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物受災怎麼辦?全國政協委員張自成建議提升文物防災減災能力

發佈時間:2022-03-07 14:56:0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網北京3月7日訊 我國文物類型多樣、分佈廣泛,但同時也珍貴脆弱。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文物出版社社長張自成在《關於提升文物防災減災能力的提案》中總結認為,“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地質災害和極端氣候歷來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築在嚴重的自然地質災害面前顯得十分脆弱。”

全國政協委員、文物出版社社長張自成(國家文物局供圖)


根據張自成提供的數據,近年來,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極端氣候對我國文物造成的損害明顯加劇。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甘肅、陜西等地2處世界文化遺産、140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0余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0余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大量的文物保護點不同程度遭到破壞。2020年汛期全國近2000處文物博物館單位不同程度遭受災害,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0余處。2021年汛期,河南、陜西等省份受持續特大暴雨極端天氣,25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受到損毀,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350處,主要是屋面漏雨、古城墻坍塌和文物建築垮塌等。

深入分析近年來我國文物遭受的自然地質災害,張自成發現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致災風險多。我國文物分佈區域複雜,許多位於山區、河流、湖泊、溝谷等區域,容易受自然災害和極端氣候等致災因素影響,遭到較大範圍的嚴重破壞。二是抗災能力弱。我國文物建築多為木構架結構,主要建築材料為木材、磚瓦等,容易在自然地質災害中受損。尤其是古橋梁、古城墻、古民居等文物建築年代悠遠,受自然環境侵蝕和人為活動影響,抵禦自然地質災害能力弱。同時,文物修繕中對文物建築防災減災措施缺少針對性指導。三是防災整體水準不強。一些地方文物防災減災尚未作為重要和專項內容納入地方自然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體系當中。同時,各地基層文物部門和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隊伍建設薄弱,防災減災物資裝備保障不夠,面對重大自然地質災害,文物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就顯得力不從心。

文物珍貴脆弱、類型多樣、分佈廣泛、産權複雜,防災減災工作既是系統工程,也是專業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協調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由此,張自成建議:

健全中央層面協調機制。文物、應急部門開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築、橋梁、宗教場所、博物館、旅遊景區等涉及不可移動文物的基礎數據。探索開展不可移動文物災害風險圖編繪,與氣象部門完善氣象災害預警資訊共用機制,進一步加強文物災害風險預判、防範和統籌部署工作。

納入地方防災減災體系。推動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將文物安全納入防災減災體系,強化各級地方人民政府的文物安全主體責任,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與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網格化管理等有機結合,確保文物、應急管理、水利、交通、自然資源等相關各部門分工協作,高效應對不可移動文物面臨的各類風險。

繼續推進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搶險及防災減災工程。文物部門積極開展災後文物搶救工作,並繼續加大對橋梁、城墻、石窟寺、岩畫等類型文物的保護修繕和防災減災工作指導,確保文物得到及時、妥善修復,不斷加強其抗風險能力。

加強不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文物部門繼續推動文物保護從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以文物建築預防性保護工作模式探索為突破口。同時,文物、科技等相關部門,指導各專業單位繼續開展相關科研項目,推動基礎研究、新技術應用等,研發文物建築重大安全風險的早期發現、系統防控、應急處置技術體系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