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蘇段綿延433公里,沿線8座城市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長江文化建設的重點區域。
當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何高品質推進這項工作,國家相關部門和沿江各省份都還在研究和探索中。在此之前,我省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和建設中可以借鑒利用。
江蘇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經驗總結
從2019年開始,江蘇認真貫徹落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總要求,開始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工作,此項工作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一些經驗。
規劃先行,依法建管。江蘇率先在國內完成首個省級國家文化公園專項規劃《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與其他規劃一起構建起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規劃體系,省人大還在全國首推有關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省級地方立法。
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加強組織領導,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規劃有機融入到當地“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出臺具體政策,調動各級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和沿線居民各方面積極性,發起成立大運河文旅發展基金,助推運河文旅融合發展;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溝通聯繫,加強與沿河省市開展多領域合作,探索協同建設的新模式。
保護優先,軟硬結合。始終把“保護好”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放在首位;同時,既有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這樣的“硬體”重點工程,也有《中國運河志》這樣宏大的“軟體”項目,還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加強運河智庫建設和運河文化精品創作與傳播,發揮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的作用,在世界舞臺上講好江蘇運河故事。
串珠成線,文旅融合。形成“核+帶+組團”的空間佈局,既有如重點遺産點和特色古鎮的保護工程這些“亮點”打造,也有百里畫廊和運河水上游覽線的開發;通過舉辦“文博會”,以“非遺”産業化、文物“活化”和傳統工藝産業化為重點,打造龍頭文化企業發揮帶動效應,逐步打響“千年運河”的品牌。
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應注意處理好六大關係
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可以在借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注意處理好六大關係:
一是處理好頂層設計與依法監督之間的關係。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涉及沿江8市,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嚴格依法規劃和建設:要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立省市縣分工明確、協同發力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高水準編制好相關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儘快制定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管理辦法,組建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智庫和項目評審專家委員會。
二是處理好實物展示與價值傳播的關係。江蘇長江文化既包含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也包含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就要求江蘇長江國家文化規劃建設,既要依託現有各類文物,進行展示性空間設計與建設,體現這些物質文化遺産的教育性、旅遊性價值,也要以適當展陳和演繹形式,表現長江江蘇段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價值和時代精神,兩者缺一不可。需要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既要有工程性建設等硬項目,也要有長江文化研究和長江非遺文化傳承等軟工程,要避免出現一些地方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重硬輕軟的問題。
三是處理好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此項重大文化工程應把社會效益擺在突出位置。不僅要高水準建設好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還要高水準利用好,有效傳承和傳播江蘇長江文化,適度發展江蘇長江文化旅遊産業。需要注意的是,對各級各類長江文物,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確保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對長江文物進行超負荷利用和破壞性開發。
四是處理好國家形象與地域特色的關係。長江江蘇段是中華文明形象標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理應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體現國家水準。同時,由於長江江蘇段涵蓋金陵、淮揚、江南和江海等四大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因此,還要充分挖掘和展示四種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做到統一性與特色性的有機結合。
五是處理好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江蘇沿江各級黨委、政府理應承擔主導職責。它更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在規劃建設和管理利用中需要匯聚民智、發動民力;要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在政府主導、引導下參與其中。
六是要處理好先行試點與整體推進的關係。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建議先選取一兩個城市做好試點工作。例如,可選擇揚州作為先行試點城市,因為揚州作為長江與大運河交匯點城市,以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城市,戰略地位極為特殊,如果在此規劃建設“長江與大運河交匯點”為特色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在揚州施橋、瓜洲、南水北調東線源頭以及十二圩等重點區域,系統謀劃、整體設計,突出新老“交匯點”特徵,可以統籌做好兩大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工作,總結經驗後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廣。
(作者為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副院長)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