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潘魯生就《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編纂推進工作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發佈時間:2022-01-30 09:47:03 | 來源: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1月20日至22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赴澳門特別行政區就《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編纂推進工作進行交流指導並調研民間工藝。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黃光輝副教授等部分師生參與調研。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調研組對澳門路環街區及澳門半島調研譚公廟、觀音古廟、路環天后宮、媽祖文化村、康公廟等,對石雕、木刻、紙馬、香燭、神龕、神像等民間祭俗用具及民俗信仰傳承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在澳門的民間文化信仰中,除一般的土地公、財神、魯班、朱大仙、關帝、包公、女媧等神靈外,特別信仰媽祖。民間文化信仰及風俗是澳門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影響廣泛也是文化認同發展的思想基礎。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調研組對路環荔枝灣舊船廠進行了調研。澳門的船舶製造歷史久遠,工藝特色鮮明,有深厚的生産和生活基礎。荔枝碗船廠的建設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65至1966年的《澳門工商年鑒》中記載有信榮、周家、范九等六間船廠位於荔枝碗,後來其他船廠陸續在周邊建成,由於城市發展及河道日漸淤塞,包括林茂塘、筷子基、提督馬路一帶的船廠亦遷至荔枝碗繼續經營,形成荔枝碗船廠片區,具有船隻製造、維修等功能。舊船廠産業和生態也促成荔枝碗村的生活與村落形態以及整個片區親水親山的景觀脈絡。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澳門民間工藝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潘魯生調研澳門民間工藝


調研組一行還對澳門本島爛鬼樓巷進行了調研。爛鬼樓巷又稱爛鬼樓新街、爛鬼樓,是一條位於澳門半島聖安多尼堂區西南邊的街道,其東北端由果欄街起,沿途與玫瑰裏和太平裏相交,西南端至草堆街止並連接寶塔巷,街道全長約100米,闊約5米。爛鬼樓原是一座本名為“蘭桂樓”的建築,因為被火災燒至殘破而被呼為“爛鬼樓”,此一稱呼後來被澳葡當局用作街名。街區成為手工藝等集中地,澳門本土民間手工藝作坊較為集中。調研組對澳門手工檀香、民間木雕等民間手工藝傳承情況進行了考察和調研。

調研總結時,潘魯生指出,澳門民間工藝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民間文化信仰多元融合,具有多樣性、交融性等特點,從民間文化、手工藝術、澳門特色民間生活的角度進行挖掘和整理,能夠進一步豐富《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內容,富有特色,形成澳門民間工藝的典型性卷本,並進一步推進《中國民間工藝整合》的整體提升。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