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在武鳴,自古以來就有民眾匯集起來唱山歌、聽山歌的習俗。這裡的人們一大早背一壺水出門,只為了在歌圩上一展歌喉。不到500米的江濱路兩側,近30個對歌點密密麻麻,以“歌海”喻之,也不為過。
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讓城鄉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正在開展線上歌圩展演活動,也嘗到了利用網路新媒體傳播山歌的甜頭。
清晨6點,天還沒大亮,陶自家的手機就響了:“今天縣城有歌圩,已派人去江濱路佔位,速來!”電話那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潘寶山,也是陶自家的歌友。
家住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府城鎮文泉村的陶自家,今年69歲,聲如洪鐘:“我從四五歲起就唱山歌,哪有歌圩,就往哪趕。山歌使人年輕,讓人快樂。”
在武鳴,自古以來就有民眾匯集起來唱山歌、聽山歌的習俗,每場數百至上萬人,唱和竟日,形成“歌圩”。和別的地方村裏人趕集不同,這裡的人們一大早背一壺水出門,只為了在歌圩上一展歌喉。
山歌傳情達意、溝通人心
村裏到縣城30多公里,摩托車載著陶自家到縣城,已是上午10時許。不到500米的江濱路兩側,近30個對歌點密密麻麻,以“歌海”喻之,也不為過。
一塊“武鳴壯鄉歌圩”的橫幅前,聚攏了一二百人。潘寶山夫婦是這個場子的主角,陶自家是最活躍的客串和龍套。從早上8點到晚上9點,不下20個歌手輪流登場,偶爾還有觀眾即興“鬥歌”。陶自家抬手指向不遠處:“每逢下午兩三點鐘,這裡最是熱鬧,江濱路兩邊人山人海,簡直歌聲震天。”
“唱山歌嘞,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隨著經典電影《劉三姐》走進千家萬戶,這一旋律幾乎家喻戶曉。近十幾年,“壯族歌圩”“壯族三月三”先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歌圩基礎上形成的“壯族三月三”,2014年起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法定假日。
千百年的傳唱承襲中,廣西很多地方有趕歌圩的習俗。歌圩有節日性質的,也有臨時的,大家聚在一起,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對山歌,以歌會友、以歌傳情,甚至以歌代言。據民俗學者介紹,上世紀90年代,廣西各地成規模的壯族歌圩有600多處,其中90多個歌圩日選擇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舉辦。在武鳴,除了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每月29號(2月是28號)也是固定的歌圩日。從1980年至今,每逢歌圩日,來自武鳴周邊的群眾就自發來到江濱路,在道路兩邊的空地自設歌臺,一唱一和,歌聲飛揚。
“壯語山歌的句式主要有五言四句、七言四句,韻律也獨具特色,上一句的尾字常與下一句中間一個字互相押韻。”廣西山歌協會原會長覃祥周説,歌圩中對唱的山歌類型非常豐富,有生産歌、生活歌、農事歌、季節歌和情歌,等等。歌者往往是即興創作,套用某種唱腔和句式,根據現場環境隨機應變組織歌詞內容。
這裡的人們愛山歌,過節時唱,勞作時唱,走路、獨處時也唱;這裡的山歌包羅萬象,有熱烈的、華麗的、風趣的、直白的、敘説的,也有空靈的、清新的、含蓄的、思辨的、咏嘆的;對這裡的人們而言,山歌是內容,也是載體,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美學意蘊,它們有傳情達意的功能、溝通人心的作用,更承載著文化傳承的自信與自覺。
“山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有兩個孫子,一個12歲,一個5歲,都是山歌迷,都喜歡黏著大人趕歌圩。對我們來説,山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唱罷一曲,潘寶山夫婦娓娓道來。1958年出生在武鳴農村的潘寶山,因為唱山歌,與比自己小5歲的潘少香相愛、成家。如今,夫婦二人都是非遺傳承人。年過花甲的他們能夠出口成歌,甚至可以連續對歌六七個小時不歇場。
“武鳴處處是歌圩。”在南寧市武鳴區文聯主席李維看來,傳統歌圩活動與近年來興起的廣場舞相互促進,讓唱山歌成為當地城鄉群眾茶余飯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歌圩,不僅有傳統山歌,也有時代之歌。人們歌唱生活的滋味,歌唱時代的風貌,把好日子放在歌裏過。
