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文學史中,父親或者父子關係早已成為一個永恒的文學母題。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説:“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於他開始看起來像他的父親了。”美國社會哲學家芒福德認為,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朋友。
在作家葉兆言看來,每個人都想走近自己的父親,但結果無非兩種,其中一種就是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小説《通往父親之路》中,小説主人公張左想要走近自己的父親,但有時候走得越近,感覺越遠。
“魯迅談起章太炎先生,我祖父(葉聖陶)那輩人談起魯迅先生,我父親談起祖父那一輩,然後就是我談起父親和他的朋友。一句話,我們都成了九斤老太的後人,歷史仿佛早已寫好了,註定了一代不如一代,我們這些不肖子孫,似乎都不可能再超越父輩。”葉兆言説,他就是“想寫一些中國式的父子”。
“其實《通往父親之路》這本書,它寫的是一種看向父輩的目光。我甚至會想讀者看過之後會不會也去反觀與想像自己通往父輩的道路。”這是65歲的葉兆言首次直面、致敬並反思父輩的小説,也是他想寫很久的作品。
肉體血脈與精神血脈
中篇小説《通往父親之路》講述的是一對父子的故事,是一個家庭的時代記憶,更折射出一個家族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
主人公張左出生不久,父母即因情感不和分開,母親再嫁父親另娶,他自幼由外公魏仁與外婆撫養,一手漂亮的書法與隨遇而安的性情亦來自外公的熏陶培育。其父張希夷是外公魏仁的得意弟子,師從魏仁學習甲骨文,二人雖無血親但志趣相投,堪稱精神上的父子。張希夷與張左,因未生活在一起,情感疏離,幹校三天的單獨相處是兩人一生中難得的親近時光。
魏仁、張希夷、張左三代人,是父子或師徒,有恩親,也有離合與疏近。時光流轉,晚年的張希夷聲名大噪,成為國學大師、學界巨擘,父子二人亦交往漸密。張左只剩下一個身份,那就是國學大師張希夷的兒子。文中寫道:“通往父親的道路太漫長,張左發現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走近過張希夷,有時候走得越近,感覺越遠。”
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麼?《通往父親之路》所探討的就是這樣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從書中幾組特殊的人物關係可一窺究竟。魏仁師從張希夷祖父張濟添學習古文字學,張希夷則師從魏仁學習甲骨文,他們精神相通、志趣相投,更勝於一般的父子關係。張希夷與張左雖為父子,但精神疏離,缺少溝通與情感基礎。此外,外公魏仁在撫育張左的過程中,實際承擔的是父親角色的教養工作,堪稱張左“精神上的父親”。如此來看,通往父親之路,其實不局限于肉體的血脈相連,更是對精神血脈的指認與傳承。
一直以來想寫的一部書
葉兆言關注精神血脈的承傳由來已久。祖父葉聖陶、伯父葉至善與父親葉至誠都是“著名人士”——出身文化世家的他,近現代文學史上的耀眼明星是其家中常客,祖輩與父輩的特殊經歷,對其一生都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葉兆言從歷史的縫隙中,發現他們的來路與去處,對20世紀中國數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命運投以持久的觀照與反思。準備寫小説時,“打算寫一部《戰爭與和平》那樣的長卷,對像是中國的幾代知識分子,從章太炎那輩開始寫起,然後過渡到我們這一代。”這個野心並沒實現,至多也就是在後來的一系列散文隨筆中,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這一系列散文隨筆就是葉兆言最經典的一套非虛構文集,包括《陳舊人物》《陳年舊事》《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誠知此恨人人有》。
這套書有開始,卻還沒有完結。沒有完結的部分,葉兆言寫在了《通往父親之路》中,“這是我一直以來想寫的一部書”,承載著當初幼稚念頭和未曾實現的野心。
小説的原點是葉兆言的一段少年記憶,然後它慢慢長成了一個故事。回憶的主角是他的祖父和伯父,彼時伯父還在幹校,祖父和伯父總是寫信交流“如何養牛”。他一直幫兩位長輩送信、收信,覺得兩個知識分子整天談的都是牛的事,特有意思。“真實生活中,我伯父和我祖父光是通信就寫了很厚一本書,談的全是怎麼養牛。”這種來自生活的經驗拉長了作品的空間,也賦予小説更真實可感的質感肌理。
通往父親的道路太過漫長
《通往父親之路》涉及一系列宏大命題:家族與時代的關係,親近、疏離的父子關係,知識分子精神命運的變遷,等等。
從開頭的張左出生到結尾的花甲之年,半個多世紀的成長經歷被高度濃縮。南京大學教授吳俊讀完本書,感慨“很有些痛感,終歸於平靜。克制,源於善意”,恰如其分。
《通往父親之路》書名取自詩人多多的一首詩《通往父親的路》,“……我們身右/跪著一個陰沉的星球/穿著鐵鞋尋找出生的跡象/然後接著挖——通往父親的路”。葉兆言與多多作為同時代人,小説與詩歌以相近的書名彼此映照,遙相呼應,意境綿長。父親的形象模糊不定,而通往父親的道路太過漫長。如果父親是一座山,翻越過去,不僅需要理解與敬意,更需不懼山上烏雲的遮蔽,幽徑的迷離。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