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鐘鼓樓的“北京時間”

發佈時間:2023-01-17 09:30:5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賀艷 張首剛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在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屹立著古老的鼓樓和鐘樓。暮鼓晨鐘雖已不再鳴響,但看到它們,依然讓人想到悠悠流逝的時間。

北京鐘樓、鼓樓的運作遵行“司時儀器計時,更鼓依時定更,大鐘依更報時”的模式。司時儀器安放于鼓樓二層,從元至清先後使用過碑漏、刻漏、時辰香等三類計時工具,計量著古老北京城的“北京時間”。

碑漏:滾動計時

《元史》記載北京鼓樓碑漏“以木為之,其形如碑,故名碑漏,內設曲筒,鑄銅為丸,自碑首轉行而下,鳴鐃以為節”。即它的外觀像是一塊碑,用木頭製成;內部設置自上而下呈“之”字形連接的銅管;碑首上端設投球孔和一個可以儲存若干銅制小球的儲球筒。

碑漏是一個半自動化系統:首先由人工打開儲球筒的開關,第一個銅球滾出後,開關自動合上,球沿之字形銅管滾行而下,直至撞擊位於碑漏底部銅鐃。銅鐃被撞擊後發出響聲進行報時,並觸發與之相連的機關,帶動碑漏上部的儲球筒打開,第二個銅球滾行而下。以此類推,迴圈往復。每個銅球的滾動時間為24秒,36個金屬球需用14.4分鐘,即1古刻,3600個金屬球滾行完畢正好為24小時。這一計時方式晝夜都能使用,也不受溫度和濕度影響,展現了古人在精密計時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刻漏:滴漏計時

北京鼓樓所用的刻漏相傳為宋代遺物,由三級漏壺、收水壺及箭尺、鐃神所組成。漏壺從上到下依次名為天池、平水、萬分,各壺下端中心處設一龍嘴,將上一級漏壺的水向下一級漏壺流送,通過這種方式讓流入收水壺的水流更加穩定。箭尺是刻漏中用以指示時間的尺規,放置於收水壺中,隨著壺中水面上漲而浮升,顯露不同時間刻度。收水壺頂部設雙龍抱扶箭尺,每到一刻,收水壺的機械裝置就啟動鐃神擊鐃8下。銅壺中以水滿為度,隨時增添用水,冬天則用溫水。

北京鼓樓的刻漏兼具計時和報更兩個功能,玄機在其所用的箭尺上。“五更制”是中國獨特的夜間計時制度,即將每天日落(昏)到日出(曉)之間的時間稱為“夜”,將其均分為5份,每份為一“更”。由於冬夏晝夜長短不一,所以“更”的絕對時長也是變化的。箭尺的頂端標記有“第某箭,由某某日用至某某日”字樣,下部左邊為標準時尺規(每箭相同),右邊為五更尺規(每箭都不同)。一年之中需要根據晝夜的長短變化換用相對應的箭尺,北京位於北緯40度左右,根據元代《授時歷》的記載,冬夏二至之間晝夜長短差值為24刻,每差“一刻”需更換一箭(隨刻改箭),因此共有25支箭尺。

時辰香:燃燒計時

時辰香又稱“更香”,是指標上了時間刻度的香,是一種使用便利、成本較低的計時工具。計時用的更香質地、粗細要均勻,才能保證燃燒時間勻速可控、實現準確計時。清代鼓樓所用的時辰香就是由“欽天監所掌”。

為使用方便,通常把時辰香做得很長,盤起來,可燃燒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或十幾天。有時,為強調某一時刻的重要性,在相應刻度地方垂挂一個棉線綁定的金屬小球,香燃燒至此時將棉線燒斷,小球掉落至下部托盤中發出清脆的響聲,便有了自動報時的效果。

(作者為北京中軸線展陳體系編制團隊負責人、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

授時中心的北京時間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橫跨5個時區,為了統一管理以及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將全國標準時間定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區時,即東經120度經線所在的地方時,也就是“北京時間”。

那北京時間是如何産生的?

北京時間的産生離不開原子鐘。原子鐘是利用原子內部量子躍遷産生的信號進行時間測量,可以分為守時型原子鐘和基準型原子鐘。守時型原子鐘環境適應性強,能夠常年連續可靠運作,用於連續産生和記錄時間信號。基準型原子鐘則更為精準。目前,我國使用了40多臺連續運作的不同類型的守時型原子鐘,綜合産生穩定的原子時。然後,利用銫原子噴泉鐘進行校準,産生既穩定又準確的原子時。

原子時穩定精準,但是沒有確切的時刻含義。基於地球自轉的世界時則相反,它的秒長不夠穩定,但是它的時刻對應著太陽在天空中的特定位置,反映著地球在空間自轉角度的變化,與地極坐標等一起構成地球定向參數,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1958年1月1日零時, “原子時”開始啟用,那一瞬間“原子時”和“世界時”重合,隨後各自獨立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差異越來越大,“世界時”逐漸變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引入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時間尺度,叫“協調世界時”。它採用原子時的秒長,也就是説與原子時保持同樣的速率,在時刻上逼近世界時,逼近的方法就是“跳秒”。當它與世界時的偏差接近0.9秒時,全世界在同一時間,統一對協調世界時進行加1秒或減1秒的調整,這就是我們所説的“閏秒”。1972年,協調世界時正式成為國際標準時間。

目前,國家授時中心的原子鐘每天參與國際比對,以實現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一致性,然後再由授時系統發播到全國。

(張首剛 本報記者高炳採訪整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