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放、自我和沉浸:“雲演藝”業態的新價值生成
編者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近日發佈成果。
本屆優選匯以“中國網路文藝這十年”為主題,吸引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695個作品參評,其中長評335個、短評323個、微評37個。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專家匿名評審和網路票選,並報中國文聯批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50個,其中長評33個、短評15個、微評2個,同時評選出3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拓展了優選範圍,首次將500字以內和五分鐘以內的微評納入優選範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匯聚了組織力量,在往屆個人自薦的基礎上增設組織推薦,中國文聯繫統、中國評協系統、“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成員單位、中央與省級主流媒體等積極參與,較好地發揮了組織優勢。網路投票互動熱烈,中國文藝評論網開發推出了投票專頁,入圍終評的103個作品吸引廣大網友積極投票34萬,引發了一輪網路熱潮,充分體現了網路文藝評論的特點。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部分優秀評論作品,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開放、自我和沉浸:“雲演藝”業態的新價值生成
(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入圍文章,由作者參選提供)
2019年以來的疫情逐漸讓“雲演藝”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初始看來,“雲演藝”或許只是疫情限制下的權宜之計,但從網路文藝生態的快速發展趨勢和近三年“網際網路+演藝”模式的成熟度來看,“雲演藝”開始進入學界視野並不是特殊階段中的特殊現象這麼簡單,而是特殊事件所導致的新業態下價值新的生成。當前,僅抖音平臺數據,“我國現存的348個戲種中,抖音平臺生態覆蓋了300余種,其中231種已經開通直播實現‘雲演藝’”。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作為近三年來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在“2022年9月開展的158場演出中,線下只有近20萬人次走進場館,而雲演藝已超過3.5億人次觀看”。“建設‘網際網路+演藝’平臺,加強演藝機構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支援演藝機構舉辦線上活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打造舞臺藝術演播知名品牌”並在這一過程中“推動文藝院團、演出經紀機構、演出經營場所數字化轉型,促進戲曲、曲藝、民樂等傳統藝術線上發展,鼓勵文藝院團、文藝工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網路直播平臺開展網路展演,讓更多青年領略傳統藝術之美”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文化産業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網際網路發展到算力時代的今天,“雲演藝”已不再是簡單地將演藝活動搬到網際網路上傳播的“網際網路+演藝”,而是數字時代人類演藝活動的網路文藝新業態、新生態和新需求的嬗變。