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兩會見“文”丨袁靖委員:加強科技考古 更好保護歷史文化遺産

發佈時間:2022-03-10 16:54:0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葛蕾

中國網北京3月10日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強科技考古的提案》。

袁靖委員提出,能否在考古學研究中更加廣泛、有效地運用科技考古的方法,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已成為21世紀衡量一個國家考古學研究水準的重要尺規。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夏鼐等老一輩考古學家有組織地引入國際最新科技考古技術和理念,推動了中國科技考古的發展。現在,科技考古包括數字考古、年代測定、環境考古、人骨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DNA研究、殘留物分析、冶金考古、陶瓷器科技考古、玉石器科技考古等12個領域,已成為提升中國考古學科研能力和水準的重要技術支撐。但是,由於科技考古要求專業人員和專用設備裝備,目前全國範圍內僅規模較大的考古機構和高校能夠配置專業化實驗室或擁有某一領域的專業團隊,科技考古的普及率不高、研究程度參差不齊,尚未充分發揮作用。以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1702處考古發掘項目為例,其中以學術研究為目的的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有300余項,普遍注重年代測定、環境考古、人骨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等科技考古工作。而1300余項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由於任務緊、時間有限、經費缺乏保障、從事相關科技考古的人員有限等諸多原因,大部分未開展科技考古工作,年代測定、DNA檢測、動植物考古等尚未作為常規性技術普及應用。這不僅造成考古發掘現場資訊採集的不完整,而且影響到後續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考古學科和考古事業的高品質發展。

為此,袁靖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強科技考古,更好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産。具體包含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完善推行科技考古的制度保障。建議國家文物局組織相關研究機構,制定田野考古中全面應用科技考古的工作手冊(或導則),簡明扼要地規定各類科技考古的取樣方法,可根據遺址特點提出一些最低的量化要求,在考古項目檢查驗收中要加強對科技考古進展的督導和考核比重。同時,建議國家文物局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適應考古學迅猛發展的需要,調整完善1990年制定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經費預算定額管理辦法》,為開展科技考古提供設備和經費保障。

二是加強科技考古隊伍、標本庫和數據庫建設。建議國家文物局針對各地考古機構及高校現有科技考古人員的分佈現狀,指導、鼓勵、組建有地區特色的科技考古聯合研究機構。同時,建設全國性和區域性的科技考古標本庫、數據庫。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文物局指導、推進全國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建設,在建設中確保有科技考古樣品的保存庫房。要以國家文物局相關重點科研基地為主,做好各類科技考古的數據庫建設試點工作,逐步推廣到全國。

三是強化科技考古人才培養。一方面,建議國家文物局、教育部推動更多具有考古專業的高校做好科技考古教學工作,全面、系統地對考古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科技考古的思路、方法和實踐案例,紮實做好培養科技考古後續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建議國家文物局除考古項目負責人崗前培訓外,加強組織或指導各省開展制度性的科技考古培訓,強化包括技工、實驗員在內的考古從業人員的科技考古意識和技能。

袁靖委員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考古的不斷推廣,中國考古學必將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