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如何激發非遺文化活力?代表委員建言:數字化轉型、多元化傳承

發佈時間:2023-01-16 08:50:5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楊傑英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網太原1月15日電(記者 楊傑英)如何讓厚重的歷史變得更活潑有趣、時尚多元?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發展,綻放出時代光彩?正在進行的山西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數字化轉型、多元化傳承、可持續發展成為激發山西非遺文化活力的“關鍵詞”。

絳州鼓樂、晉南嗩吶、皮影戲、面塑、剪紙……山西非遺家底豐厚,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山西在挖掘非遺項目內涵、講好非遺背後故事、傳承非遺項目基因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但隨著時代變革和現代科技的推陳出新,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面臨的壓力也日益劇增。

為此,山西省人大代表、民革山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李潤建議,以山西優秀非遺項目為基礎,建立數字化資訊平臺,讓數字化技術為沉浸式展覽和傳承體驗提供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非物質文化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匯聚力量。

“要使人能夠隨時隨地了解非遺文化,推動非遺‘智慧+’的傳承。”李潤建議,依託大數據技術,打造非遺數字館;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實現民間傳統文化資源的全實景高清展示,提升非遺文化項目的吸引力;出臺措施鼓勵非遺和數字化融合,推動山西非遺産業數字化轉型,促進非遺文化和産業繁榮發展。

山西省政協委員、長治市襄垣縣政協主席侯慧萍建議,非遺文化要擴展現有的傳承方式,實現多種傳承形式共同發展;要借鑒優秀非遺傳承的成功案例,推進可持續發展;要創新非遺文創産品,讓非遺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市場發展。

“傳播是更好的傳承。”侯慧萍認為,要創新傳播方式,建設非遺文化傳播鏈,擴大非遺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可建立非遺新媒體傳播數據模型,為分析傳播形式提供數據支撐。

山西省人大代表、臨縣政協副主席、臨縣一中副校長馮立新與山西省人大代表、臨縣林業和草原發展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張繩順聯名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設非遺文化傳承課程,能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愛好興趣,同時還能讓本土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創新。

他們認為,從另一層面落實“雙減”政策,實現“雙減”和“非遺文化傳承”雙贏的培養目標,真正讓非遺文化傳承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傳承非遺文化,關鍵在於教育。”與上述兩會代表一樣,山西省人大代表、平遙古城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講解員張霄雲也提出“在中小學校增設‘非遺課堂’”的建議。

她表示,教育部門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實際選擇合適的非遺項目,增設“非遺課堂”,加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內容比重,同時支援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學校授課。(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