武鳴的山歌資源豐富,愛唱山歌的群眾也很多。2010年5月,武鳴成立了山歌協會,在城區最繁華的路段開設“武鳴壯鄉歌圩”,在13個鄉鎮設分會,在各鄉鎮設立山歌日。武鳴還以培養非遺傳承人為抓手,每年開展歌手評選活動,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山歌傳承每人平均有傳承的經費補貼,“武鳴壯鄉歌圩”也有了經費支援……一招接一招,讓武鳴的山歌后繼有人、越唱越響亮。
“山歌協會剛成立的時候,每個鄉鎮參加活動的群眾也就十幾個人。如今在武鳴城鄉,能經常出來參加山歌活動的群眾,不少於1萬人。”46歲的韋秋岑是南寧市武鳴區民族中學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山歌傳承人,曾擔任過兩屆武鳴山歌協會主席,回憶起山歌協會的成長壯大,她深有感觸:“在歌圩的發展中,政府的扶持久久為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歌圩活動的廣泛開展,使武鳴城鄉愛山歌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唱山歌不僅出於熱愛,更有了一份責任感和榮譽感。2010年,武鳴被原文化部確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2012年被評為“廣西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及廣西首批“特色文化産業示範縣”,2021年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真心千年永不變,諾言重重重如山,情義刀割割不斷,山歌時時在嘴邊。”從劉三姐的傳説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多種版本的舞臺劇《劉三姐》、經典電影《劉三姐》,再到彩調劇《新劉三姐》,山歌藝術在八桂大地上薪火相傳、拔節生長。武鳴處處山歌響,人們切身感受到生活是滋養山歌藝術豐沃的土壤,山歌藝術在服務人民中得到了豐厚的饋贈,更感受到傳統山歌隨時代變化不斷煥發的蓬勃生命力、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適應新媒體給城鄉群眾文化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唱山歌太有意思了!”南寧市武鳴區太平鎮慶樂小學的黃芯姚,是個小山歌迷。慶樂小學始建於1950年,是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歌圩的5個傳承基地之一。2009年,學校創辦的合唱團,如今已在武鳴乃至廣西都小有名氣,連續多年參加南寧市“壯族三月三”藝術節的開幕演出。9歲的黃芯姚就是合唱團一員。
在慶樂小學校長黃彥安的心中,村裏的孩子有唱山歌的天賦。他們努力呵護孩子們愛唱山歌的興趣,每天的大課間操活動,都組織唱山歌、跳山歌操。2015年,學校來了專業音樂教師,孩子們的山歌傳唱積極性更高了,合唱團還把紅色文化融入山歌,編排成情景劇。
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讓城鄉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壯鄉歌圩的未來,需要適應新媒體給城鄉群眾文化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館長余燕鳴和他的同事們正在開展線上歌圩展演活動,也嘗到了利用網路新媒體傳播山歌的甜頭。
2020年,武鳴舉辦了“壯族三月三”雲上歌圩活動,13個鄉鎮的歌手借助網路隔空拉歌對歌,網路直播受眾超過10萬人次。雲上歌圩連續舉辦的這些年,年年網路人氣上漲。2022年,原創山歌《壯家五色飯》在網上展播後,成功入圍廣西新民歌大會線下競演,並獲得優秀作品獎。
武鳴的歌圩還上到“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至今,這個雲平臺上已組織了10余次壯鄉山歌展演,100多位武鳴山歌歌手上網參加表演,共推出1000多首新山歌。
也因為有了網際網路,如今合唱團的孩子們每週都能通過網路雲課堂,線上參加各地知名音樂教師的音樂課。
“網際網路真是個奇妙的世界,打開手機,隨時都有人在聽你唱山歌,隨時都可以找到人跟你對山歌。”熱衷趕歌圩的潘寶山,也喜歡刷手機短視頻,他自己覺得滿意的山歌,也會找人製成短視頻在網上分享。現在,潘寶山、陶自家和他們的歌友最盼望即將舉辦的2023年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遊節,期待在家門口一飽耳福,與歌友們切磋歌藝。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