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什麼是美術館 在中國,“繪畫”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南朝時期,謝赫的“繪畫六法”便提出了我們今天看來仍然比較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不過,“美術”一詞卻是個泊來品。它最早由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運動前後譯自日本,是泛指包括音樂、詩歌等在內一切表達人類情感的藝術門類的總稱。其後,美術從藝術的概念中分離出來,專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在空間開展的視覺藝術。英語中的“art”,既泛指一切藝術門類,也用來專指所有藝術門類的一個部分——美術,甚至美術中的一個方向——繪畫。 博物館源自西歐。在英語中,Museum這個詞是指“繆斯的崇拜地”(繆斯在古希臘神話中主司智慧,傳説由九位掌管不同藝術門類的女神組成),它的意思是説,博物館是一個向公眾展示智慧、展示知識的地方。 美術館,直譯為ArtMuseum或者MuseumofArt,也就是指藝術博物館——中國一直沿襲著建立於1929年的國立中國美術館(現在的江蘇省美術館、也是筆者所知中國最早採用美術館這一名稱的藝術博物館)的稱呼——正如科學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是博物館的一個細分。 最早的博物館雛形,要追溯到古羅馬帝國將戰利品擺放在公共場所供人參觀;筆者所知最早的博物館,是1591年前後義大利佛羅倫薩美弟奇(MediciFamily)家族的收藏館;17到18世紀之間,在平等主義精神的背景下,西方宮廷、貴族、教會的部分藏品陸續向公眾開放,是早期博物館的萌芽;世界公認的現代博物館的模型,是18世紀下半葉設立的盧浮宮博物館(LouvreMuseum)。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君主制剛剛結束,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寶,原本只屬於皇室、神殿和私家內設的秘藏,終於成為普通民眾可親身體驗的對象。在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後,博物館終於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浪潮來到世間,她代表著人類民主與文明的力量,成為人類邁進現代社會的典型特徵。在美國早期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中,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被新移民奉為可能取代宗教的機構,成為建立一种家庭和社會價值的重要紐帶。 世界上第一批博物館專業人士——盧浮宮的工作人員為今天博物館的成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為了將展覽做得更“專業化”,不僅要考慮開放的時間,更要考慮展覽陳列的教育功能。藏品按照流派和風格的發展分類佈置,組成了人類—法國文化藝術與歷史發展的脈搏,世代參觀者得以領悟繼承。盧浮宮的公開展覽模式被法國其他城市和歐洲各國效倣,大型、公共、綜合性和具有教育功能的博物館從此開始大躍進式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