一種新業態的出現是由於生産力出現了新的突破,進而讓生産關係孕育和生成出了新行業生態所導致的,這不僅反映在勞動方式、經濟關係、人文心理環境的變化上,也反映在出現了與原業態不同的本體特徵上。而新特徵的出現又會導致供需關係上呈現出新的價值。與“聚集性”、“封閉性”、“單向性”和“人文化”為基本業態特徵的傳統演藝活動相比,“雲演藝”具有跨時空性、開放性、即時互動性和AI化的新特徵。跨時空性是指基於網際網路傳播的演藝活動能夠突破傳統的聚集性觀演傳播的地理時空限制,進入到一個更廣大的、可隨時加入的時空架構當中。開放性一方面是指演藝主體可以突破演出空間束縛,僅由數字頻寬和存儲承載來決定觀演數量;另一方面是指演藝主體的專業性和職業性不再是規定化的中心式演出實體,而是加入了去中心化的演出個體所自在的參與。即時互動性是指觀演體驗出現了與傳統集聚式觀演現場面對面有限互動所不同的,以即時性、多渠道、多符號溝通為特徵的虛擬式交互溝通新體驗。AI化是指演藝業態的産與銷、賣與買、關注與接受的過程不再是傳統上“朦朧的”“人文化”的個人意願萌發,更多地是受到人工智慧的引導與推動。“雲演藝”展現出的新發展特徵既是網際網路發展新階段業態所導致,又是技術環境下作為“自我”的觀眾和作為“體驗”的觀眾的人文慣習的變化所涵化而生,並讓這一業態具有了不同於傳統演藝業態的新價值特性。
一、新業態
作為訴諸人視聽感覺的表演藝術形態,傳統的演藝産業形態特徵是提供面對面的藝術産品以固定時空的形式進行集中消費,並由此形成戰略資源、業務系統、價值結構和顧客體驗構成等一系列商業模式。在傳統實體舞臺消費空間中,除了提供面對面鑒賞藝術作品的審美消費價值,也提供一種在有限空間、有限互動下場景身份認同的儀式價值,並圍繞這一核心消費場景形成了一系列的觀演消費文化慣習。由於傳統舞臺表演藝術具有在場性,演員與觀眾始終圍繞著舞臺的物理空間來進行藝術活動,所以場所的空間界限即是活動的範圍,而且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也限制了空間大小和觀演人群的數量。藝術審美的完整性和空間的局限性成為傳統演藝業態的固有矛盾:坐在前排的總是少數。對於後排觀眾來説,儀式價值或許更為凸顯。
與之相比較,“雲演藝”是一種跨時空的開放性業態。存儲與共用的雲技術不僅讓演藝産品在物理上突破了時空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完整性和局限性的矛盾。雖然仍未達到最完美的藝術鑒賞場景,但對大多數人來説還是較好地解決了藝術細節鑒賞的問題。當前音樂發行幾乎已經完全線上開展。從周傑倫《最偉大的作品》MV發佈當天6小時破億的線上總播放量,以及劉德華B站播出的《十七歲》演唱會突破3.5億人次觀看量中已反映出這種跨時空的開放性業態所蘊含的強大消費價值潛力。“雲演藝”的開放性還不僅體現在專業或職業演藝機構的展演上,更突出的業態價值在於演藝主體的去中心化特徵:專業個體、職業個體、愛好個體在自媒體時代均可以成為演藝主體,就如京劇非遺傳承人果小菁坐擁400萬流量粉絲的情景。開放的時空、開放的主體進一步詮釋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雲技術演藝業態價值。
二、自我性
“自由地傾向一件偉大的藝術品,探索它的無窮無盡的豐富性”也就如李澤厚所探討的自我審美意象超越理性那樣,“‘藝術’指審美體驗的層次,包含自我層次和客觀現實層次”,而“審美指向主觀象限”,意味著藝術審美體驗中自我性越強其體驗越豐富。作為追求自我性超越的審美過程,傳統表演藝術觀眾在審美過程獲得的是公共演出空間聚集下自我性被弱化的審美,進而阻礙自我審美價值的實現。一方面,在公共演出場所中,個體觀眾易受周圍觀眾所暗示,自我性的審美過程常被打斷。鼓掌、吶喊等由周圍觀眾發起的互動行為,能夠快速被個體觀眾感知,而個體觀眾進入自我感受的時間節點卻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在高雅演出的觀演儀式下,觀眾在劇場空間和劇場禮儀中的精神壓力,影響自我的感知力。
