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繼大運河之後 長城獲評世界遺産保護管理示範案例

發佈時間:2021-07-26 15:57:0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網訊 正在福州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7月22、23日晚先後審議並順利通過我國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澳門歷史城區、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武當山古建築群、長城等6項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狀況報告。其中長城被世界遺産委員會評為保護管理示範案例,這是繼2018年大運河之後,我國世界遺産保護管理工作再一次獲此殊榮。

長城——嘉峪關 王金 攝(國家文物局供圖)

世界遺産委員會在決議中高度評價我國政府在長城保護方面採取的積極、有效措施,使遺産突出普遍價值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時讚賞中國政府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頒布實施《長城保護總體規劃》,以及在公眾傳播推介、遺産地能力建設、專項保護立法、現代科技應用、國際交流合作、緩解旅遊壓力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本次大會共對255項世界遺産保護狀況報告進行了審議,僅有3項世界遺産榮獲保護管理示範案例,長城是唯一一項文化遺産項目,另外兩項分別是象牙海岸的自然遺産塔伊國家公園和科莫埃國家公園。長城保護管理實踐為各國開展巨型線性文化遺産和系列遺産保護貢獻了卓有成效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保護,強調“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先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持續推進長城保護探索與實踐。國家文物局會同沿線地方政府建立以《長城保護條例》為主體、地方專項法規為支撐的法律體系;發佈《中國長城保護報告》,重新審視長城價值,挖掘提煉長城精神,增強全社會的長城保護意識;強化頂層設計,建立“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制度”,提出原狀保護的總體策略和保養維護、局部搶險、嚴控修復的工作方針;組織實施保護、整治、考古項目近600項,打造北京箭扣、河北喜峰口長城研究型保護示範項目;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推動公眾參與長城保護實踐,提升了保護管理能力、水準;推進中英“雙墻對話”,搭建文明交流互鑒橋梁,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跨國合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世界遺産委員會對我國其餘5處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狀況均作出正面評價。大會決議讚賞我國在實施武當山遇真宮抬升項目和制訂實施遺産管理規劃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對西藏大昭寺反應性監測,以及對我國促進西藏傳統工藝發展、為朝聖者和遊客制定相關政策表示讚賞;肯定“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在遺産研究、價值闡釋、遺産監測、公共宣傳和利益相關者參與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鼓勵中、哈、吉三國進一步發揮政府間協作機製作用;認為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有效回應了世界遺産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注意到澳門在特區總體規劃制訂和實施中作出的積極努力。與此同時,決議重申,各國在世界遺産地開展相關建設開發項目前應充分開展遺産影響評估,均需提前向世界遺産委員會通報可能對遺産突出普遍價值造成負面影響的重大項目計劃。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玉門關遺址(國家文物局供圖)

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國家文物局供圖)

澳門歷史城區——聖保祿學院的附屬教堂(國家文物局供圖)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國家文物局供圖)

武當山古建築群 盧家亮 攝(國家文物局供圖)

最新播報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合作推廣
電話: 18901119810  電話:010-88824959詹先生  電子郵件: 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