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間,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上演。 張斌 攝
中新網福州7月16日電(記者 林春茵)捶燕皮的鐸鐸聲、閩劇的嘆咏聲、咏春拳叱吒聲、畬銀叮噹聲……在廊橋光影裏涌動,在馬鞍墻下混響。15日晚間,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舉行的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將觀眾帶入閩都文化的世界。
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16日在福州啟幕。建制2200多年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以這出薈萃閩都文化的演出,于前夜發出迎賓的先聲。
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劇照。 張斌 攝
位於福州城中軸線上的三坊七巷,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美譽。歷代走出400余位名人,包括林則徐、沈葆楨、嚴復、冰心、林覺民等對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
當天晚上,三坊七巷南後街牌坊光影投射,淩空布景。光影電聲中畫面一陣陣浪潮拍岸,福州吻江派海的氣派盡顯。觀眾徜徉坊巷,聆聽“嚴復”開啟民智,與吟誦著詩與愛的“冰心”並肩而行。
“內外城垣成坊巷,筆醒山河,覺醒思想。”廊橋上,“閩王王審知”“北宋名丞蔡襄”迎風而立,以詩言志。
閩劇亮相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 張斌 攝
“搓敉時齊搓搓,年年節節高。”來自鬥南小學的小演員童聲齊誦民謠,手擎花燈在坊巷石板路上奔跑嬉戲。
在南後街上,非遺匠人藝人們斟一杯畬酒,耍一段掌上木偶舞綢,唱一段閩劇,雕一塊壽山石,窨一筐茉莉花茶,明清時期的閩都民俗、生活場景和商業風貌得以重現。
福州市花茉莉花元素,在此間濃墨重彩地呈現。福州壽山石雕刻家孫兆勇擅長用芙蓉石微雕出茉莉花,白如凝脂,薄如蟬翼,栩栩如生,擺滿一盤似有濃香撲鼻。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第四代傳承人林碧峰(左)展現篩花技藝。 張斌 攝
“‘土墻木扇青瓦屋,門前一田茉莉花’,這童謠唱的是福州人對幸福生活的暢想,也是中國人最樸素的鄉愁。”孫兆勇説,感念兒時常常在茉莉花田搗亂的童年記憶,即使雕花不易,他願意深耕壽山石雕,把代表“莫離”的茉莉花呈現給共赴世界遺産大會的各國來賓。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第四代傳承人林碧峰正在給三筐茉莉花“醒花”。當下正是茉莉花茶窨花時節,林碧峰説,傳統只窨7次,如今都在創新工藝,突破窨到十余次,“茉莉花香更濃郁,茶湯更回甘”。
“我們現在守正創新。”林碧峰坦言,他想借助世遺大會的東風,“讓福州的寶貝——茉莉花茶香飄四海。”
壽山石雕刻師孫兆勇現場雕刻茉莉花。 林春茵 攝
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此次演出活動。該公司董事長嚴濤説,以求“令大家既有在古厝和傳統中穿行,又跟穿越時空對話未來的感覺。”
《尋夢·坊巷》由陽光媒體集團楊瀾總策劃、秦一文總導演。在秦一文看來,這是不是單純的演出,而是一場“在坊巷中自由生發的藝術行為”,他選用“形式非常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充分表達福州每一點能夠感動人的文化”。
“最動人的,是演員。”秦一文説,“是這些非遺傳承人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讓全世界的人看到福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