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國家能確保其文化”這個前提條件。美術館要“了解、保護和更新”的是屬於自己族群的歷史記憶、文化經驗與意識形態。作為一個建設與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載體,同時是世界的秩序、個人的身份認同的場所,美術館在全球化及後殖民時代的21世紀,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縱然經濟飛速發展,一個大國在向世界輸出其文化觀念之前,是不能稱其為大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厚度,也就是那個國家及城市的生命及文化的厚度。“在西方,美術館是國家的文化臉面,美術館就是所謂的國家支柱産業,是建設高度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筆文化資源。”(《美術館面面觀》,陳丹青)我們的國家,正在成長為一個經濟的巨人,隨著物質文明日益繁榮,社會極需要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徐冰先生在搜狐網“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專題與范迪安先生的一次對話中提到:“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最後它要解決這個國家的發展和崛起,必須要獲得一種新的文明體系和文明方式。這種文明方式,實際上是在現有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現象中不存在的。因為它不是西方的,也不是東方過去傳統的,也不是社會主義時期的比較頑固的模式。因為中國國家太複雜了,它的文化層次太多。所以,它必須要找到一種新的方式。這種方式必須要被證明對中國的發展是有益的,而且必須要被證明,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是有效的。”“中國藝術真正的價值,最後會體現在作為這麼大一個國家,整個的文化形態、文明方式背後所獲得的思想支撐點的分量。” 在當代語境下,美術館作為社會文化傳承與建設的載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幾年,中國的美術館力量有所加強,國家對國有美術館的建設投入增加,一個新增1500所博物館的興建計劃正在進行;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投身於這個行業;民營非企業美術館自北京今日美術館始,也有望更加正規有序蓬勃地發展;國家對文化創意産業政策扶持與對文化産值認識持續升溫。這些都説明國家已經認識到了美術館作為國家形象與開放程度的指標性意義(雖然從數量與人口比重上而言,中國的美術館數量與歐美國家仍然無法相提並論,瑞士人口700萬,有600座美術館)。然而,要保持中華文化的獨立性,從社會、文化、歷史的背景,以及學術、專業、教育的層次上,從美術館的理論體系到推廣模式,再細緻到實際運作,美術館的發展與美術館文化的培育,都必須建立層次豐富的博物館體系與藝術體系,這是一項永不止息的人文建設工程,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任重而道遠。 |