與之相對應,“雲演藝”的觀眾在IP下擁有獨立的觀演空間,觀演的審美過程擁有完全的自我,或許完全的自我反而會三心二意,但又何嘗不是考驗一場演藝是否真正引人入勝的契機?避免了公共觀演場所中人群氣氛的暗示,跳脫了觀演禮儀對觀眾感知機能的限制和群體內的精神壓力,同時讓語音連線、彈幕互動、雲打CALL等自由開展,才更是一種“自由地傾向一件偉大的藝術品,探索它的無窮無盡的豐富性,我們就能發現自我超越的真正價值”的狀態。因為“真正看戲,審美感知機能大抵出於一種放鬆狀態,而一旦離開這種狀態,也就很難真正的看戲”。從內容選擇角度,“雲演藝”的AI推送方式會不斷推送類似內容,進行自我意識再強化,而這一方式可能將帶來更多的“繭房效應”。即所謂的自我選擇變得越來越重復而讓自我更多地陷入了自我束縛。拋開這一傳播倫理的顧慮,從藝術審美上看,自我性仍然是得到了不斷強化。
三、沉浸的未來
心理學家米哈裏·契克森米哈賴最早提出沉浸概念,指一種將個人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特殊感覺。“這種感覺猶如在愜意的水流中不受打擾的狀態,忘記時間的流逝。”作為一種由觀眾身體感官感知表演資訊而被引導“入戲”的心理體驗,在傳統的表演空間當中,不同的觀演位置和不確定的環境都會讓觀眾有可能獲得的是朦朧的“入戲”體驗,縱使演藝如此的引人入勝。相對而言,表演藝術中演員經過夜以繼日的信念感訓練,可以在“入戲”與“齣戲”之間來去自由,但不經訓練的普通觀眾獲得“入戲”本就是困難的。讓觀眾“入戲”的外加輔助一直是傳統演藝空間致力於解決的問題,無論是較暗的燈光、吸音的墻面、加強的聲響,還是改變觀演舞臺走向的設計。當下實體舞臺的趨勢之一就是打造沉浸式演出。如2021年,第十五屆音樂盛典咪咕匯升級打造了全球首場“元宇宙交互時空·雲演藝音樂盛典”,集合了AI技術生成的數智人及太空虛擬場景。演出現場周傑倫與虛擬粉絲橙絡絡同臺互動,以及太空航站全景舞臺給人以多重空間的視覺沉浸。
沉浸作為一種正向的、積極的心理體驗,能給個體參與活動時提供愉悅感。以往這種“朦朧”的體驗正隨數字科技的迭代逐步進入到網際網路的人機互動中,賦予演藝行業新的價值。隨著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穿戴設備的日趨成熟,包攏所有感官的設備觀演模式將大大增強沉浸式的“入戲”體驗。當下一些高科技劇場已經提供VR交互終端的接入服務,如2021年4月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業務考核展示《舞上春》雲演藝項目,製作了VR視頻,觀眾戴上VR眼鏡終端,可以瞬間達到視覺擴張的效果,造成舞者和演奏者近在咫尺的視聽感。線上線下同步展開的沉浸式演出不僅拓寬了傳播面和銷售面,也拓展了“雲演藝”新的市場價值:隨著技術成本的下降,基於“雲演播”的虛擬沉浸式終端設備走入家庭,對於個人來説無疑提供了另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既然遮罩了四週,觀眾又何必一定要選擇聚集?更何況,越發多樣的自媒體演藝更讓觀眾們能夠在相互演出中相互沉浸。這種沉浸感的獲得依賴於AI技術整合下的倣真交互系統,對表演主體感官輸入逼真的刺激,以模倣真實感覺,使其信服並將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獲得沉浸式的“入戲”體驗。未來,隨著皮膚壓力儀、氣味發生器、甚至腦機介面等交互設備的普及,“雲演藝”的觀演能夠充分利用人類所有感官通道,使人暫時脫離現實生活,在觀演中獲得個體沉浸。在個體沉浸下觀眾與演出的互動效應也將再度升級,能夠進一步強化觀演體驗和與之相關的互動中。
結語
每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常常伴隨著偶然性,且偶然的出現也往往處在技術發展的量變階段。具有跨時空性、開放性、即時互動性和AI化特徵的“雲演藝”為傳統演藝業態帶來的衝擊是一個漸推漸強的過程,這是網際網路技術向人工智慧階段不斷發展成熟所引發。人工智慧與虛擬倣真技術生態的成熟度又決定了作為人類古老視聽感覺意象塑造者的演藝行業形態的演進方向。如同電視、電影技術催生傳統舞臺演藝進化出新業態一樣,“雲技術”的普及和浸入生活也終將不斷催生出演藝行業的業態新價值。
作者:韋鈾,廣西藝術學院人文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