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 中國網供圖
2022年1月25日,由中國網攝製的大型實景文化類訪談紀錄節目《似是故人來》第二季迎來完美收官。節目以社會文化現象、熱點文化問題為切入,帶領觀眾走入中華文化世界,梳理中華文化精神脈絡,剖析中華文化內涵,解讀中華文化潛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以節目發起人、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鏡頭前,帶領觀眾開啟了一場酣暢淋漓的中華傳統文化探尋之旅。
立足中華文化核心 懷敬畏之心娓娓道來
“文化如山,屹立不倒;文化若水,流淌不息。”在談到節目名稱由來時王曉輝表示,文化之於中華兒女,如一片沃土滋養著世世代代,如母愛和空氣般經久不衰。也許因為太過熟悉和“理所當然”,傳統文化的線條、丰姿反而顯得些許朦朧、暗淡。但當我們沉下心接觸這些文化領域、真真切切地走入傳統文化,會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是獨屬於中華民族的“心靈家園”。“訪談中的絕大多數名人大家都是初次相識,但當我們一起聊到中華文化,距離感瞬間就消失了,我們好似故人般娓娓道來,這便是節目名稱的由來。”
對於文化這樣一個厚重的話題,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展現節目?王曉輝帶領整個團隊也經歷了千錘百煉。以筆為書、信為媒,展開每一集故事的敘事,延伸至夾敘夾議的訪談過程直至每集篇末的總結昇華,這是對受訪者的尊重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不忘根本,方可贏得未來。”受訪的名師大家以故事書寫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緊密相連、以貢獻激發中華傳統文化的巨大潛力,這也正是中華傳統文化於世界文化之林中從容前行的動力源泉、自信所在。“有幸與其重新邂逅,如見故人,喜不自勝。”
著眼講好中國故事 用熱愛之志侃侃而談
擔任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總編輯的同時“跨界”挑戰節目主持人,這場文化之旅註定不會一帆風順。王曉輝介紹,往往一集30分鐘的成片背後是連續好幾天的素材拍攝、無數的腳本討論以及細節溝通,在鏡頭前的行雲流水背後是對傳統文化的無限熱愛。“大足石刻的守護者郭相穎先生用50年的時間守護著中國石窟藝術史上壯麗輝煌的瑰寶。當年,為了給大足石刻建立圖像資料檔案,在沒有相機和測繪儀器的情況下,郭老一筆一畫,採用手繪的傳統方式,歷時三年多為大足石刻繪製了一幅23.15米的長卷。”在王曉輝的理解中,與受訪嘉賓産生共情才能更好地走進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共情是對事物本身的共同熱愛,因熱愛而經年累月、細水長流的積澱。“在談話間,老先生無時無刻不流露著對大足石刻的深情。1999年,在申遺的關鍵時刻,郭老正是用這幅手繪長卷征服了現場的各國專家,最終,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身為節目的主持人,控場能力是必備的基本技能。在節目中,王曉輝張弛有度、恰到好處的主持風格也是節目必不可少的“流量密碼”。順暢交流的基礎是對受訪者涉獵知識領域的尊重和了解,“在採訪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先生那期節目前,我在網上自學了武漢大學的古文字學課程,一共12小時的課程我聽了兩遍”。王曉輝表示,做“外行”中的“內行”是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身臨其境的體會才能激發出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跟大師拉近距離,讓訪談過程漸入佳境。天下之事唯熱愛不破,這便是成功的秘訣。
解讀中華文化潛力 以勤奮之力守正創新
“你奔跑起來,耳畔就是風聲。你若躺平,腦中便都是雜念。”對於自己滿滿的日程安排,王曉輝總編輯是這樣評價的,“想要做成一件事,就是動起來、幹起來”。碎片時間的充分利用是王曉輝的時間管理密碼,“在高鐵、飛機上的趕路時間絕不要躺平,都可以充分利用。”
在回憶採訪范曾先生的經歷時,王曉輝提到,當時為了拉近同范老先生的距離,自己講述了一段同范老三十年前的“同框”。當時還是南開學子的王曉輝在路過操場時,偶然遇到了范老給歷史系和藝術系的學生講自己老師的故事,自己坐在操場上旁聽了那節課,並在心中默默記下了內容。在訪談中提及的這段過去,瞬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順利推進了訪談。勤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經年累月的積澱才可厚積薄發、抓住機會。
如今,《似是故人來》已經走過兩季,取得榮譽和掌聲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對於節目未來的規劃,王曉輝以“守正創新”來指明方向。“路要越走越寬,這才是我們做節目的目標”,未來節目可能會更“接地氣”,名師大家是一個視角,百姓日常是另一個視角,我們身邊的一個個“普通人”也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比如田間地頭耕種的老者對於播種的時節、灌溉的水量一樣如數家珍,這其中既有科學,也是文化,鄉土文化同樣是包容性極強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王曉輝表示,未來會在現有的節目架構上不斷調整完善,不斷嘗試創新,文化探尋之旅註定不會是坦途,我們會一直砥礪前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