎮成立運營,蜃蛟片區7個村和一個漁業社共同參與。開發的水上游船線路長13.5公里,目前已經開通8.26公里,所有利潤年底按比例以分紅形式回報村集體。”
每條河的兩岸都有熱鬧的水上集市,村民自家種養的農産品、家禽,自己做的灰汁團、擂沙肩、烏米飯等老底子米食,還有草席、竹籃等特色手工都很受歡迎。43歲的仲一村村民鄭東在公司的培訓下拿到了遊船駕駛證,成為一名“船夫”,他説:“在家門口打工,幸福感太強了。”
春暖花開,“鄉”約寧波。3月17日,2023寧波鄉村旅遊季啟動——3月到6月,全市34個重點旅遊鄉鎮將舉辦運動休閒、田園採摘、鄉野尋味、美食盛宴、文化節慶等5大類活動。“2022年,全市鄉村旅遊累計接待遊客1255萬人次,同比增長8.72%,旅遊經營總收入同比增長4.95%,帶動農村就業人員7萬餘人,佔全市農村從業人員約19%。今年,我們更有信心。”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14日 03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